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初,墨初,你看,我的名字,我的名字。”谷明兴奋的叫着,因为他今天一早就和墨初前来看放榜了。
“在那里?在那里?”墨初也为谷明高兴。
“第十四个名字。我中了进士了。”谷明高兴的叫着,虽然,进士只由九品的芝麻官做起,不过,也算是衣绵还乡了。
“墨初,你的名字在那里?”当谷明回过头来,墨初已经不见了。
这时的墨初心已碎了,因为榜上并没有他的名字,他开始以为自己看漏了,反复看了几遍,还是没有自己名字,这怎么办?如果说,等下一次的科举,村里的人会谅解,可是丁家呢?丁柳元一定会把若晴嫁给镇南少将军的,因为丁家的打赌是要他要这一次科举中的前三名,所以,就算中了进士,也不能算数。
墨初迷迷糊糊的回到了岭南会馆,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墨初坐在桌子前,眼里一片的迷蒙,泪水已经流了出来,现在,他真的不知道怎么办,之前满怀着信心与丁柳元和陆淳打赌,可是现在,自己已名落孙山了。
对,陆鸿飞,只要他不答应这亲事就可以。墨初突然想起,大考前,曾遇到这位少将军。
墨初抹去了泪水,马上飞奔去镇南府,可是当他来到镇南府前,只看这里已是人山人海。
“少将军,你要去接旨了。”洪忠提醒着陆鸿飞,因为刚才有人来报,陆鸿飞在武考中,成绩最为优誉,已经是今科的武状元了。
本来,陆鸿飞就是为了武状元而来到了京城,可是现在的他并没有心情,因为祝立日已经失踪了半个多月了。
如果让武状元的荣耀来换祝立日的归来,陆鸿飞一定会去换的。
墨初挤进了人群,看到一名太监手执着圣旨,而陆鸿飞正跪在地上接过了圣旨,就这说明,这一次的武状元已确定了。
看热闹的人群慢慢散去,墨初想上前去与陆鸿飞谈一下有关丁家亲事的事,可是这时,却看到谷明气冲冲的赶了过来。
“墨初,你怎么到处乱跑啊,宫里的太监来宣旨了,你是现在可是当今的文状元。”谷明上气不接下气的说。
“什么?我中了状元?可是……可是……榜上并没有我的名字啊。”墨初的心情大落大起,他真的不敢相信谷明说的话。
“怪不得,怪不得了,你是第一次参加科举,不知道公告要榜上的前二十名进士,而状元、榜眼、探花这三甲是先送进宫中,由皇上审批,只要皇上大笔一批,就会让宫中太监来宣旨,接过圣旨后,三甲也就定了下来。”谷明向墨初解释说。
听完谷明的解释,墨初才明白过来,因为宣旨是有时间规定的,如果错过了,那就等于把名誉归还,考了也是白考了。
墨初匆匆回到岭南会馆,这时,太监已经在等候着,宣读的香已经烧了一半。
“学生墨初请旨。”墨初跪下,等着太监宣读完了圣旨。
“有劳公公了。”沈夫子看墨初接过圣旨后,非常高兴的对公公说,并递上了十两的银子作为酬劳。
天大的喜事,岭南会馆张灯结彩,因为岭南学院中,除了谷明,还有两位中了进士,而最高兴的就是今科的状元也在岭南学院,他就是沈夫子新收的学生——墨初。
“谢谢老师的指导和教育。”墨初带领着谷明和新进的进士跪在沈夫子的面前,以多谢他的照顾和教导,如果没有沈夫子,墨初就算才学再好,也未必过得重重的难关。
第二天,墨初和谷明等其他进士来到了金鸾殿上,墨初和陆鸿正式册封:
墨初——岭南知府:因为墨初是岭南人,加上之前岭南的孙知府已死在了杨柳侠的剑下,所以,由墨初顶上这位置。
陆鸿飞——禁军首领:百户长。因为陆鸿飞本来就是镇南少将军,这一次的武考只是要拿一个功名,以便日后更好的继承镇南将军一职,加上,皇上也偏爱陆鸿飞,把他留在京城。
封官完毕后,文武状元骑着马走在最前面,而后面就是文武榜眼、文武探花,最后就是文武进士,他们一行绕着京城转了一圈。
而陆鸿飞根本不在意这荣耀,他在马上,四周环见,希望祝立日知道他中了武状元而出来观看。可是这时的祝立日正以墨初书僮的身份在岭南会馆打理着准备回广州府和接任岭南知府的事情,那里还有空去观看状元巡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