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445600000020

第20章 两条腿走路

牛顿说,我之所以能看得更远,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文化这东西,说白了就是人类历史各种经验的积累。没有普通的民众千百年来对世界的探知,就没有后来知识精英的耀眼光芒,这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但是由于中国文化的独特性,精英阶层更热衷于政治,导致了中国古代大批的知识精英,都是些官员。他们掌握着大量的社会经验知识,却往往忽略了总结,寻找规律,而更偏向于实用性,这和儒家天生的气质是分不开的。说难听点,有些功利性。唐宋时代还好,读书人还比较重视自身的全面发展。等到朱熹把宋明理学的理论体系总结完,就被统治者改造成了桎梏社会精英的枷锁。尤其明代实行八股取士之后,为了做官,大多数读书人只顾钻研八股文章,直接把很多前人总结的文化抛诸脑后,这是一种文化上的倒退。

王小麦又把“电车悖论”的变形体“马车理论”对郑长史解释了一番。

“这……”郑长史听完,也是六神无主,惊慌失措,越思考越是冷汗直流。为什么两种选择都是错?是人出了问题还是是道德出了问题?圣人会怎么回答?不,圣人不能回答,圣人若是回答了,那就是有道德瑕疵。圣人有了道德瑕疵还算圣人吗?……良久,他才从这个无限梦魇中醒过来,额头上挂满冷汗,看向王小麦的眼神怪怪的。

“郑先生,你没事吧。”王小麦关切地问。

“没事……只是心头有很多的……疑惑。”老郑说话有些吞吞吐吐。

孔颖达拍了拍他的肩膀:“刚才初闻此言之时,我也是浑身冷汗直冒,但细细想来,却觉得心头多了一些东西,现在只等着继开为我们解疑答惑。”

王小麦点点头,但脸上的表情却无比的严肃认真:“现在在场的只有三位,我说出来的话可能会非常惊世骇俗。如果三位不喜欢,我可以马上中断,但话中的内容请你们务必替在下保密,此事就此打住,权当没听过。可以吗?”毕竟接下来的话涉及到的问题太多,想想布鲁诺最后的下场,王小麦就不寒而栗,他没有那样勇于为真理献身的觉悟。

徐文远点点头:“老夫以平生的名誉作保,绝不会向外泄露此事。”

“孔先生,我必须单独向你说明,一会的话中可能会有涉及到孔老夫子,请你担待。”王小麦郑重其事的向孔颖达揖了一礼。

孔颖达点点头。

“首先我来公布刚才问题的答案,马车应该拐弯。”说完他紧紧地盯着三人的表情。孔颖达和徐文远都是一脸的平静,只有郑长史张了张嘴,欲言又止。

王小麦对三人的反应还算满意,他深吸了一口气,继续说道:“想来孔先生和徐老心中是更倾向于我说的这个答案的。你们不要忙着点头,我现在马上解答你们心头的疑惑。道德是什么?道德是一套人们总结的符合大多数人利益的行为准则。以这个解释来回答马车问题,便得出即使我们驾驶马车撞死了那个无辜的孩童,那我们的行为同样是道德的,因为它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保全了大多数人的性命。你们可以拿现实中的任何一条道德标准来比较这条解释,想想是否大多数现在可行的道德都符合这个标准。”

三人一致的沉默下来,都在思索王小麦的话语。

“我想你们心中已经有了答案,现行的大多道德标准都是符合这条解释的。那为什么还有一些道德标准会不符合这条解释?只因道德有其时限性,换而言之,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道德标准。比如孔老夫子推行的周礼,为何孔子如此推崇周礼?这就要从他当时所处的时代说起,东周时期,各诸侯割据一方,彼此攻伐,普通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大家都十分想念西周时期和平的年代,所以重视周礼是因为那样的制度符合大部分人的利益。而如果现在再恢复周礼,诸位认为能否推行?”

