一路上,有小桂子鞍前马后伺候着着,秦缵倒有了一种春游的感觉。
看着两边行进的军队,秦缵小声的问梁红玉,“玉姐,咱们这打仗全靠人堆啊?”
梁红玉楞了一下,秦缵解释道,“就是全靠人拿到刀枪上去打啊?”
梁红玉嗤笑一下,“那不然呢?放狗咬?”
秦缵被冲了一句,也不生气,笑道,“就没什么高科技的武器?”
“高科技?”梁红玉还是一头雾水。
“哎呀,就是一些机械,远程的武器之类的。”秦缵知道这世界也没枪炮。
“哦,有啊,小的有弓箭,大的有重弩。”梁红玉明白了秦缵的意思,摘下背上的弓,弯弓搭箭朝着天上就射了一箭。
秦缵抬头望去,以为能来个一箭双雕,射下俩鸟儿来。
梁红玉笑了笑,“瞎射的。”
话音未落,前面传来啊的一声惨叫,队伍中一阵骚动。
很快就有一个军官从前面跑了过来,报道,“皇上,将军,前方有士兵中了流矢,为稳妥起见,末将建议先暂停行进。”
梁红玉和秦缵俩人对视无语。
秦缵只好说道,“赶紧救治受伤的士兵,我们继续前进,不用怕,这是敌人在虚张声势!”
“皇上威武,龙胆震天!”在一片奉承声中,羞愧的梁红玉和秦缵夹在大部队中继续前进。
收拾好心情的梁红玉才和秦缵讲了不少军队里的事情,秦缵明白了,虽然秦国有着独特的电力设施(尽管没卵用),但是在武器方面,和这片大陆其他的国家一样,都已然处在冷兵器的时代,打仗一靠猛将,二靠人多。
至于开启热武器时代的火药,和原来的世界一样,在这里依旧是用作烟花爆竹,多年前有人倒是发明过火药枪,可被国家禁止了,那可怜的发明者说是被判了个三百多年的有期徒刑,这点还真特么欧美化。
禁止的原因倒不是怕影响社会安定,是因为火药这种可以制作出烟花这种美轮美奂的东西,用来打仗杀人简直是不能容忍的。
听完这个理由,秦缵彻底是服了。
秦缵暗下决心,今后不能这样了,起码要拿出一半的火药来进行研发武器嘛。
行军了几天后,终于快到了秦国西边的国境-淮河了。
前面探子回报,魏将吕布已经率精兵十万,屯扎在淮河西岸。
秦缵听到情报后,问道,“魏军是何时到来的?”
“禀皇上,魏军前日就已经到达,这两天一直驻扎在西岸。”探子难得在皇帝面前露回脸,呲着满口大黄牙回答,脸上努力挤出笑容。
秦缵沉思着,梁红玉说道,“我们在东岸有五万人,魏国必定有些忌惮。”
“那就这样隔着河对望?”秦缵问道。
“当然不是”梁红玉笑了笑,“这吕布是在等我们大秦一个够身份的将领过去和他谈,看是在我们这边打还是在他们那边打。”
秦缵听了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这特么是小孩子过家家吗?
几十万人凑在河两岸,先商量个地方,然后摆好阵势开打?
“那听你的意思,就是说不管最后商量好在哪一边开打,本土作战的一方要先退后,让出足够的地方,等着对面儿过的河来,安营扎寨,之后再先武将单挑,之后再群殴?”秦缵问梁红玉。
“皇上如此知兵事,真乃我大秦之幸!”旁边一个将领抢在梁红玉前面狠拍了一记马屁。
。。。秦缵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关键是这黑大汉将领说完之后,梁红玉竟然微微颌首,意思是他说的对。
“这位将军。。。?”秦缵还是老规矩,想知道不认识人的名字,使劲拖着尾音就是。
梁红玉答道,“皇上,这是青龙营先锋廖化将军!”
“廖将军真乃虎将也。。。”秦缵努力说出这几个字之后,就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先不说这个廖化,就说这年代这打仗也够实诚的,有点像中世纪的欧洲,双方摆开阵势对戳,也不谈什么技战术,更没有那些阴谋诡计,有的只是华丽而粗暴的力与力的碰撞。
上次梁红玉斩颜良诛文丑的时候,魏军搞了个什么背水一战,结果一溃千里。看来这时代这有太逗比了一点,梁红玉先给人家让出底盘,颜良文丑渡河,之后烧毁粮草军需,然后被斩。这样打仗,还特么不如剪刀石头布呢,还能少死些人。
廖化看着秦缵沉思,主动跳出来说道,“皇上,末将有一计,不如可否?”
秦缵本身就对廖化不感兴趣,可也不能打击人家的积极性啊,淡淡说道,“廖将军但讲无妨。”
“末将以为,我们先去和那吕布谈,争取让我们到河那边去打。”廖化看着秦缵,兴致勃勃的说着,“过河之后,我们就烧毁粮草,砸沉船舶浮桥,激起。。”
看着秦缵脸色不对,廖化赶忙补充道,“当然,皇上和梁将军不必过河身涉险地,末将请为先锋,带领青龙营五万兄弟,为皇上杀开一条血路!”
秦缵看着气势汹汹的廖化,心里的泪就留下来了,就你,上去被吕布一招秒杀,然后,别说血路了,五万弟兄入了水,淮河就成了血河了。
秦缵摆了摆手,“廖将军次计甚好,不过朕心中另有定算。”
廖化见自己的妙计未被采纳,只好悻悻退下。
梁红玉小声问道,“小缵,你有什么办法?”
“半渡而击之”秦缵说了这么一句。
“啊?这岂不是有违道义?”梁红玉很是吃惊。
秦缵知道她就会这么说,可能这是一个道义太至上的年代了吧,不过自己作为无耻青年,好不容易穿越来了当皇帝,和你们讲这个,图样图森破。
老子可不会做那个傻傻的萌主宋襄公,自命仁义之师,不半渡而击,还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不阻敌于隘,不鼓不成列。
想想也是佩服,秦缵示意梁红玉去和吕布谈一下,看看能不能让吕布先过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