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就是那位想要买房的溶娘子,你们自己谈吧。”里正将宋溶带到荣九在镇上的家,直接说道。
宋老九是一个年近六十的汉子,这在古代来说,也是知天命的年龄,说起来,他和妻儿并不想离开村里,只是儿子孝顺,他们也不好挡着。
“快请坐,溶娘子可去看了我们家的宅子?”荣老九一辈子是农民,弄不来那些虚的,也是直来直往的问。
宋溶上辈子见得人多了,如今见他如此,善意的笑笑,“看了,宅子我很中意,不知这价格?”她也干脆不拐弯抹角。
荣老九搓了搓手,道:“这宅子才建成没两年,我们也不坑你,五十两银子连带屋里的一些家具都拿走。”
这价格倒是合理,宋溶听了,点点头,也没还价,便拍板买了下来,然后三人一道去衙门过户。
宅子过户完,荣老九问道:“不知溶娘子可否还要买地?”
里正皱了下眉,正想怎么帮宋溶回绝的时候,宋溶饶有兴趣的问道:“是杨柳村的地吗?”
杨柳村算是一个大村,有几百口人,所以占地也广,最好的那片上等良田农民们是不想了,但是其余小块的良田也有不少,像荣老九这样的富农,要说没好的田地,肯定是不可能的。
左右钱留着也是留着,何不买几亩佃出去,每年收上来的粮食也不卖,留着自己吃,岂不是更好。
“是,我家有五亩上等良田,十亩中等良田,另外还有二十亩山地,如果你要,我给你算便宜些。”房子已经卖了,自然是不回去了,刚好他儿子想在镇子边上买几亩田,还差些银子,正好将杨柳村的卖了填上。
宋溶想了想,随即点头,“不过,那山地我就不要了。”他都是买来出租,山地产量不高,要真买,还不如买一座小山,则二十亩山地就算了。
荣老九点点头,表示理解,山地他等下回回村问问,总有人买的,倒是良田因为太贵,很多人买不起。
五亩上等良田十八两一亩,十亩中等良田八两银子一亩,所有田地一共是一百七十两银子,加上宅子的五十两,共计二百二十两银子。
宋溶心下暗暗咋舌,没想到这算下来竟要这么多银子,那老爷送给她的那百亩良田,岂不是要几千两银子,她还以为只需几百两就能买到了。
她还不知道,像老爷给她这样的连片的上等良田,一般的商户有钱也是买不到的,所以里正才会觉得宋溶是得知府老爷的心,不然无论如何都不能得到这么些良田。
付了二百二十两的银子,她带出府的二百三十两银子便一分不剩了,看来她省着点才行,不然照这花法,没几日便破产了,宋溶摸了摸怀里的房契和地契,不过这也是特殊原因,之后就很少需要花大钱的时候了。
回到客栈,宋溶先点了一桌子的菜招呼里正吃饭,总不能人家跟着她忙了一下午,让人饿着肚子回去,就算要省钱,也不是省在这里头。
一餐饭,又用了一两多银子,里正看她这花钱的水准,都有些胆战心惊,私下拉着她让她节省着些花。
知道他是为着自己好,宋溶笑笑点头,便雇了马车送他回去,只说自己还需买些东西,明儿一早回村里。
府里带来的东西都是一箱箱归置好的,不过搬进新家也还要买上不少东西,像是锅碗瓢盆,被褥之类的,全都要置办。
她前世初中后就自己一个人住,家里需要什么都知道,置办起这些熟门熟路,很是得心应手。
翌日,找了三辆牛车和一辆马车,自己当然是坐在马车上,东西则全都放在牛车上。
本来怕他一个女子带这么多东西太招摇,随即想着她又是买下那么一座宅子,又是置办田地,何不更招摇些,也震慑一些人不敢乱来。
如此想着,她便带着东西浩浩荡荡的进了村。
乡下八卦传的快,谁家吵了几句,整村的人都能知道,何况宋溶昨儿又是拜访里正,又是去看宅子这么大的事。
今儿这么几大牛车的东西进来,聪明些的人立马就猜到这位小娘子是买下荣老九家宅子了,笨些的问了聪明人也都随即恍然大悟。
马车上的自然是贵重物品,都是宋溶自己搬进正房,后头三牛车上,足有七八只大箱子还有她自个买的被褥和锅碗瓢盆之类的物件。
宋溶模样长得好,穿着也是精细顶好的,不笑的时候给人一种目下无尘的清高感,若是微微勾唇,又给人一种温和亲切的感觉。
现下,宋溶站在门口,面无表情,生生的如一浊世世家闺秀,让人高不可攀,扫了看热闹的乡亲一眼,转头拿出不少糖果和糕点出来分给大家,尤其那些小孩子,她每人给抓了一大把的糖果放到他们手里让他们捧着回去吃,如此,又给人一种亲和的感觉。
宋溶是故意这样的,太过温和,会让别人以为你好欺负,遇到那些爱占人便宜的,最是麻烦,太过凌厉,又会被人孤立,也是不好,像她现在表现出来的正好。
搬完东西,宋溶将所有箱子打开准备摆放好,见了青州带来的东西,宋溶不禁有些脸红,她只想着要离开府里,到时生计艰难就多带些东西,但是她没想到带了这么多。
装了一箱子的布匹,她身为宠妾,绫罗绸缎又怎么少的了。
除每季两匹布外,老爷额外赏了不少给她,都是京城大夫人送来的,除掉已经裁了做衣裳的,还有四匹,每匹都是银子都买不到的好东西,更别提其他上等绸缎,每匹没有几十两根本买不来。
然后就是两大箱子的书,原身因为是受高等训练,所以自小也学了琴棋书画,其中棋和书算是比较好,她进入府里之后,这些自然也都置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