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447500000242

第242章 一张一弛

主父偃的一生,也是大多数刘彻臣子的结局,只有两个人除外。

公元前121年,丞相公孙弘去世,时年八十岁,谥号献侯。

他是个极为厉害的角色,一句话决定了大侠郭解的生死,又一句话葬送了主父偃全族,下手之狠,让人叹为观止。

宁成以严刑闻名,刘彻想用宁成,公孙弘说,我未发迹时,听闻宁成为官,百姓畏之如虎,不足以为郡守。昔日秦法不是不严苛,百姓不是不畏惧,可秦朝依旧覆灭了,暴力不足恃。

刘彻权衡再三,同意了。

但你要以为,公孙弘敢于反驳刘彻,那么就大错特错。

大学有门《人际关系学》,老师说,其实说动一个人,只需要一句话就够了。

而后老师举例:

当初恢复高考后,很多中学老师想要考大学,可是学校不让。他也想考大学,于是找到校长。

他没有对校长说,自己多努力,自己多有追求,自己的前途和未来,而是从校长的角度出发。

他对校长说,大多数老师水平有限,让他考也考不上,何苦让学校当这个恶人呢。

校长想了想,于是同意老师们去考。

他说,同批去考大学的,只有我一人考上了。

学校为何不让老师们去考大学呢?

老师们考大学,要准备考试,就没心思教课了,考上大学就要走人,对学校来说,也是一大损失,所以不让。

关键是学校设置关卡,老师们止步于此,自然怨恨学校、校长,有了情绪,说不定还会非暴力不合作,校长的声望自然降低。

校长对一切一清二楚,可为了学校他不得不如此。但当他明白过来,老师们其实考不上,大学录取率很低的时候,自然换了种想法。

就算极个别能考上大学走人,对学校影响也不算太大,所以校长最终决定——你们去考吧。

刘彻就是校长,他所有的政策,出发点有两个:国家和自己。

国家好,但是对自己威胁,要慎之又慎。

国家不好,对自己有好处,要慎重。

国家好,自己好,就要做。

公孙弘从刘彻的角度出发,告诉他,宁成是酷吏,是一把很快的刀子,用他游刃有余,可是也容易划伤手。

重用酷吏的皇帝,不就是秦始皇、秦二世嘛,而且对国家损害也不小,所以不能用。

这话说到了刘彻心坎里,他这才不用宁成。

主父偃之死也是。

刘彻不想杀。

公孙弘说,齐王死了,总是有人要担责任的,要么陛下担,那么就是对残害同宗,诸侯王离心离德,说不定又是七国之乱(当时淮南王刘安还活着),要么主父偃担,那就是欺君罔上,陛下杀了他,诸侯王们出了口气,还是团结在陛下周围。

换做是你,你怎么选?

