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的事情告一段落,伴随着赌局的结束,也该评点一下诸位赌客的得失吧!
齐湣王丢了命,但好歹儿子保住了一份家业,庄家大输;
燕昭王是大赢家,奈何出手晚死得早,儿子燕惠王一把赔光了,也是输家;
田单帮庄,借着庄家的赌本把输的又赢了回来,虽然大头还给了庄家,自己也捞到了分层,算是大赢家;
乐毅帮燕昭王,见好就收,没得到太多好处,被别家挖走,衣食无忧,名满天下,算是赢家;
秦国,局面五五开的时候,一方主力忽然掉线,虽然又断线重连,但是已经落后自己一大截,算是躺赢的大赢家;
孟尝君跟庄家分家,而后对赌,无论输赢都是输;
而唯一我难以确认输赢的就是纵横派了。
苏代从赌场老板一跃成了赌客参与其中,在塞子中做手脚合伙坑庄家,前期很顺,可是后期崩盘。
苏秦被杀,苏代将全部身家投入这场赌局,虽然赌场是他开的,抽取红利,我却难以判断苏代下了多少本,也许赚的美不胜收,也许赔的赌场破了产,也许不赚不赔,也许小赚,很难说。
因为此后纵横派的活动轨迹一下子少了,其实是我们熟悉的面孔少了,至于有没有加新人什么,我也很难推测。很可能沉到水面下暗中操控了,纵横家玩的太大了,以天下为棋盘,我不知道他还能玩多久,本质上,我对这种组织很陌生,在我看来,组织发展到一定规模,一定会争取天下,可是他们并没有。
正如之前所说,总觉得历史的发展下有一股暗流,由数个大家族在操控,也许苏家经此一役,彻底成了那种能操控局势的大家族,传承至今。
其实对现代人而言,穿越回去,也许苏家的路子才是他真正想走的。
孟尝君差不多是在田单复齐的时候死去的,不知道是被刺杀还是梦想成空,其实在齐国最低谷的时候,他是最有能力复齐的,然后顺理成章的取而代之。
燕国是小国,它只能将猎物缠死之后再吞并,稍有移动就会死亡。以孟尝君的威望,又是被齐王逼走的身份,绝对能有作为。他收复了临淄,自然能够出任齐王,想来以田单的五里之城,七里之郭,兵不满万,自然不会有异议。
可是出于种种原因,他终究没这么做。我不知道他是如何想的,反正错过了这最后的时机。他死后并没有立嗣,于是儿子们在薛地相互争斗夺嫡(di),最后被齐国、魏国联手吞并,自此绝嗣。
孟尝君对田婴说,你为什么要留金钱给你名字都叫不出来的子孙,而不给士人呢?
田婴无言以对,最后立孟尝君为世子。
历史在这里玩了个黑色幽默。道家说,物极必反,或许便是如此。
司马迁后来路过薛地,发现此地风俗与周边大为不同,乡间青壮争勇斗狠,不事产业,喜欢拦路打劫,民风彪悍异常。
司马迁问当地人,此地为何如此不同。
当地人说,孟尝君在时,好养士人,犯了罪举家逃到这里的有六万户,此后此地的民风就如此了。
司马迁于是说,我从书中看到孟尝君好客,有士人来投就沾沾自喜,到这里一看才发现果不其然。
孟尝君门下,终究没出利国利民的贤士。
而燕惠王则悔恨的肠子都青了,以为都是自己的错,要是乐毅还在就好了,齐国就是燕国的了。
其实乐毅也不是万能的,事情的发展有必然性和偶然性,偶然性就是苏代领军,遂成乐毅之名,必然性是,齐国如此之大,定然不是燕国所能吞并的,否则田单也不会凭着小小的即墨复齐了。即便是乐毅在,日理万机不说,还要提防着田单,他难道那么神鬼莫测,连田单何许人也都清楚,也只是少出几个昏招而已。
不是说乐毅一定做不到,凡事都有偶然性嘛,只是概率太低了。
曾经沧海难为水,燕惠王决定给望诸君乐毅写封信,派使者把他招回来共谋大事。其实未必是燕惠王本意,只是如今丢了齐国,燕国舆论一致认为是乐毅出走的关系,虽然不敢明着骂自己,但是为乐毅说情就是含蓄的表达不满。
燕惠王是君王,自然可以把锅都扔给骑劫,说寡人误信了这厮,如今悔之晚矣,既然后悔就得做出后悔的样子,于是派使者去接乐毅,拿着自己的亲笔信,表示我错了,咱们还能回到从前吗?