孔颖达脸色变了几变,徐文远紧皱双眉,郑长史若有所思。

“郑长史,你屡任要职,是否觉得周礼会符合现在的实际需要?”王小麦问道。

“这个……”郑长史一副为难的神色。

“如今恢复周礼,的确不是上上之选。”孔颖达替他回答了这个问题。

王小麦有些敬佩的看着孔颖达,能鼓起勇气否认自己的老祖宗孔子的话,孔家人的确继承了其先祖的豁达。

“那么我们就必须要承认,古法今效是万万不可的。因为古代有古代的问题,古人有古人的问题;现代有现代的问题,今人有今人的问题。我们今日所碰到之问题,绝不可能与古人相同。我先前遇到过一位胡人,他曾经对我说过一句西方圣人的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三人同时品味着这句话。

“所以在下以为,圣人给我们留下的并非是指具体的治世良策,我们后人碰到问题,万万不可偷懒,只知求助于古人,而应该自己想办法解决现在的问题。我们应当学习圣人留给我们优良的人格品质,而非对圣人见解的生搬硬套。”王小麦说到这觉得自己有些跑题了,赶紧打住。

“不错,”徐文远点点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乃一切之本,也是我儒家之本。”

“故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在于格物,诸位认为,何谓格物?”

“格者,来也。”孔颖达对曰。

“谁来?人还是物?”王小麦追问。

孔颖达略一思索,“人来。”

“格物究竟何意?”

“这……”孔颖达犹豫了一下,“尝闻《礼记》有很多遗失,格物致知之意应该在那遗失的章节里。”

“不错,”王小麦说,“我早年游学是曾见有人言称见过这部分遗失的章节。”

“什么?”三老均是一惊。《礼记》是儒家必修的经典,也是读书人指导自身行动的纲领,是一本为读书人树立世界观的书籍。但是因为时间的变迁,社会的变动,尤其经过魏晋南北朝五胡乱华这样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导致了很多内容的丧失。

“那人姓程,年纪已经很老了,他告诉了我格物的意义,我问他从何处得知,他自称见过这部分遗失的内容。”

“此人现在何处?快快讲来!”三人迫不及待地问。

王小麦摇摇头:“当时我是在江南江都一带见的他,见他的时候,他已经是八十岁的高龄,孤苦伶仃,有恙在身,现在恐怕早已经不在人世了。”

“唉……”徐文远叹息一声,“想必他是前南朝的士人,南朝不像北朝久经战乱,有些完整的章节流传下来也属正常。你还记不记得他对你说的那部分遗失章节的内容?”

“记得。”王小麦起身走到案几旁,提起笔在纸上写下了几行字,“这便是那老者对我提及的内容,在下也难辨真假,但确实觉得文中的道理是对格物的最好解释。三位先生请看!”

三老迫不及待的接过纸。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这段是《大学章句》的传五,由朱熹总结了程颐、程颢的思想而来。王小麦当年为了应对高考,死记硬背了不少古文言文,却没想到在这里派上了用场。这段话解释了致知格物的意思,要想达到致知的境界,就必须了解事物的原理和规律,只要是人心,就有认知事物的能力,天下的事物都是有原理和规律的;只要万物的原理规律没有弄清楚,就很难达到致知的境界。

“唉……”郑长史看着王小麦,“怪不得继开你对算学有如此的造诣,想来是受此影响颇深。”

“不错。所以这些年来我就不再在书本之上耗费时间,转而去追寻书本以外的知识。”撒了这么多谎了,现在王小麦也是达到了说谎不眨眼的境界。

“只是天下何止万物,要穷其理又谈何容易。”郑长史叹息了一句。

孔颖达和徐文远也是点点头。

“其实我倒是觉得穷其理,未必是要把万物的道理都弄明白,人的精力有限,最起码把当世应该弄明白的道理弄明白,然后对格物进行分科,使个人的研究有所侧重。比如在下,对算学颇有研究,那我可把自己研究算学的心得整理出来教授他人,这样他人便省了很多的功夫。同样的道理,又有人专精格物的其他分科,他也贡献出自己的心得。我们这一代人或许没法穷尽格物的道理,但一代一代相传下去,总有一天会掌握万物的至理。致知在格物,我们了解事物的原理和规律越多,就离致知的境界越来越近。”王小麦话已经说了这么多,能不能接受就是他们的事了。