刘彻于是将主父偃诛族。

公孙弘能够发迹,完全在于他能设身处地的为刘彻考虑。

公孙弘曾和人一同进言某件事,大致就是某个大臣牵头说陛下应如何如何,然后站出几个人,说一声“臣附议”云云。

结果事到临头,公孙弘退却了。原因很明显,他判断出刘彻不喜欢这个建议。

大臣们出来后责问公孙弘,说他出尔反尔,公孙弘也不反驳。渐渐地朝野间就开始传言,说公孙弘此人不忠诚,只懂得媚上。

此事传到刘彻的耳中后,刘彻召来公孙弘询问此事。

公孙弘说,知道我秉性的,自然会认为我忠诚,不知道的,自然认为我不忠。

忠君,忠君,说到底是对刘彻负责。

公孙弘学会了选择性谏言,听得进去我就说,听不进去我就不说。

当然,公孙弘成为今天这样,也是有原因的。

当初公孙弘初入朝堂,年纪也不小了,估计四五十了,办事不合刘彻心意,就被退货了。

程序无法运行,公孙弘果断的认为是自己有问题,于是闭关修炼,大彻大悟,第二次被推举入朝,自然不敢违逆刘彻,因为办事符合心意,青云直上,还封了侯。

无独有偶,能最后混的如鱼得水的,都会选择性抛弃一些东西。

严嵩任礼部尚书,皇帝朱厚熜让他自己老爹入太庙,让严嵩去办。

满朝汹汹,严嵩于是当庭拒绝。

皇帝大怒,写了篇《明堂或问》,严厉斥责群臣。

群臣不说话了,纷纷盯着严嵩,毕竟你是礼部尚书,不得不说话。

严嵩要么坚持原则,被群臣称赞,被皇帝疏远贬斥,一生抱负不得施展,要么跟群臣清流为敌,顺从皇帝。

严嵩选择了后者,写了篇《大礼告成颂》,让皇帝十分满意,就此平步青云。

满朝的鄙夷、谩骂,严嵩置之不理,不是你们在这个位置上,你们当然可以引刀成一快了。

事实上,所谓清流也是欺软怕硬的,敢跳出来的都被严大人收拾的服服帖帖,剩下的只好在肚子里骂骂人家,见面了还会先打招呼。

徐阶能够上位,靠的也是巴结皇帝,满足皇帝心意,而后才有官当。

明清时都说,陕西的官员很清正廉明,不惧怕权势,可是历来担大任的,又有几个陕西官员。他们直言青史留名,而后或被贬斥,或辞官归家,又有何益。

公孙弘不想做清流,黄河浑浊,又常常为患,却灌溉了两岸百姓,他想做黄河。

公孙弘的举动,刘彻看在眼力,记在心里。君臣之间,不是没有争议,但都是以公孙弘屈从为结局。

刘彻派遣司马相如等人在蜀郡修路,通南蛮,耗费钱粮甚多,死的人也多,南蛮还造反,事情办得非常不顺。

公孙弘认为此举无益,还有点仿效秦朝攻打百越的意思,可刘彻不认同,于是公孙弘就认错。

主父偃建议在塞外修建朔方郡、五原郡,公孙弘反对,刘彻不采纳。

公孙弘数年如一日的反对,刘彻便让中大夫朱买臣阐述建郡的好处。公孙弘明白,朱买臣背后是谁,不愿意闹僵,于是认错,说自己见识浅薄。

公孙弘真的以为自己是错的吗?

他只是不想和刘彻认定的事作对。

事实上,刘彻南攻北讨,后期汉朝村村落落生荆棘,差点亡秦之续。公孙弘反对南征,反对建立郡县,其实是想汉朝有个稳定的内部环境,不想发展到最后百姓揭竿而起的那步,可是他人微言轻,当察觉到坚持下去会损害自己仕途的时候,果断放弃。

主父偃、朱买臣、卫青、霍去病、李广等人出征,建功立业,看似很伟大。可是修路要多少人,征兵要多少人,要多少粮食,国家虽然积蓄很多,可是能否支撑的下去,能够撑多久,考虑的人不多。

如同婚礼一样,摆上上千桌请人吃饭很风光,可是风光是要花钱的。年轻人只管问爸妈要钱,爸妈却要精打细算。

所以刘彻经常采纳主父偃的意见,却将国家交给公孙弘来大理。

刘彻是勾践,那主父偃就是范蠡,公孙弘就是文种。

刘彻是夫差,那主父偃就是伯嚭,公孙弘就是伍子胥。

主父偃一直在说,我们该怎么打,怎么花钱能花在,公孙弘一直在强调应该少花点。

刘彻最想要的结果,是在国家允许的范畴内,最大的建功立业,所以有了内朝和外朝,跟刘邦一样。

刘邦将汉中交给萧何,带着张良、陈平出去浪。

公孙弘是丞相,位高权重,刘彻对他不可能没有猜忌之心。

可公孙弘很会做人,做的经常有人骂他。汲黯骂他虚伪,明明能吃好的穿好的,偏要沽名钓誉,吃糙米饭喝咸菜汤,看不起这种人。

公孙弘说,我改,回去就锦衣玉食。

刘彻尽管自己奢侈,但也说,不必了,勤俭持家,那是好事。

宫内也有人骂公孙弘,说他坏话。

公孙弘说,陛下认为我要改吗?