信中大意如下:
先王举国委将军,将军为燕破齐,天下震动。我一日不敢忘将军之功。我刚即位,左右误我,用骑劫代将军,本意是想让将军休息一下,且国内事物众多,还要仰仗将军教我。不想将军误会了我的意思,弃燕归赵。我固有错,先王何辜,燕国何辜,还望将军看在先王面上,回国帮我。
乐毅看过了信,事到如今,功名富贵已经有了,再回燕国固然能够得到重用,可是成功了名望也无法超过现在,失败了那就一江春水了,徒惹人笑话而已。
当初燕国倾国攻打齐国,有四国相助,在内赶走孟尝君,苏代作内应,这才取得成功,如今不会再有这种天时了。何况自己和燕惠王嫌隙已生,他终究做不到他老爸的地步,一将无能尚且累死三军,何况国君呢!
于是乐毅谢绝了燕王的好意,回了一封信。《报燕王书》是一篇载入《古文观止》的名作,值得去背,我就简单说一下信中大意吧!
乐毅信中说:
我获罪于左右,恐怕斧钺(yue)加身,如此既伤先王识人之明,有有害足下之义,所以跑到了赵国。戴罪之身,不敢为自己辩解什么。只是怕你不明白先王为何重用与我,故而与你分说明白。
先王礼贤下士,委我以重任,得以攻下齐国。先王以地封我,使我得以比肩小诸侯国,我以为自己能够不得罪于人,就没有推辞。
伍子胥报了仇就该离开,留下来,不仅自己身死,也使夫差有杀贤之名,便是阖闾也名声受损。所以,我想我还是离开吧!
忽然间我想明白了,为何那么多人愿意归隐。说到底还是画蛇添足的故事,做官做到一定程度,心中也会厌倦。我再做事,也无非是锦上添花,地位不能再进了,爵位也到头了,可是做错一件事,那么就名声受损。
比如曾国藩,攻下南京之后,虽然没有兑现清廷咸丰的攻下南京者封王的诺言,但对他待遇优渥,堪称晚晴第一人,连李鸿章都在他后面。
天津教案,百姓说教会收养婴儿是拿去做药的,杀了教堂的人。后来一查,此事系以讹传讹,犯了事的早就跑了,可是苦主找上门,非得要清廷给个说法。
谁都知道这事不好办,让洋人满意,那就是崇洋媚外,唾沫星子淹死你。要是袒护百姓,说不知者不罪,一场误会,百姓夸你是擎天一柱,洋人可就开着战舰找场子来了,又是兵乓五四一顿打,关键你还打不过。
于是最后清廷找到曾国藩,说除你之外无人能胜任。
于是曾国藩廉颇老矣,从两江总督改为直隶总督,一命赔一命,杀了十一个为首的,赔了十四万两银子。然后洋人回去了,举朝一片骂声,咱们中间又出了一个叛徒哎!
于是曾国藩处处挨骂,也知道清廷就是让自己抗雷的,闷声不吭。门生、弟子纷纷劝诫,同乡的有个说他“早死几年是完人”。
关键是要你们出头你们作乌龟,对人家不敢耍凶斗狠,对着自己人倒是志气见长,着实太惯着这帮货了。
总要有人出面承担骂名,于是曾国藩站出来了,一如李鸿章拿起笔对奕匡说,你还年轻,路还很长,这个字还是我来签吧!
