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老板周楚材的任命书很快被颁发下来。
杨柯还特意去西洋照相馆照了一张相片,报总公司留档。
从四月初五日开始,杨柯正式成为周记商行的英文通事。
而与此同时,杨狗子等三人也没有闲着,他们也像杨柯一样各自找了一份工作。
其中杨狗子因为有些文化在一家酒楼做帐房,陈有钱跟着他当伙计。
刘富贵则是到了黄浦江边,当了一名搬运船货的河工。
杨狗子每个月能赚到二十个银元,陈有钱则是学徒,每月十个银元。
刘富贵所在的北栈码头是轮船招商局的产业,每月薪水十五银元。
这些钱虽然不是很多,但是按照SH华人区的物价,保证他们自己吃饱穿暖已经足够。
杨柯则是在整个四月份随着掌柜的周清出入公共租界和法租界。
据掌柜的和账房张仪化所说,从三月份开始,一直到四月份,公共租界仅面粉需求就达到了每月两万吨,而法租界则是达到了五万吨。
这还仅仅是账面上的数字。
民间有传闻说,洋人租界不仅在SH采购面粉,大米,而且还将采购范围扩展到JSZJAHJX等地,甚至HBSC都有洋人买办在活动。
按照常理,两个租界加起来拥有的洋人也不过二十几万,不可能在短短的一月时间里消耗这么多的面粉。
杨柯所能想到的也许就是欧洲或者其他地区的殖民地出现了饥荒。
但是他绞尽脑汁也没有回忆起这个时代关于大范围饥荒的消息。
另外,精通外语的他很快得到西洋人的信任,也从这些西洋人的口中得知了中日战争的最新发展局势。
在一次酒过三巡之后,他从一个法国人的口中获知,租界收购的面粉并不是供本地消耗,也不是运回欧洲本土或者殖民地,而是直接在黄浦江的租界码头上装船,然后运往辽东和朝鲜的日军占领区。
总而言之一句话,RB国内在这场赌国运的战争进入尾声的时候,已经基本上灯枯油尽。
国内的粮食供应已经断裂,经济面临崩溃,国民饿死无数,暴动不时发生。
如此看来,甲午战争的失败者更像是RB而不是中国。
然而此时,中国的商家却在一片懵懂中,有意无意的在贪婪的西洋人劝诱下将白花花的大米白面资敌。
杨柯看清楚这个情势之后,简直是出离了愤怒。
他明白就在这一年,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将会签订,中国将会向RB赔偿军费两亿三千万两,割让台湾岛及澎湖列岛,并且允许RB的民间资本进入中国沿海及内地。
无论哪一条,都是造成数十年后RB全面侵华爆发时,中日两国差距那么大的根本原因。
想到这里,杨柯明白自己必须的做些什么。
回到院子里之后,他一言不发地将自己关在屋子里。
开始着手写一篇新闻稿,内容则是揭露RB外强中干的现状。
他准备用英文写稿,然后将稿子投到影响力较大的英租界《泰晤士报》上。
希望可以让满清朝廷和李鸿章明白,RB人叫嚣着扩大战争不过是在虚张声势而已,也许只需要将战争再拖个小半年,RB的战舰就会没有燃油,他们的陆军就会成片饿死。
同时杨柯在文章的最后向所有民族企业呼吁,向RB进行农产品的禁运。
并且请求英国,法国,美国等西方列强不要纵容RB的吞并东亚的最终野心,因为这样做的话,对于他们没有好处只有坏处。
四月二十日,一篇署名杨柯,题为《真相》的五千字英文长稿在泰晤士报的第二版面登印。
然而,当杨柯买到当天报纸的时候,却完全高兴不起来。
因为就在同一张报纸的正版面上,大篇幅的登载了中日双方于四月十七日在RB马关签订《马关新约》的重磅消息。
杨柯仔细的看了一遍报纸的内容,发现与历史上的别无二致。
只不过还没有发生三国干涉还辽的事件,所以条约上依然写着割让辽东半岛给RB马关条约》的签订在国内引起轩然大波。
杨柯原以为自己的努力就要就此变成泡影。
但是没想到在接下来的五月份,六月份,他撰写的那篇文章被翻译成中文之后,迅速的传播开来。江浙等地的士子,文人,资本家,开明士绅分分传抄,大街小巷议论纷纷,影响力甚至远播SC云贵等地。
而更令杨柯没有想到的是,这一片微不足道的文章竟然还最终被放在了紫禁城光绪皇帝的案前。
而同时到达的还有康有为,梁启超率领十八省举人联名呈上的《上今上皇帝书》,康梁二人在奏疏中提出“据和,迁都,练兵,变法”的呼吁,与杨柯文章中提到的“真相”产生化学反应之后,在中国朝野掀起一片撕毁条约,继续战争的声潮。
这样的声潮传到国外,将RB几家报刊所谓的“辟谣”声完全压了下去。
大江南北的乡绅,官吏主动要求自练乡勇,送往辽东,SD前线。
各大府城也开始募捐军费,以供朝廷购置军舰,军械,与RB一决雌雄。
而与此同时,意识到问题严重性的俄国,法国,德国等三国开始向RB政府提出照会,要求RB政府归还辽东半岛给中国。
而清朝政府也借着国内国外的声势,开始向辽东地区集结兵力,似乎准备随时再起战端。
再这样的情况下,RB政府最终做出让步,将辽东半岛无条件的返还中国,同时将赔款两亿两白银减少为一亿五千万两,但是割让台湾和澎湖列岛不可更改,允许RB资本进入中国的条款维持不变。
这一条件自然仍然得不到中国民众的认可,但是此时,干涉还辽的三国列强已经心满意足的表示中立。
RB联合舰队和陆军也在朝鲜和渤海开始以武力相威胁。
卑躬屈膝的清朝政府不敢再启战端,只好答应RB的条件。
这场贯穿整个1895年的闹剧最终在七月份的时候最终落下帷幕。
历史上的《马关条约》还是签订了,依旧是丧权辱国,宝岛台湾和澎湖列岛被割让给RB中国需要赔偿一笔相当于RB数年财政收入的款项给他们。
这对于中国的经济,社会是很严重的损伤。
为此,满清政府开始向列强银行借款,以海关税收作为抵押,分几十年还清。
而西方列强也借此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并由此开始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当一切尘埃落定的时候,生活照样回到了正常的轨道。
不过风波留下的影响却越来越明显。
最主要的一个就是被杨柯所写的文章激起来的民族主义。
虽然人们甚至已经忘记了这篇文章的作者,但是在文章的刺激下,整个SH掀起了一股抵制日货的风潮。
这对正准备进入中国市场的RB资本形成了一股相对而行的逆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