怎么改?

肯定是要给宫里面的人送礼,顺便利用职务之便,帮他们做事。比如她们的小舅子杀人了,我利用职务帮你摆平,你自然会夸我几句了。

刘彻摇头,你就这样挺好的。

想想齐桓公是怎么死的?

齐桓公宠爱的人将他困起来,外面也没有人问,于是齐桓公就死了。

所以明君,最忌讳内侍和权臣相交。

刘邦重病不愿意见大臣,让宦官传令。

大臣们人心惶惶,都几天没见陛下人了,是不是死了,是不是宦官们趁着陛下死了,想夺权。

大臣们聚在宫门口,可是太监说,陛下有令,擅入者杀无赦,又不敢向前。

樊哙站了出来,我跟陛下是连襟,我们在沛县就认识,我还在鸿门宴救过陛下的命,陛下难道连我都要杀。

樊哙将宦官推开,率先而入,大臣们跟着进去,见到了重病的刘邦,对他哭着说,陛下忘了秦始皇的事了吗,怎么这么多天不见我们,急死我们了。

刘邦勉强起身,笑笑,是朕错了,如今你们也见到我了,可以回去了吧。

大臣们松口气,陛下还活着,于是回去了。

假如宦官囚禁了皇帝,自然有大臣们出面解救;如果大臣们逼宫,宦官们自然会出面抵挡。

这是权力的制衡。

可是如果大臣和宦官联合起来,就如李斯和赵高,秦始皇死了多少天都没人知道。

所以,刘彻见到公孙弘和宫内的人不合,很开心,宫里面的人坏话说的越多,刘彻给公孙弘的赏赐越多。

应该说,公孙弘在的时候,汉朝作为中央政府,还是合格的。公孙弘在为百姓们争取生存空间,民生也还可以。

刘彻晚年,朝廷的很多弊病,以公孙弘为分界点,公孙弘在的时候,政令执行的时间不长,也有人补救,所以危害不大。公孙弘去世后,没有合适的人出现,让刘彻大为恼火,以至于几任丞相都死于非命,国家也江河日下。

也有人学公孙弘,凡事让刘彻裁决,可是他只学会了公孙弘的让,没学会公孙弘的争。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公孙弘死后,朝中只剩下另一个明白人了——东方朔。

这位仁兄当初给刘彻写了很长的介绍信,算是诚意可嘉,于是中标入朝。

东方朔入朝,只是待诏金门,随时等待召唤,这可就没谱了,要看刘彻心情。

于是东方朔自己创造机会。

东方兄弟没有弹剑作歌,那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传到刘彻耳中,而是主动寻人晦气。

不论中国还是欧洲,历来宫廷里都喜欢养侏儒,身材矮小,举止滑稽,说说俏皮话,讲讲段子,博人一笑,也有养些天赋异禀的——嫪毐。

司马迁开了《滑稽列传》单篇,淳于髡、优孟、优旃(zhan)三位滑稽人中出乎其类,拔乎其萃,有益于国家、人民的人物得以名扬于世。

滑稽们由于身份特殊,往往得到皇帝、太后、王子、公主的喜爱,所以见到大人物的概率很高。

东方朔拿他们开涮,郑重其事的说,自己得到消息,皇帝认为你们这些人不能打仗,也不能种地,想要杀了你们,你们快去求情吧。

侏儒们听后就吓坏了,见东方朔不像开玩笑,就跑到刘彻哪里,哭着说陛下不喜欢我们,就让我们走吧,千万不要杀了我们啊。

刘彻自然莫名其妙,一问才知道是东方朔搞的鬼,于是让人将东方朔带过来,问他为何矫诏。

东方朔说,我身高九尺,侏儒们身高六尺,可是俸禄都一样,他们吃得饱,我可吃不饱,饿得不行,又见不到陛下,这才急中生智。

刘彻听后,哈哈一笑,所谓矫诏者死,也是看皇帝心情的,正常的皇帝,那个愿意杀人取乐,于是放了东方朔,还提高了待遇。

不过,仅靠主动要求,东方朔是不行的,还要展露才华。

古代有一种玩法,叫射覆。

所谓射覆,就是拿一个碗扣住一个东西,然后让人猜里面是什么。

为何叫射呢?

