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燕坐在车里,情绪十分高涨,她不时地同刘晓光交流着,对罗家井子村,不,确切地说是对北岭子镇大张旗鼓的宣传工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为了大造声势,黎鸣等人在北岭子村通往偏罗子屯路上的不同位置处拉起了数条带有“罗家井子村乡村大院欢迎您”、“热烈庆祝罗家井子村乡村大院盛大开业”等字样的过街横幅,而且路两侧在原有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大量的宣传彩旗,很有气势地迎风摇摆。
“哎,看来黎鸣她们是下了一番功夫的,声势造得可以。”苏燕掩饰不住内心的兴奋,笑着对刘晓光说。
“其实他们应该把广告做到县城里去,在县城的中心地带挂几条横幅,或者是在县城发一些宣传单。”刘晓光觉得乡村大院的宣传范围还不够大。
“传单?有哇,我在县里好像看到过!对,那天也不知是谁夹在了我的风挡玻璃上。”一旁专注开车的司机,忍不住插了句嘴。
“哦,那,这样的话,他们的宣传攻势也是可以了。”刘晓光没想到罗家井子人竟然真把传单发到了县城,自己倒成了事后诸葛亮。
车子驶到乡村大院门口的时候,王金水、刘元,还有柏青松、黎鸣、罗有等镇村干部都迎了上来。
王金水等人未料到,来人中除了苏燕、刘晓光H县委组织部的两名干部外,紧随其后的金杯车上还下来了男男女女十几名年轻人。
黎鸣在来人中认出了夹在其中的在县信访办见过面的小胖子,他也发现了黎鸣,熟络地同她打着招呼。
苏燕对王金水介绍说,这些人都是县里的大学生村官,有的还在县直部门借调。为了激发他们的干事创业热情,她经过请示部长,决定借罗家井子村开业的机会,让他们都来参观学习,开个座谈会,请黎鸣、林琳讲讲创业经验。
柏青松这才明白,为什么昨天刘晓光通知林琳、孙晓强也参加今天的开业仪式呢,也说到让黎鸣和林琳在会上发言,原来苏燕是想趁此机会给大学生村官们上堂课呀!
苏燕环顾了一下四周,发觉今天罗家井子村的人来了不少,有男有女,有老有少的,远比北沟沿钓鱼台落成典礼那天的场面热闹多了。尤其是大院门口摆放了十架城里人开业庆典时用的礼炮,还请来了乐队。
“我和晓光在车上还说呢,你们在造势上还真是卯足了劲儿,下了不少的投入吧?”苏燕不知道这宣传的“功课”到底镇上做的,还是村上做的,因而她说这话的时候看着王金水、刘元,又瞅了眼黎鸣。
王金水、刘元不知怎么回答苏燕的问题。在对外宣传上,镇上确实没有投入,但围绕宣传工作却做了部署,也下了些功夫。
黎鸣没有两位领导想得多,在他俩踌躇的时候,她拽了拽罗有的衣袖,对苏燕介绍说:“苏部长,这就是我们的村书记罗有,你们还不认识吧?宣传方面的事主要都是他张罗儿的。”
苏燕亲切地同罗有握了握手,她是第一次见到这位村支书,听说他前段时间住院了,便关切地问了问他的病情。
很是感动的罗有忙不迭地说他已经没啥大碍了,又说当务之急是把看病浪费的那段时间给补回来,配合黎鸣把乡村大院项目的后继事宜做好。苏燕听了,连声说好,并让他量力而行,多注意身体。
聊了几句后,罗有才想起还没有回答部长的问题,便说道:“我们粗略算了下,这次开业大约得花费3000元吧。这也是下了血本,‘舍不住孩子套不住狼’呀!”听了他朴实的话语,苏燕等人都乐了。
罗有继续说道:“我也是受了黎鸣的启发,她说得对,要想把乡村大院的名声传出去,必须得在宣传上下功夫,我觉得若是能取得效益,就是再花三千也是值得的。”
“嗯,你们的工作做得是没说的,听说还在县城发了宣传单?”苏燕想起了司机的话,随口问道。
“是呀。那是黎鸣安排人去做的。”罗有说。
“呵呵,看来黎鸣还是挺有‘心劲儿’的,把该想的几乎都想到了。黎鸣啊,一会儿开座谈会的时候你和林琳要好好谈谈呀!”苏燕说完,又用眼睛在人群里找到了林琳,冲她招了招手,待林琳过来后又对她重复了一遍刚才的话。
黎鸣两个人事先虽说得到了通知,但都没有做充分的准备,现在想推脱又不好推脱,就勉为其难地答应下来。好在苏燕说了,怎么干的就怎么说,不用过于拘谨。
苏燕在同黎鸣她们谈话的时候,刘晓光把十几个大学生村官召集到一起,让他们分散着站在聚集在大院门口的村民中间,配合着电视台的人开始录镜头,还笑着说这也算是开业前的热身吧。
柏青松悄悄地指示孙晓强利用手中的相机,选取不同的角度多拍几组相片,他觉得以后做宣传的时候都能用上。
看着柏青松、刘晓光等人忙来忙去的,黎鸣也跑过去跟着忙乎。其实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事,就是帮着维护维护秩序,村民们和大学生村官们都很配合,不用她怎么操心。
见这边没有啥忙的了,她怕刘元有什么事找她,就想回到苏燕她们那里去,刚迈开步子,就被柏青松叫住了。
柏青松从随身背着的挎包里,拿出一沓钱来交给黎鸣,说:“黎鸣呀,这是罗有给林琳的乡村大院外景的设计费用,一共3000元钱,林琳说这钱不能要,她是自愿帮你们的,原材料钱她收了,为他们村里挣个差价钱就可以了。”
黎鸣没有接他的钱,纳闷地问:“这么说,罗书记把经林琳手赊的料钱也给还上了?”