他一个后世的穿越者,对古代的文化了解得实在太少。但是作为一个知道中华文明最终走向没落的人来说,回到这个时代,如果不做些什么,王小麦心有不甘。他心里一直认为,近代中国衰落的原因不仅仅因为国力的衰弱,其根源还在于儒家的天生不足。读书人太重视自身内在的修炼,因而丧失了对于外在事物的求知欲望。就像一个单脚走路的人,即便他的这只腿再如何粗壮,始终不及双腿走得快。

同类推荐
  • 华工军团

    华工军团

    中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战)的战胜国,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中国是如何赢得这一地位的。本书讲述中国在一战期间,派遣了一支不同寻常的部队进入欧洲战场,支援协约国,最终赢得一战,这支部队即华工军团。他们并非兵士,不直接参与战斗,只是为了协约国的后勤做保障,从事制造弹药、修公路铁路、挖掘战壕工事、搬运尸体和扫雷等工作,但却是协约国胜利的保障。历史对一战华工的描述很少,本书将尽力弥补这一点
  • 若个书生万户侯

    若个书生万户侯

    罗耶三百一十年,那库病危,那库之位悬而未决。因为党派之争而家破人亡的薛换被迫进入了军队,成为千户齐羽的手下。一心想要报仇的薛换,借助齐羽的力量站在了罗耶的议事厅上,但是却又陷入党派之争,王位争夺的漩涡之中。亲人的陷害,好友的相继离世,权利之后的肮脏,让他开始迷茫。少年时代,我们都期盼能够封侯拜相,但是身处高位的人,背后的影子又是什么......
  • 五代小书生

    五代小书生

    穿越到五代十国,家有良田千倾,又有小鬟相伴。本来也算个优哉游哉的富家阔少。奈何莫名掉进巨坑,徒然人财两空,眼看就要到手的荣华富贵,全都灰飞烟灭,不翼而飞。和郭威拜把子,和冯道论权谋,和赵延寿当情敌,给耶律德光当师爷,与花蕊夫人玩暧昧,和花间词派比文采。五代十国,茫茫乱世,求生实属不易,旷世极品小才子苏小丁奇葩的谋生之路,就此上演。~~~~~~~~~~~~~~~~~~~~~~~~~~~~~看厌了唐宋明清,小弟带你感受下五代十国的历史风情。每日两更,弱弱的求收藏~~
  • 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

    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是封建的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的转折点。18世纪70年代,英国开始把鸦片大量输入中国。1839年6月3日至25日,林则徐将缴获的237万多斤烟土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英国政府很快做出向中国出兵的决定。1840年6月28日,第一次鸦片战争正式爆发。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从此,中国人民面临着更为复杂曲折的斗争。《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鸦片战争》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鸦片战争的有关内容。
  • 上京书生

    上京书生

    被誉为“卿相不断”的清泉书院学风自由,不拘泥经义,来自21世纪的数学系本科生的主角来到了这里,带着“高斯”、“牛顿”、“亚当斯密”“孟德尔”“马尔萨斯”等科学界的大神来到了这里。
热门推荐
  • 武修分身

    武修分身

    穿越了,重生了。但却成了别人炼制的分身。是听天由命还是奋起反抗?如果认命一生都只能成为别人手中的提线木偶。如果反抗自己随时都有可能灰飞烟灭。既然已经重生了,即便已经拥有了变强的机会。叶齐就绝不会认命,他要反抗!他要让那些高高在上的人知道,他也有尊严,他也有属于自己的骄傲。
  • 异灵纪事

    异灵纪事

    梦中女孩她是谁?销魂一夜为哪般?人畜何以见深情?他类为何长相思?前世今生的纠缠,生生世世的誓言,现实与梦中的交织,青春与热血的碰撞!敬请期待——《异灵纪事》
  • 娘子,你好坏哦