我的理解是,就跟射箭一样,箭射出去后,能不能中靶,很难知道。射覆,就是以覆为靶子,以言语为箭,看你能不能说的中。

当然,这种事情没个谱,猜不中正常,猜得中才不正常,也才能显示一个人的厉害。

据说朱元璋吃烧饼,咬了一口,听闻刘伯温前来,于是藏在袖子里,问刘伯温,你猜朕袖子里有什么?

换我估计就猜两袖清风了。

刘伯温可能闻见了烧饼味,不过文化人的事,于是掐指一算,吟诗说,“半死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龙咬一缺。”

朱元璋大喜,先生果然厉害。

刘彻玩射覆,让身边的近臣们猜里面是什么?

要注意,能跟刘彻玩这个游戏的,没有大臣,大臣们要处理政务,哪有闲心跟你玩这个,也就东方朔等一大帮陪皇帝玩的人。

无人猜得出。

刘彻有些意兴索然,他玩这样的游戏,是期盼有人猜得出来,若是没人猜得出,那就没意思了。

东方朔站出来说,“此物似龙而无角,似蛇却有足,善于爬墙,不是壁虎就是蜥蜴。”

刘彻大为惊奇,掀开一看,正是壁虎。

刘彻赏赐东方朔绸缎十匹作为奖励。

当然,宫里面也有其他射覆高手,听说了这事,不屑一顾,也就是我不在,不然早就猜出来了。

那人要跟东方朔比一下射覆。

听起来和《西游记》车迟国那一段,孙悟空和羊角、鹿角大仙比试蛮想的,估计吴承恩就是从中得到的灵感。

东方朔逢猜必中,打败对手无数,成了刘彻身边的宠幸近臣。

一次建章宫跑来一个动物,无人能识。

刘彻召来东方朔,问他这是何物?

东方朔说,我说可以,但陛下要让我饱食一顿。

刘彻胃口被吊上来了,于是满足。

东方朔吃完了,又说某地不错,一并封给我吧。

刘彻也应允了,他非常好奇结果是什么。

东方朔说,此物名驺(zou)牙,当远方有人要归降时,就会出现,它的牙齿前后大小一致,故而名驺牙。恭喜陛下,这是喜兆。

注意东方朔的话,很值得玩味。

东方朔先是要求吃饱,未必是贪吃,只是想有准备时间考虑,他需要内线给出自己这动物的特征,而后说出相应的名字。

吃饱后,东方朔要求东西,而后将斟酌的用词说了出来。

他先说了动物的名字,这刘彻虽然关心,可听后一头雾水,也不想知道为何叫这个名字,只想知道此物出现的寓意。

高祖斩杀白蛇,是赤帝的儿子杀了白帝的儿子,而后号称赤帝子。

麒麟出现,就意味着祥瑞,所以连白鹿、白老虎都成为皇帝的精神依靠。郑和下西洋,路过非洲,一看遍地麒麟啊,于是为朱棣带了一头,还留了画像。后人一看,原来是长颈鹿啊。

宋朝时,交趾进贡麒麟。

司马光说,祥瑞都是自己来的,哪有远方送来的,何况不知真假,要是假的还被交趾人笑话,还是不要千里迢迢送来了吧。

此语最为中肯。

东方朔说了动物的寓意,远方来降,那是刘彻最感兴趣的,大为高兴。高兴过后,刘彻就想知道,此事到底是真是假,为何都不知道,就你东方朔一人知道,不会是骗我吧。

所以东方朔才解释说,此物的牙齿前后都一样,所以叫这个名字。

这个很好验证

可刘彻还是心存疑虑,你会不会从被人哪里听说了此物的特征呢?

