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全神来过年,
吃着饺子拿着钱。
校园里面好热闹,
三声大炮一串鞭。
等到把所有门口的对联和落门钱都贴好了,王学奎安排开始进行下一个项目:李春桃去烧火下饺子上供;陈玉梅去烧香通知天地全神来过年,给他们分纸钱;王学奎去准备放鞭炮,爆竹;王军和王丽到屋里去。小孩子爱热闹,但又不能不听安排。哥妹俩很不情愿地走进屋里,用两只手捂住耳朵,从门口往外瞅。
李春桃烧开了锅,下上饺子,把饺子煮熟了捞在碗里,端在天地桌和灶王桌上。陈玉梅把纸钱分成了若干份儿:天地上有天宫玉皇的;天宫老母的;王母娘娘的;观音老母的;太上老君的;张天师的;东海龙王的;财神、喜神、福神、贵神、太岁的。灶王那里有灶王爷的;四大宅神的;八仙的。每一份儿,她都用一个红纸条儿捆起来,又在红纸条上写上了名字。
李春桃虽然从未干过这些事,但她是个聪明人,她对陈玉梅说:“玉梅姐,这些是灶王那里的吧?”
陈玉梅没有回答,只是笑着,很抱歉地看着她。因为她知道,就是答应了也是白搭,说得再明白她都不会听见的。
李春桃虽然没有得到回答,可还是把灶王那里的拿到了锅屋里。一切都准备好了,陈玉梅对王学奎说:“行了,放鞭炮和爆竹吧!就着对李春桃说,把锅屋里的纸钱发过去。”说着,她便用火柴把纸钱点着,开始发天地上的纸钱。
“好,李春桃,发钱!”王学奎早就把鞭炮在树干上挂好了,四个爆竹摆在了大门口一边的石台上。
他先点上了一个爆竹,等爆竹冒了一会儿火花,他才去点鞭炮。鞭炮刚点着还没开始响,“咚”的一声爆竹先响了,这响声震得脚底下直摇晃。接着“噼噼啪啪”的鞭炮响了起来。趁着热闹,他又点上了一个爆竹。
这时候,陈玉梅那里纸钱的火焰冒得很高,火星子随着热气的升力刷刷地冲上天去。李春桃也把灶王爷那里的纸钱点上了,因为是在屋里,她必须控制火势,让每一捆纸钱慢慢地烧。
王军和王丽一边一个站在西屋门口看放爆竹、放鞭,看发纸钱。校园里紧张、热闹、朝气蓬勃,热火朝天。
“咚——”第二个爆竹又响了,这时候那串鞭炮正好响到了二分之一处。王学奎等了一会儿,点着了第三个爆竹。一丈多高的火花就像彗星那长长的尾巴,冒着冒着,树上的鞭炮就响完了。鞭炮一住声,爆竹的响声马上跟上来。“咚——”没有了鞭炮的响声,这声音显得更加响亮。
还有一个爆竹摆在那里,王学奎没有点。为什么呢?这个爆竹是个备用的,当点上哪一个爆竹不响时,才能用着它。在点响鞭炮以前先放的那个爆竹叫开门炮;一边响着鞭炮一边放的那个爆竹叫助阵炮;响完了鞭炮放的那个叫托底炮。这是传统的放法,老百姓放爆竹只放三声。在王学奎的记忆力,三声炮,三三不
断,三是个吉利数字。他的父亲每年总是这样放,他也学着这样放,习惯了。
王学奎放的鞭炮不会听的只听见一阵“噼里啪啦”,那些行家里手,却是听得清清楚楚。开门炮响了紧接上响鞭炮,鞭炮响时有一声助阵炮。最后的托底炮就像是一个句号,把鞭炮的声音处理得干净利索。如果放标准了,第一声炮响,隔开两三秒钟鞭炮响起来。鞭炮响到二分之一处,响助阵炮。到鞭炮响完再过二三秒钟,响托底炮。
开门炮响晚了,鞭炮就出了头。响早了,隔得时间太大,就歇了台。托底炮要是响早了,鞭炮还没完,托不起底来,就成了漏底炮。要是响晚了,鞭炮停了好一阵,又“咚”的一声。人家就笑话说:“我当是睡觉去了呢!”唯有中间那一炮,早点儿晚点儿没有人去计较。
经常听,大家都在一条山沟里住着,谁放的鞭炮爆竹一听就能听出来。性子急的,响了开门炮紧接着就响鞭炮。鞭炮刚响完,托底炮就响了。性子慢的,两头的爆竹和鞭炮间隔总是拉长。拉长的时间不是一二秒,而是五六秒,甚至十六七秒。不过,这都算是好放家儿。那些狼熊货,不是出这个头儿,就是漏那个底,让人听了很不舒服。
这大年初一的早晨,王学奎放的这鞭炮爆竹,只此一家。鞭炮的质量好,放的技术又高,响亮而又称心的声音震荡着整个王家沟,让全村人沉浸在节日的幸福和欢乐之中。
结语:
烧火下饺子,烧香分纸钱。
上供敬天地,全神来过年。
发钱鞭炮响,开门炮先点。
助阵托底炮,爆竹三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