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巴蜀文化精华 建现代川西民居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文化是小区的灵魂。
从金沙遗址、文翁石室到司马汉赋与李苏诗词,都显示了西蜀文化之沉淀深厚;从三星堆木骨泥墙到十二桥干栏式殷商住宅,都证实了川西民居之源远流长。
现代川西民居,既不是陈年老屋的复制,也不是海派住宅的翻版,更不是欧洲古典的抄袭,而是人文传统与现代文明的完美结合。在尽力运用现代技术,保证建筑质量和使用功能的同时,她不仅应体现“青瓦出檐长,穿斗白粉墙”的外形与灵活通透的围合结构,还应表现出贴近自然、轻盈淡雅的地域风格。同时,作为李白、苏轼和道教的故乡,她还应当具有善于兼容、大胆创新的蜀文化个性,激情奔放、豁达飘逸的诗意和巴蜀园林的风骨。
“路漫漫兮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尽管现代川西民居的探索之路还很长很长,但我们愿意与设计者、建设者们一起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谨向给予这一探索以理解和支持的各界人士与广大住户表示衷心的谢意!
2001年5月18日
(本文系作者为金房苑“琴台花园”川西民居文化展撰写的序言)
琴园小记
“云疑作赋客,月似听琴人。”
“琴园”为金房苑小区西北组团,于1999年4月动工,2000年5月起陆续入住,园取司马相如之琴意,谐音“情缘”,故名之。园内设高山流水、凤池月夜、疏影沉璧、八音涧响、剑石清音、子虚竹径、帘雨寻芳、琴台遗韵等“八景”及高层平台上的琴台花园。
“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
有着两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城,其特有的自然与人文环境形成了独有的屋居形式与居住方式。朴实自然、轻盈淡雅、宁静闲适、崇文重情,使川西民居具备了仙风道骨般的飘逸气质;巴蜀园林之魂与苏州园林之韵相融聚、传统人文精华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使金房苑展现出现代川西民居的崭新风采。
人,诗意地居住,是居住者世世代代的愿望,也是金房人持之以恒的追求。但是,建筑常是一种遗憾的艺术。因此,琴园的许多不足,需要居住者的和谐与美化来弥补。建设琴园与居住琴园都是一种缘份,愿我们携手同弹“情缘”曲,共建“琴园”好家园。
是为记。
2001年5月28日
(本文为作者为“琴台遗韵”石碑所拟碑文)
“锦西名宅”贵在“名实相符”
两年以前,金牛区委和政府制定了“锦西名宅战略”,成功地举办了中国房地产业的第一个住宅文化节;两年之后,“锦西名宅”喜获国家商标注册,成为中国西部第一个区域性房地产品牌。在这一战略理论的指导下,一大批很注重文化和科技含量的小区在锦西建起;在这一战略的实践中,成都城西的房产航母逐步在金牛形成。可以说,锦西名宅战略犹如一阵春风,使散落在锦西的几个试点小区之花,迅速蔓延为百花盛开的胜景;也可以说,她是一场春雨,使全市近三分之一的房产新项目如春笋般在这里崛起。
古之贤者主张“立身之道,扬名于后世”(《孝经》),追求“名满于天下”(《管子》)。锦西名宅,也贵在一个“名”字,但她绝非名噪一时,更不是有名无实,而必须是名不虚传,并力求名垂青史,正如曹操所说的“名实相符,过人甚远”(《与王修书》)。金房苑作为“锦西名宅”的倡议者,深知此“名”的分量与责任,将尽最大努力为之增光添彩,并决心为锦西名宅成为真正的著名品牌而作出不懈努力。
2001年4月1日
(原载2001年4月3日《蜀报》)
民居中的“四川清音”