一年后,匈奴浑邪王率众十万归降。

刘彻大为高兴,认为东方朔了不起,再次封赏了他。

这就是附会了。

其实孝景帝时,就有匈奴王子归降的事,赵信也就是匈奴部落的王子,也归降了,后来又反叛了。汉武帝在外征战,屡屡获胜,匈奴逐渐式微,有人归降那是铁定的事。

东方朔是不会说,一年后有人归降的,他只是说有人归降。

一年是有,两年是有,三年也是有。

东方朔赌对了最大的一把,名扬青史。

公孙弘守退,东方朔张扬,两个复姓的人,成为朝廷的胜利者。

同类推荐
  • 三伏村

    三伏村

    这是一个战乱纷飞,武功雄起的时代。大才层出不穷,枭雄随处可见。而三伏村的存在,便是应对这乱世被上古三皇五帝安排在世间之中的隐藏势力。但村子里都是普通人,只有每一个时代被选中的人,才能拥有大的智慧和修炼三皇五帝遗留下来的武功秘籍。,从而接受上古时期流传下来的使命。硝烟的战争在整个大地泛起。晨雾弥漫一个属于个人独唱的英雄的时代,在此拉开帷幕。
  • 诡道军阀

    诡道军阀

    神州大地,五国鼎立。在一片不属于任何国家的疆域里,有一群人,如狼一般生存着。故事从这里开始。他将带领着族人,迈开征程,踏着千军万马的尸体,一步步迈向权力的巅峰!从此,一怒而诸侯惧,安居则天下息!
  • 最春秋:史上最潮的春秋故事

    最春秋:史上最潮的春秋故事

    《最春秋——史上最潮的春秋故事》是一部语言幽默的趣味历史随笔集,深入浅出地调动春秋历史故事,将它们解读为当下潮流时尚的“历史原型”,拉近读者与经典的距离,在较为轻松的阅读中重温传统。通过作者严谨地熟读古书,又合情合理地推演补全了淹没散佚于语焉不详的历史记载中的空白,古人以一种充满人性的亲切面目呈现出来,以“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角度来看,这何尝不是传递了一种历史的真实性呢?
  • 逆袭之王

    逆袭之王

    屌丝如何才能逆袭?一要有本事,二要有贵人,三要有运气。本来该被炸死的黑道小子赵丰穿越到了一个莫名其妙的时空,开始自己的逆袭之路。怎样展现自己的本事才能让人觉得既有才又没威胁?怎样跟自己的贵人相处才能得到贵人的信任但不会沦落为奴才?怎样才能让运气站在自己这边、甚至在逆境中也能绝处逢生?这部小说告诉你,逆袭绝对是个技术活儿,而且是个没有终结的过程……赵丰在外能打仗,在内能斗权臣,最终成为逆袭之王。
  • 宋之续

    宋之续

    出身黑道世家,还是军事院校高级学员的赵狮。在一次意外中,穿越当起了皇帝!原本他以为是上天送的一份大礼节,没想到他竟然成为南宋末代皇帝赵昺哥哥端帝赵昰。顿时感到杯具了,只是临到南宋时。他还好死不死的答应原主人赵昰一个荒诞的要求。要重续宋之荣誉与辉煌。一向自认不是好人,但好歹也会言而有信的他。开始了为完成对赵昰的承诺,而为之努力奋斗。最终经历高铸墙、广蓄粮、缓称王的坚苦岁月。慢慢恢复昔日宋之荣誉!(转型之作,有点搞笑、有点11、有点瞎编历史。所以,入内者请慎行!)
热门推荐
  • 天路仙行

    天路仙行

    神州大陆自古便有仙,各大灵山福地均有求仙问道之宗派,可自三千年前至今未曾有一人得道。少年林靖泽于一神秘洞窟中服食一枚金色丹药,从而开启了他求仙问道之路。天路之上,强者林立妖魔纵横。弱小的他是否能逢凶化吉,拨开那数万年的迷雾?这一切的一切,仿佛从开始就已经注定了······踏苍穹越九霄睥睨万千宫阙,立天地饮黄泉看我天路仙行!
  • 血之穹窿

