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州城的汉阴镇驻军五十万,本欲攻商州城,但被铁鱼骚扰,浮桥老被破坏,又怕被北风营进攻,只好隔河防守。当听到汉州城兵攻康州城时,分出三十万大军支援,刚走到一半,就听说康州城驻守岔河镇、白杨镇的大军覆没,只好撤军,以待三王子新的指令。在等待时,又听说康州城失守,汉州城兵已向北进攻,只好固守汉阴镇,想打个以逸待劳,同时向铜城求援,争取将西犯之敌击溃在城下。隔着河,我打不到你,现在你到门口了,不正合我意吗?所以当张峰的二十万大军在营外驻扎时,汉阴镇兵没主动出击,而时等从铜州城的二十万大军来会合围歼。
夏天的天黑得晚,人睡得晚。但子时过后,人都会眯会眼。也就在丑时,在汉阴镇的汉水河面上又浮起了二十个巨大的黑鱼,二百多艘在船、小船都出现了,一座浮桥在眨眼间就架成了,蚂蚁一样的士兵闷声从河对岸冲了过来。当巡逻人员发出警报后,北风营的兵已在岸上扎住了脚,在战船的支援下,不断扩大阵地。北风营兵过河的速度很快,上岸的兵在凑够五千多时就开始向前攻击。第二座浮桥也很快搭成,北风营兵过河的速度更快了。驻守河岸的五万兵的大营同时有十几处起火,兵营乱了。溃败成了必然的。当天亮时,北风营全部过河,向百里外的汉阴镇进军。随后,东风营的周玉龙也出现了,迅速过河,过河后就朝汉阴镇赶。
未时三刻,张峰命西风营攻城,二百架投石车开始向汉阴镇南城头砸石。三大风营分在两翼防守。汉阴镇兵也是有脾气的,五十万兵被人压着打,象话吗?从东、南、西三个城门各出兵十万迎敌。西风营顶住从南城门出来的兵,狂风营、飓风营迎战西城门出来的兵,暴风营迎战从东城门出来的兵。两军对接,就显出了骑兵对步兵的巨大优势。步兵还没走到跟前就被射倒一片,当飓风营的重骑兵冲起来后,撞得对方人仰马翻,象一台巨大的铁棒直直地滚过去,没有一个人能站起来,狂风营在一侧象风一样跑过,射一轮射后又转个圈回来再射一圈。西城门出来的兵还没咬到敌人,自己的牙就被磕掉了一大半。东城门出来的兵还惨,因为他们面对的骑兵更多,两个冲锋下来,倒下一半。到是南城门出来的兵还打的有模有样,还坚持着正常阵形。
汉阴镇城内的兵一看情况不对,又派出十万兵从南城门出,分头向两翼杀去。汉阴镇城内的兵刚跑到战场上,北风营出现了,没有任何停留就投入到战场中。汉阴镇城内还有十万兵,也准备出城迎敌。东风营又出现了,也投入到战场中。汉阴镇兵有四十万兵投入到战场中里来,可张峰的兵力有四十四万多,汉阴镇兵先出城的三十万兵被三大风营先杀了七八万,兵力不够了。三大风营的先天优势又打怕了汉阴镇兵,有人开始撤退。张峰的六大风营围着打,追着打,一直打到城下才收兵。汉阴镇兵四十万兵阵亡十五万多,投降二十万,还有四万多退回城内。此时天已快黑。张峰命西风营押俘虏后撤到大营看守,命北风营、东风营在休息一刻钟后攻打汉阴镇南城、东城,砸石、堆土,半个时辰后,斜坡堆上了城头。城内的兵早已惊惶失措,火光四起,没有抵抗到半个时辰就投降了。十四万多兵阵亡四万多,投降十万多。戌时,张峰率三大风营入城。
第二天,走到离汉阴镇还有百里的铜城兵接到兵败消息后立即后撤回铜州城。西风营对俘虏进行处理,得兵二十万,其他的都发盘算回家。新得的兵每天提供好的食物,但不发兵器,集中在大营里训练。
休整二天后,张峰率三大风营和北风营、东风营进军铜城。一路平坦,十日后兵临铜城城下。第二天开始攻城。铜城现在有三十万兵。张峰的五大营也不过有三十多万,但张峰没有犹豫,攻城。这次铜城的兵根本不敢出城,他们早被战无不胜的大荆朝兵吓坏了。当土坡堆到城头时,城内又是四处起火,火势冲天。城外有敌兵猛烈的攻击,城内又动荡不安,让谁守城也会发怵。二个时辰后,铜城兵在损了八万多后开始退却,投降。又过了一个多时辰,张峰进了城。此战杀敌十万多,俘虏十五万多,逃散四万多。东风营与三大风营驻守,北风营兵分三路分西、北、南清洗各镇。
在历经一个多月的闪电般战斗结束后,张峰又得两州之地,汉州军在对俘虏处理后得新兵二十万,商州军得新兵三十万。康州城和铜州城面积与商州城差不多,但两州人中要少点,每州有二百五十多万人。
在打下两州之地后,张峰没有继续进攻,而是停下来消化。此时的商中军营也过河进驻铜城。张峰把原在商州城和汉州城的兵全带到铜州城和康州城。在减去战争中阵亡和重伤的士兵外,张峰现在兵力将近一百一十多万。他重新将兵力进行调配:将军队分南、北两大军团,南方军团以汉州城兵为主,北两大军团以商州城兵为主;南方军团驻康州城,钟明秀兼城主,张道荣的中军营兵力十万,朱能的南风营兵力二十万,张道贤的西风营兵力二十万;北方军团杜如玄兼城主,沈文茂管军务兼掌中军营兵力十万,许启成的西风营兵力二十万,周玉龙的东风营兵力二十万;暴风营兵力六万,狂风营、飓风营兵力各二万。秦英才的十万新兵驻守汉州城,蒋云龙的五千水军驻守主瓶关,一万五千兵驻守玉带城,一万兵驻守石滩镇。