“对,还上了。这钱你赶紧拿着,我到苏燕那边还有事呢。”
“我可不拿,既然是罗书记给林琳的设计费,你们就收下吧,这也是按劳取酬,林琳在大院的外景设计上确实没少费心血。”黎鸣说的是实话,她觉得这是林琳应该得的,罗有都给了,她更不能再往回收了。
柏青松见黎鸣态度挺坚决的,就没硬塞给她,把钱放进了包里,见孙晓强的像照得差不多了,这里也没有需要他张罗的事情,便同黎鸣一起回到了苏燕身边。
黎鸣站在那儿,眼睛看着欢天喜地的人群,脑子里却在不停地思索着。农经站的许亮子说县里有规定,每个村的年度花销是有限额的,他们村的资金支出已经大大超过了限额,村上账面剩余的钱,不能再动了,等过了年再说。无奈之下,她才通过林琳赊的建外景的材料。罗书记这么快就把钱给林琳还上了,钱是从哪儿来的呢?他为什么事先不告诉我一声,这也不是他的风格呀......
九点一十八分,十架礼炮齐鸣,乐队奏起了欢快的乐曲,众所瞩目的乡村大院宏业骏开了。
礼炮响后,吴国忠康复了的侄子吴小军伙同小伙伴儿大把大把地向人群里散发着喜糖,惹得围观的小孩子、半大不小的孩子们一阵哄抢,有几个上了年纪的村民也凑热闹似的参与其中,跟着小孩子、大孩子们抢着撒落在地上的喜糖,嘴里还自我解嘲地说是沾沾喜兴儿。
来参加开业典礼的大学生村官们也受这欢乐气氛的感染,有的伸手去接着扔过来的喜糖,有两个人也想向村里人那样,弯下腰身去抢着捡拾喜糖。虽摆出了跃跃欲试的姿势,但碍于身份,终于没有那么做。
这一幕被吴小军看在眼里,他很机灵地让伙伴儿把喜糖往大学生村官们的手里送,可大家都只是象征性地接了一两块。用小胖子的话讲,抢来的喜糖才更有味道,吃起来更香甜。他的话儿挺有市场,把周围的人都说乐了。
苏燕闻声回头望去,很快便明白了众人哄笑的原因,笑着对大家说:“你们也是,装什么假?人家发糖的时候,跟着抢不就是了,这样才能烘托出喜庆的氛围。”
“好哇!要是再撒一回,我们保证比谁抢得都欢儿。”有个生性活泼的大学生村官开了句玩笑,把原本就很愉悦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按照预定的程序,由刘元代表北岭子镇和罗家井子村致辞,然后是苏燕代表县委组织部讲话。
“......今天用‘高兴’这个词已经不足以表达我的心情了,我是很激动的。马上就要召开党的十八大了,在这样的日子里,能够迎来罗家井子村乡村大院开业,我觉得意义非凡......乡村大院凝聚着罗家井子村党支部副书记——大学生村官黎鸣的一腔热血和辛勤汗水,她在镇村两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凭着自己干事创业的恒心和韧劲儿,在较短的时间内建起了全县第一个农家乐——罗家井子乡村大院,这也是全县第一个大学生村官创业项目,更是全县‘一村一品’工程的典范......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对他们的成功表示祝贺!同时也要感谢北岭子镇党委和罗家井子村党支部对大学生村官工作的支持。最后祝愿乡村大院越办越红火,‘财源滚滚连三江,八方来客达四海’!”
苏燕的脱稿讲话很简短,也很客观,总共也没超过五百字,却包含着对黎鸣的赞许,对其他大学生村官的鞭策,而且还不留痕迹地肯定了北岭子镇和罗家井子村的工作,弄得大家都很高兴。
特别是她在讲话中称乡村大院为“全县第一个农家乐”,从官方的角度讲,算是给乡村大院定了性。虽然黎鸣对于乡村大院是否属于真正意义的“农家乐”,能不能得到外界的承认还很忐忑,听了苏燕的讲话,心里总算有了点底。黎鸣美滋滋地想,接下来一定要按照农家乐的模式打造乡村大院,绝对做到名实相符。
仪式结束后,吴国忠、大老刘和李保国等人连同他们的家眷开始招呼前来捧场的人们到他们各自的店铺里抽烟、品茶,各家都设了礼账,被让到屋里的人根据自己同东家之间的感情深厚,或多或少地随着“份子钱”,表达着心意。
苏燕这才明白,为什么门口聚了那么多的人,闹了半天,都是按照农村的风俗给开业的店铺送红包来了。
她对刘晓光耳语了几句,晓光麻利地从随身背着的挎包里拿出来7个印有“恭喜发财”字样的红包,指使着孙晓强去把吴国忠等人叫过来,说是苏部长要给他们发红包。原来苏燕为了表示对乡村大院建设的支持,特意交代党建科从党建经费拨出3500元经费,给承租乡村大院的7户家庭每家包了一个红包,也算是对他们创业的一种鼓励。
“别介,不能让他们过来,人家还忙着招呼客人呢。”苏燕阻止了抬腿就要走的孙晓强,对众人说道:“那样也显得太官僚了,王书记、刘镇长咱们挨家去送红包,你们看怎么样?”
当然没问题。王金水、刘元、罗有、黎鸣等人在前面带路,引着苏燕挨家发着“红包”,接到红包的人家都很高兴,张罗着要留苏燕他们吃饭,被婉然谢绝了。不过,苏燕留下了一句话,说是等乡村大院一周年庆典时还会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