    血之穹窿

    封面再美,不如剧情不水;简介再妙,不如剧情有料。(做封面、写简介无能,要不咱还是直接看故事吧……QAQ)
  • 逆天邪魔传

    逆天邪魔传

    爱与恨,生与死,血与火,一部挽歌,一场盛宴,一个邪魔。
  • 桃花渊

    桃花渊

    是缘、是怨、还是你我不能挣开的渊源。凡世与我何干,后位与我何干,帝位与我何干!我,郭婉莹过的从来都只走我自己的路!来来来,面瘫老公咱们把你面瘫的坏习惯改掉好不好?一睡穿越,迎面砸来的是狗血人生。郭婉莹白眼一翻,深吐一口气,砸来一个便宜儿子。算了算了,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 悲权之颂

    悲权之颂

    令人世间向往的权利,在权利的背后又隐藏着多少当权者的阴谋?在你死我活的处境下,又擦出了怎样的爱情火花?这不是一场故事,而是一次漫长的权利之旅。
  • 超能bug

    超能bug

    一个意外,一个闪电,将他带到全新而又神秘的世界。在这里,你能修改,也能创造。你的想象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未来我来。快快快,来不赢多说了,赶快进来。各位乘客赶紧刷卡上车,老司机带路了,系好安全带。本次列车,将开往女儿国。你妹的啊,老子还没上车!老司机求带啊!可恶的老司机,把我家老公拐走了!别让我在看见你!老司机:“怪我了?”世界的尽头又是些什么?是混沌?还是虚无?难道果真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欢迎收看超能BUG,点击加入书架,评论、转发、红包、打赏……
  • 寒风吹动杯中雪

    寒风吹动杯中雪

    寒风细雨中,他们意外地相遇了:惨白的脸,紧闭的双眼,空气似乎凝固了他抱起了她,看着她的脸似乎有些熟悉,似乎有些陌生…………
  • 子弹偏左

    子弹偏左

    曾独霸杀手界二十余年的杀手韩亚光,在最后一次任务中,被保镖狙杀?这是怎样一个令人发笑的剧情?可故事不会在这笑声中停滞。他有儿女,儿子韩晨光为了不让更多的人死于黑暗,毅然选择了军队;女儿韩晨烟为了替父报仇,决然选择了杀手。十八岁的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是如何的艰难。军队中血与泪的历练,军队中生与死的打拼,军队的训练艰苦,三伏暑天,寒冬腊月,斗骄阳,战飞雪,磨炼了意志,丰富了经历。韩晨光逐步当上了狙击手。杀手的成长,则更加艰难,在训练营里躲避子弹,在热带雨林同野兽共舞。韩晨烟最终脱变成了杀手。十八岁的兄妹,不同的人生,不同的经历。当狙击手和杀手相遇,当哥哥和妹妹摩擦。会是一个怎么样的故事?
  • 狂拽总裁的升职小娇妻

    狂拽总裁的升职小娇妻

    他是高高在上的孟氏集团总裁,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她是遭亲人算计,天命作弄的落魄千金。一次阴差阳错,让两个原本毫无交集的人,一生都纠缠在了一起。姜莞俞看着他扯开领带,不自觉的后退:“你…你要干什么?”他邪魅一道:“干你!”……她十分霸气的坐在他的办公桌上:“姓孟的,你把属于我的东西还给我,我我自力更生!”他却将她扑倒:“有些事,你一个人办不了……”他霸道,腹黑,说一不二;她固执认死理,寸土不让……他们之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他以为他是她的过客,没想到,却成了她的归人;她以为,再也没有勇气去爱,可是早在她没有留意的时候,那颗红豆,已成心底朱砂。
  • 旋风少女之若白以百草的恋爱故事

    旋风少女之若白以百草的恋爱故事

    挺浩,若白,初原都喜欢百草。百草的选择是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