    娘子,你好坏哦

    她不过是一时手痒,非礼了一个比自己要漂亮一丁点的女人,居然被人诅咒会遭天打雷劈,该死的,居然真的应验了,一朝醒来,发现自己身在土匪窝里面,自身不但是一位长相粗俗的男子,而且还是土匪头子,武功更是高到变态,这,这,这,她怎么会变成这样!(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火影忍者之谦源传

    火影忍者之谦源传

    (集体の位面穿越)当谦源来到忍者世界,他成了鸣人和佐助的第一个朋友,也遇到了同命运的影小队。一步接着一步,憎恨慢慢加深,而谦源也慢慢堕入了黑暗,他和鸣人、佐助绝交后加入了晓,在生命中出现了被称为零尾二狼神的神秘生物,在做过许多事情后,谦源替他们捕捉了尾兽人柱力、并打算与大蛇丸合作摧毁木叶,乃至整个忍者世界……通过神界宙神及四大神王,他们身上的秘密也被逐渐解开……当拥有六勾玉轮回眼的宇志波佐助和拥有九勾玉轮回写轮眼的谦源与第七代目漩涡鸣人共同对抗拥有‘掌握生死之眼’的大筒木宥芷……回到现实世界的影小队本以为可以过得高枕无忧,却没想到危险还没有结束……(开始剧情有些拖但我会认真对待接下来的每一章)
  • 血之弥撒

    血之弥撒

    塞纳河的波光一定铭刻着他的浅笑。那一夜,月华垂吻,玫瑰泣血,剔透泪光中凝结着一场与日光永恒的华丽叹别。月光下的幻灭,遥指的是一条寂寥无尾的长夜之路;墓园的挽歌,逐字逐句都在吟唱着永恒的眷恋。而时间,则成为永世难逃的劫数,生无所息与无限停滞的对冲,在夜色中无限蜿蜒。同流光一起游走的,是无尽的告别,终至遁入大地的广袤。在永恒中不断告别,那份诗意般的孤寂里流淌地是无尽的血色温存。墓碑前的那束玫瑰,他曾倾身一吻,会伴月色长眠,永不凋零。[《吸血鬼编年史》同人,人设仍沿用原著设定,主要人物涉及莱斯特(Lestat),路易(Louis),阿曼德(Armand)等,以及原著中的其他人物。]
  • 爱你那么深

    爱你那么深

    明星与记者,爱可以超越职业。本故事纯属虚构,与现实生活无关。
  • 激发自我

    激发自我

    此书是一本帮助造就优秀员工的绝佳工具收,它告诉我们如何更新和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如何带带着满腔热情、勤奋地用大脑工作,如何与公司制定的长期计划保持步调一致以主人翁的精神,为公司赚取更多的利润,如何灵活地利用那些有利于自己的发展机会去创造最大的成功。
  • 总裁的重生腹黑妻

    总裁的重生腹黑妻

    被深爱的男友背叛,被信任的继母继妹算计,这一世的萧祁雪活得既糊涂又窝囊。临死前得知的真相像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滔天的恨意却终究变成无能为力…一觉醒来,竟意外地发现自己重生了!上天垂怜,给了她重活一世的机会…这一世,她不会再那么平庸地活,那些侮辱过她的人,她要将他们全部踩在脚下!且看重生后的萧祁雪如何在商界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当然,还少不了身后,那霸道又温柔的守护…
  • 九月玖月

    九月玖月

    九月,毕业。九月,分开;时间不会回头,爱情岂能如果······
  • 两情相悦:总裁双双奉上

    两情相悦:总裁双双奉上

    他是方氏集团的总裁,本以为可以与她青梅竹马至相濡以沫,却不想那一天的相见名为告别。他渐渐地冰封自己,只为记住她的存在。为一个重逢,一等便是十年。他是沈氏集团的总裁,身边花团锦簇,却唯与她相互取暖,他以为三年相伴会换得一个水到渠成,直至她蓦然消失。他将温柔全部敛起,等候置她身旁。而她,不刻意寻找遗失在童年的承诺,也不过分地在意身旁所被给予的温暖,只为去时不落痕迹,只怕两厢为难终难抉择。然而最终,她还是错了。情之一字,最是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