《神医喜来乐》里有一段,喜来乐不愿为李鸿章治病,说沧州不小,可是比起台湾就是烧饼上的一个芝麻。你割让了台湾,还赔了两亿三千万两银子,你不心疼我心疼,所以你这个病我不能看。
李:求和是太后让我去的,条约是皇上准的,你一小小郎中,这种话是谁叫你说的。
喜:是你们让我来的。你就不怕担这个千古骂名吗,这可是断子绝孙的买卖。
李:我签了条约,太后和大臣都说签的好、签的对,可是你一个小小的郎中竟敢骂我。我是身在其位,里里外外都逼我,我也知道百年之后我一准不是个人。
对了,此时的李中堂被日本刺客打瞎了一只眼。
如此委屈求全,也无非是为了满清能够赶上去,但是总是前人栽树,后人惯享清福,也未必是好事。
小说里有一段,中正让何应钦去跟日本人签合约,何应钦不干。中正说,你个人荣辱重要还是国家安危重要,你要不去,就脱下你的军装。何应钦无奈,签了《何梅协议》,全国一片大哗,骂声绕梁三日,不绝于耳。何应钦心中愤恨,对黄埔生说,都说我是亲日派,麻蛋,难不成我就想把中国卖给日本,日本人要是打过来,我第一个端枪上。
后来抗战胜利,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中正于是让何应钦去接受日本投降,算是你为国背锅,国家也要为你正名。额外提一句,何应钦活到了1987年,97岁高龄去世,也算福报吧。
国家多事之秋,能够功成身退绝对是自保的不二法门。
公元前279年着实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不平凡在于,整个战国都在发生大事,齐国灭亡是大事,齐国复起也是大事,而在西方秦楚之间,也在发生一场战斗,战斗的结果直接导致屈原投江。
坦白说,秦国着实太幸运了。秦国崛起的时候,魏国巅峰已过,两次与齐国交手都损兵折将,于是商鞅强势逆袭,夺得了第一强国的称号。而后楚国崛起,秦国用计破了楚国合纵,将楚国打压下去,艰难卫冕。
再之后赵国挑战,一切还没来得及发生就已经结束了。而齐国呢,秦国只好说一句,我还没用力你就倒下了。
人得意的时候,做什么都顺风顺水。
赢稷有资格说自己是天眷之人,你看,原本自己只是庶出的,没资格当秦王,偏偏大哥不争气,出趟国就死了。
按说死了就死了,自己远在燕国也轮不上自己,偏偏赵武灵王就认准了自己,其实也很好理解。
刘墉曾经写过一个故事:
局长要退休了,两个副局长不知道选谁,于是问朋友。
朋友说,两个都不要选,因为副局长接班本来就是正常的事,你选了他也不会感激你。你干脆选一个绝对没可能当局长的,这样他才知道,是你提拔了他,对你感恩戴德。
于是局长真的破格提拔了一个小年轻接班,小年轻很感激,两个副局长又滑头不好对付,于是对局长言听计从,局里的大事常常咨询他的意见。于是局长退休后过的一样潇洒。
赢稷一度也很感激赵武灵王,这是人之常情,也给与了相关回报,可是直到见到他本人的那一刻才产生自愧弗如的感觉,又开始担心赵国对秦国不利,而自己又不是对手。好在老天保佑,这个人早早死去。
紧接着,舅舅魏冉举荐了大将白起,说他战无不胜,原本以为是吹的,结果发现还真厉害啊,打遍身边无敌手,韩魏联军被斩杀十几万,真乃盖世奇才也。
唯一唯一美中不足的在于,这一切都跟自己这个秦王无关。
倒也不是一点关系没有,公元前300年,那位将军叔叔樗里疾去世,自己原本想聘请孟尝君当左丞相的,结果反悔了,还把人家扣了下来,然后又放了。
原本以为这位孟尝君不过是个绣花枕头,没想到人家一回齐国就组织了齐魏韩三国联军攻打秦国,还打进了函谷关。
赢稷怕了,这是自商鞅以来从所未有的事啊,于是请教国相楼缓,想要割让河东求和。
楼缓说,割让河东未免太丢人,可是能让三国罢兵也是好事,这不是外臣可以决定的,不如问问公子他。
赢稷于是召来公子他,公子他很干脆地说,说了要后悔,不说也要后悔。
此话怎讲?
割让了河东三城,三国退去,你就会说,真可惜,割让了三座城;不割让,三国打了进来,威胁咸阳,你又说,早知道还不如割让三城,也好过如今。
赢稷听后下定主意,宁可割让三城后悔,不能等人家打到咸阳再后悔,于是割让三城。
回想起来真是国耻啊,偏偏还是自己惹来的。赢稷此后小心做人,大事母后做主,小事舅舅做主,我还是什么都别碰了。
至如今,赢稷已经四十岁了,四十不惑啊!
可是国家大事依旧不是他拿主意,这就郁闷了。问题是,母后和舅舅做的好好的,你有什么理由把权力夺回来。
公元前284年,在舅舅的主持下,秦国参与合纵攻齐,乐毅为盟军统帅,攻下了临淄。
公元前283年,在舅舅的主持下,秦国打到了魏国大梁,得意凯旋。
按耐不住寂寞的赢稷终于出手——向赵国索求和氏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