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周诺,大学毕业那会儿去了SH想去接触最新潮的信息,最先进的科技,做最赚钱的工作。那是2010年的时候。那个时候二十四岁,以为只要给自己一个位置,秉承着从底层做起的原则,就能够买上别墅。结果陷在了一个又一个底层的泥潭了,五年了除了更踏踏实实地工作,对于升职没有任何想法。
五年的沪漂生活,除了真实地经历过蚁族的蜗居生活,真实得感受过月光,真实的感受到过一分钱难倒英雄汉以外,我甚至还是买不起SH的一个卫生间,依旧奔波在朝九晚五之间为了一块一块的瓷砖而努力。
年轻的时候以为机会是靠运气的,三十了才知道机会要靠自己争取的。年轻的时候以为年轻就是改变世界的资本,三十了才知道,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事情都是可以靠钱解决的。
在2015年5月我跟公司的合同到期之后,我回到了SD的省会济南,在这里我没有任何一个朋友,有两个大学同学,但是并不熟悉。来到济南之后,我和苏先是两家父母见面,然后拍了婚纱照,定亲,结婚,买房,赶紧投入到新工作中去,其中的忙碌紧凑,辛苦劳累一言难尽。
尤其是从一线干净整洁,生活交通设施便利的SH到二线并且是全国空气质量最差的,以烧烤,交通拥堵和雾霾著称的济南,从一个SH白领小资,一下子变成一个烧菜做饭搭理家庭的已婚妇女,从每个工作日下午都有下午茶,每个周末都轻松自在,每个季度都有TB,出入各种国内外活动的自在女青年变成了不得不安排两个人生活的已婚女人,生活环境和氛围及身份的转变让我很难适应进入正常的生活节奏,我变的易怒,抱怨,甚至一度因为生气去开了药来缓解。
闺蜜说我恐婚,婚姻本身没什么可怕的,可怕的面对生活的变化,自身要做的调整很难在段时间内完成,而我的本性就是不喜欢改变,喜欢安全的环境。
我和苏的速度太快,从回到济南到婚礼办完只用了三个月的时间,七公主说他们领证一年了都还没办婚礼,而我从同居到领证结婚只用了三个月的时间,这样的速度是她不能比的。事实上在老家结完婚之后回到济南一觉醒来我也觉得不可思议。我们就这样生活在了一起,成为了生活里要彼此依靠和相互照顾的另一半。
那段日子竟然这样跌跌撞撞地过来了,到我开始写这个长篇的时候我们已经过完一周年了,婚后的生活也整理出了一些条条框框来规律我们的生活,我们俩都相信有规矩才有方圆,两个人的工作也都安定下来,也开始准备给家里添新成员了。
我想我有必要写一下我在济南和在SH的不同,刚回到济南的大半年我极度不适应,曾经大哭大闹要回SH到现在安定在济南,可谓几经挣扎。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一些事情,让我更加成熟的面对选择,看待事物的眼光也更加成熟。
我不是白富美,工作上也没有做到高管,存款不多,成长经历也并不励志,但是,我想生活中大概有那么几亿人或许跟我一样,被定义为平凡的人群,但依然每天在努力着做好眼前的事情,希望拿到更多的薪水来支配,希望给家里添一套好的锅具,茶具,餐具,让生活更加闲适,希望给爸妈买一套新房,从农村接到城市,夏天不用烧火做饭那么热,冬天有暖气不用那么冷,不用下地干活那么累,希望给孩子买更好的营养品,提供更好的教育。我们真真切切的努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