此战可是张峰把全部家当拿出来了,他就是要打个快速战,让三王子还不过来神。当他将东风营、北风营调走时,六王爷调安州城的三十万兵经玉瓶关进入商州城,全面接管商州城。在水军的支援下,二王子一时半会还对商州城造不成大的威胁,可以平稳接管。
张峰敢如此打主要有六大原因:一,三王子这几年兵力消耗多,境内百姓怨气大;二、在水军的攻击下,三王子的水军废了,只能被动挨打;三,在大战前,张峰已命张道纯在主要作战城镇派出内应,关键时放火挠乱;四,有铁鱼在,可发动突袭;五,若集中兵力吃掉三王子现在的一百多万兵后,其他各州兵力超过五十万的没有几个,一般在二、三十万之间,对于五十万以下的兵团来攻,几大营均可一战;六,通过扩张刺激草原人和大鲁朝加快攻击,因为肉已被别人吃了,再不吃,汤都没了。但他的策略也有很大的风险:如在任何一场战斗中失败或伤亡过重;在获胜后被反攻,守不住,损失大了;草原人和大鲁朝抽身走了等。他这是只能进没有退的打法。之于他怎么劝动六王爷的,他只告诉六王爷:他准备走了,不能天天待在这永无止境的战场上。若成攻,利在六王爷,若失败,六王爷已得汉、商两州,赚了,可以交差了。所以他把自己的兵马全带了出来,已得的三州之地就交给六王爷,之于他能否守住,他管不了,因为六王爷背后还有大荆朝,他们会管的。张峰现在就是一门心思打仗。
很快,在六王爷调十万陵州兵守安州城时,张峰调秦英才的十万新兵入康州城,与中军营共守康城。
康州城正西为建州城,西南为元州城;铜州城北隔黄江与二王子的运州城相望,西北接渭州城,正西接蓝州城。东风营在水军的帮助下以防渭州城和运州城为主;北风营以防蓝州城为主;西风营以防建州城为主;南风营以防元州城为主。因张峰的攻击速率太快,三五子还没来得急调整,其东部各州的兵力由于多年被抽走去打商、汉二州,现有兵力并不多。所以三王子令东部几州以防守为主,紧急从西部调兵增援。这都还得一个过程。
但是草原人和大鲁朝真得眼红了。特别是大鲁朝急调五十万兵增援。六王爷当派人传话,若大鲁朝进攻二王子,大荆朝可提供水军援助,否则以后不再支援大鲁朝,并且对大鲁朝所占之地不要一寸,只需要大鲁朝给一定的经济补偿。大鲁朝也不笨,立即与草原人达成协议,草原人从北与大鲁朝夹击二王子,成功后可得四州之地。这个协议对双方都有利,所以草原人也答应下来,分兵三十万从北攻击二王子,陈兵五十万牵制大王子。
三大朝与草原人又因张峰的骤然袭击而卷入了新一场大战中每天都有人死,每天都有城破。大梁朝为自己的内斗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没人张峰想到的是六王爷,他的老师没向大荆朝要一兵一粮,又在陵州城征兵十万,在安州城征兵二十万,在商州城征兵十万,在汉州城征兵二十万。陵、安两州新兵全在安州城的平安镇、兴隆镇、冷水镇、板岩镇训练;商州新兵在汉阳镇训练;汉州城兵在石滩镇训练。六王爷也拥兵一百多万。
在三王子急着排兵布阵之时,张峰这几年招纳的人才发挥出重大作用。在理政方面涌现的代表人物有:庞朝哥、杨顺辅、刘方才、商华等人;在军事方面表现突出的有:吕显奉、夏候勇、李越、王威虎等人。包括这些年选的人都在各自的领域上发挥着自己的光芒。他们年青,充满朝气,思维活跃,为张峰的二大兵团注入了强大的生机。理政的能迅速稳定新占领的土地,抚民心,剿匪患,促民生;从军的能充当中、高级军官,既能与大兵团配合,也能独挡一面。
在打下铜、康两州后,张峰又停了下来。消化一块新领土,抵御三王子的反扑,这二件大事都不好做。如何消化新领土,就由老丈人钟明秀去和杜如玄操心了。他专心与打仗。现在打仗也不在算计一兵一卒一村一寨了,而是打方向,或打东或打北或打南或打西。他手中的兵只有十万骑兵营,狂风营、飓风营、暴风营。哪情况不对,就把这把尖刀捅哪,捅完就走,后面的事不与自己相干。这三大风营可是吃钱的家伙,十万兵顶得上养三十万兵了,但它的价值也值三十万兵。还有一个吃钱的家伙就是水军。铁鱼有很不错的攻击效果,可是铁鱼容易生锈,一艘铁鱼使用一年都要回船厂重新修补、换件。幸好这两样都有张峰的背后支撑,不然早已有名无实了。有药园回收废金属,可减少对金属的采购,还有就是铁矿山的铁矿和铜州城的铜山,为庞大的金属消耗提供了坚强的后盾。
为了支援大鲁朝,也为了保障自身安全,张峰令蒋云龙在汉阳镇建立一个新的水军大营,驻水兵二万,二十艘铁鱼,二十艘战船,一百只小船。铁鱼分二组,轮流在黄江里游弋,伺机攻击二王子的战船和水营。但是也不能全打完了,不然大鲁朝是不会再给六王爷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