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没有…”楚清秋垂下眉眼摇了摇头。
能引起这么大的火,没有易燃物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他检查时格外的仔细。但最终,确是一无所获。
可见,这件事的幕后主使不仅熟悉使馆情况,而且格外小心。
“会不会…”陈斯年刚想说出自己的猜测,但又自我否决了。
“殿下想说什么?”
“我刚才想…这火…会不会是李朝宗自己放的?”
!
李朝宗自己放的?
“怎…怎么可能!”显然,楚清秋也被她的想法惊到了。如果只是说放火,李朝宗的确有这个胆量,甚至有更大的胆量,而且他也的确熟悉使馆的一切,但···
“这么大的火,稍有不慎,便是要没命的!”楚清秋显然也不愿相信李朝宗会拿自己的命开玩笑。
“我知道,所以我也觉得不太可能。”
见两人也商量不出个所以然来,楚清秋主动换了个话题,“那侍卫说大火前有人听到过争吵声和落水声?”
“不错。”
若那名侍卫所说的全部属实,那安敏郡主落水便总算稍稍有了些眉目。
“现在虽不知道他说的是真是假,但也要顺着这条线索查下去,看看安敏郡主平日里和谁关系特殊,同时又有可能同那人发生争执。”
既然安敏郡主是悄无声息的消失的,那便一定是主动离开的,可安敏郡主性情不定,并不知道她是被熟人带走还是自己循着仇人走的,而按李朝宗侍卫所说的,二人发生过争执,那便要查查近段时间安敏郡主最可能和谁有利益冲突,发生矛盾。
楚清秋应下,转而问道,“殿下,您昨日去太师府进展如何?”
陈斯年摇摇头。
若张太师说的都是真的,那么于破案没有半点帮助。
“殿下,微臣知道不应如此说,但···微臣总觉得此事与张太师有关,而且···当年晋国使馆建造时,是张太师监的工。”
!
她怎么忘记这个了!
难不成···
真的是外公?
可按照刚刚的猜测,外公和安敏郡主并无利益冲突,这又是怎么一回事?
“不必顾虑,查下去。”陈斯年深吸一口气,为了永安王,为了陈国,为了陈晋两国刚刚缓和的关系,她别无选择,“一有线索,马上告诉我。”
“是。”楚清秋应下,见陈斯年现在心情不佳,便主动退了出去。
陈斯年不相信自己的猜测,是因为她觉得每个人都会珍惜自己的性命,李朝宗不会无缘无故让自己涉险。而她不相信楚清秋的猜测,是因为不愿意相信。
她不愿意相信,她最尊敬的外公,会做出有损陈国利益的事。
——
日子一晃而过,转眼间距陈王寿宴只有三天时间了。
这些日子里,楚清秋虽然顺着线索查到了些东西,但如果硬要把这些与张太师挂上钩,又未免太过牵强。
永安王为此来找过陈斯年两次,但都被她安抚下了,应该不会出什么乱子。
各国祝寿的使臣也在这几日陆陆续续的到全了,陈国京城里一下了热闹了许多。
——
“青翎,你去安排下,明天让人把父王的寿礼接回来。”陈斯年批完奏折,活动活动手腕。
“是。”
青翎刚出门口,就看到一名侍卫慌慌张张的跑了过来。
“什么事?如此慌张?”
“青翎姑娘,方才万圣寺来话,太子殿下准备的寿礼不见了!”
!
不见了!
“你可确定?”青翎厉声道。
若寿礼真的失踪,那可真是一等一的大事!
一来她们短时间内根本来不及再准备一份寿礼,二来此乃不祥之兆,若是被有心之人添油加醋的传播一番,陈斯年必定会受到牵连。
“千真万确,现在整个万圣寺快被我们的人翻遍了,还是不见寿礼的踪影。”
“知道了,加派人手搜查。”青翎见他如此说,马上镇定下来,明白这事不会有人撒谎,更没有人敢撒这个谎。
侍卫领命退下。
青翎三步并两步,紧忙回了书房,向陈斯年说明情况。
“何时丢的?”
“青翎没来得及问,但此时才来禀报,多半是昨晚丢的。”
“昨晚看守寿礼的人可问过了?”陈斯年虽然着急,但思路还算清晰。
“不知,青翎急着禀报,忘记问了。”青翎垂着头,为自己的粗心懊恼。
陈斯年拍拍她的肩膀,以示安慰,“跟我去一趟寺里。”
“殿下亲自去?”青翎吃惊,“如今距陛下寿诞只有三日了,殿下此时离京,怕是不妥。”
距陈王寿诞只有三日,此时京中出不得一点差错。
如今郊外的万圣寺已经遭了贼,难保京城中万无一失。如果陈斯年真的走了,京中出了事可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