笔者是在府南河边青瓦竹墙的民居之中出生和长大的,少年时期曾离蓉十年。这十年间,故乡的老瓦房总是在梦中萦绕,返乡后更是倍感亲切。1985年,笔者开始涉足基建工作与房地产,同年,儿子又开始走上学琴之路,从此,每天早晚,家里都会回荡着余音梁绕的钢琴声。17年来,“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建筑”一语,对我来说感受颇深。游览至莱茵河畔,我与川大房产高研班的学友们从高耸入云的哥特式建筑中感受到了《命运交响曲》那高昂旋律的强烈震撼;漫步在富士山下,我们从古朴的和式民居建筑中闻到了《樱花》的阵阵馨香;陶醉于江南水乡小桥边的民居间,我们聆听到了《二泉映月》的高雅琴声。不可否认,我们都为故乡未能像欧洲、日本和我国江浙及云南丽江、大理那样重视建筑传统的继承而深感遗憾,但是,我们又不能不为家乡民居的宝贵遗产而感叹。特别是当我们走进宽窄巷子的小街之时,当我们在黄龙古镇石板路上凝思之时,当我们来到雅安上里的“韩家大院”、温江“陈家桅杆”大院和龙泉、广汉、崇庆、金堂、都江堰的许多保存较好的古镇老宅及城郊山边、林间、渠畔那些幽静而洁净的生态型的农家小院之时,一种赞美川西民居艺术的自豪感就不禁油然而生。若多待一会儿,您甚至能从中体味出川剧锣鼓的阵阵鼓点和“四川清音”及“四川竹琴”的丝丝旋律。
正因如此,我不能苟同广东“大师”曾宪斌先生关于“没有传统风格民居这一产品”和“川西民居风格认定是死盘”的高论,也无法赞成王跃老师关于“成都民居是中国民居中最没有特色的一种”之评价。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对蜀文化和川西民居优秀传统的研究、继承、发扬与实践,不过才刚刚开始。与江浙和徽派古民居的保护和新民居建设对照,差距甚远;与发达国家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民居相比,道路漫长。“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清·魏源语),成都民居的特色化进程缓慢,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尚停留在建筑师们的不停呐喊、房产商们的自发努力和个别首长的偶尔讲话之上,尚缺乏各相关部门的有力措施和社会各界的理解与支持。特建议政府有关部门能像江浙和云南丽江那样高度重视城市和小区的特色建设,将它提到“经营城市”的战略高度,纳入创建文明古城和优秀旅游城市的统一规划部署。并建议文化和新闻部门大力宣传、引导,形成市民的“古城意识”,提高住宅设计者、建设者、消费者的欣赏水平和整体素质,从而避免“秀美的桃花山上,丑陋新居密布”、“古朴的罨画池畔,欧式建筑林立”、“雅致的百花潭旁,‘瓜皮’式的‘传统’(建筑)一片”的悲剧与闹剧一幕又一幕地再度重演。
2002年4月14日
说明:
本文的两段文字分别摘自笔者论文《再谈川西民居特色及成都住宅小区的风格流派》的第一部分和第五部分。原文为笔者在金房苑建筑文化研讨会上的发言稿。会后,《成都晚报》曾以“王晓白炮轰欧陆风”为大标题进行了宣传报道,从而引起了成都房产界关于“风格”问题的“论战”。2002年10月,本文曾收入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楼之思》一书。
川西民居的韵味与渊源
继承传统之必要
强调民族居住文化传统的继承是十分必要的。因为房屋是“各民族对生活的不同看法的外在表现”①。梁思成先生曾经讲过:“历史上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产生了它自己的建筑,随着这文化的兴盛衰亡”②,作为一种文化,居住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地域性和时代性。各民族的建筑都有着自己浓厚的文化色彩,如希腊建筑的典雅、哥特建筑的庄严、拜占庭建筑的宏伟、中式建筑的古朴……共同把居住文化的历史长廊装点得璀璨夺目、五彩缤纷。因此,建筑师们说,每一幢具有代表性的住宅,都是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审美情趣、科技水平的生动写照,是价值连城的活化石。正因如此,建筑学家们都非常强调住宅和其他建筑的民族精神,梁思成先生还在他1953年编写的《凝动的音乐》一书中谈到:“无论是哪一种工艺,包括建筑,无论属于什么时代,总之有它的一贯的民族精神的。建筑是人类一切造型创造中最庞大、最复杂、也最耐久的一类,所以它代表的民族思想和艺术,更显著、更多面、也更重要”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