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雨,呜呜。。。。。。”
“怎么了,怎么了?你先别哭啊”电话里传来小勋的哭声。
第一次听到小勋的哭声,没有了往日里的自信,没有了往日里的强大气场,没有了往日里那严密的逻辑思维,只是弱弱的抽泣着。
“豆。。。豆。。。丢。。。了。。。”
这四个字说的缓慢而又沉重,小雨心里猛地震了一下,什么?豆豆丢了?
虽然豆豆不是在她家生活,但是小雨仿佛跟它有了很大的默契,小雨能明显感觉到豆豆也很喜欢她,总是冲着她摇头晃脑,豆豆可爱的画面在小雨面前时断时续,却已经忘了,勋在电话那头哭的多么伤心。
回过神来,小雨第一时间赶去了小勋家。果然,东西被她翻个底朝天,豆豆又不是玩具,它又不会自己藏起来,哪用的着把家都给翻个个啊。
不过当时的场景还是少说话为妙,小雨自己才和豆豆见过两面,就已经很难过了。而小勋都养了2年了。
“好啦好啦,别难过了,也许它只是跑出去玩了,很快就回来了,再或者,它去了一个更好的家庭,每天都有肉吃,每天都有玩具玩。”小雨安慰着说。
“那万一被狗贩子偷走了呢?”也对,现在狗贩子这么多,谁敢保证不是被用来吃呢。。。想起来小雨就毛骨悚然。
小勋妈妈走过来说,“小雨,你们平时关系比较好,你好好安慰一下小勋,豆豆丢了谁都难过,但是也不能这样太伤心了啊。”小雨点了点头,抱着小勋,仿佛小雨当时瞬间成长了好几岁,如一位大姐姐一样安慰着一个受伤的心灵。
几天过去了,豆豆果然没有回来,想到上周小勋给自己挂电话,跟她说豆豆想她了,让她过去,自己却犯懒了,没爱动弹,就没去,就在电话里听到豆豆叫了几声,早知道这样,说什么小雨也得去见豆豆最后一面。
小勋心情平复了很多,生活也恢复了平静,只是大家谁也没在她面前提起豆豆这个名字,哪怕是吃豆,都得小心翼翼的怕触碰到她受伤的心,她把自己伪装的很好,小雨知道这不是几天就能恢复的事情,但是她平静的让小雨害怕,只记得她说过,再也不想养狗了,这种伤太痛,一次就够了。
班里陆续转来了两名新同学,一名叫雨萌,很好听的名字吧,人也很不错,性格开朗,虽然长相一般,但是每天都是开心的笑着,她的笑很有代入感,让大家也不自觉的开心起来。
她的笑容很特殊,笑起来眼睛直接眯了一条缝隙,很是可爱,干净利落的短发显得很是干练,听说还是市里面转过来的,要在本校就读一年,在这参加高考。
她,很意外的和小勋做成了同桌,两个人关系特别好。雨萌很会照顾人,对小勋的照顾也算是无微不至,两个人下课总喜欢一起切磋着探讨学术上的问题,甚是激烈呢,看的小雨都有点羡慕。好在在小雨心里认为,自己的朋友是绝对有权利结交她们彼此的新朋友。
在雨萌的关心照顾下,小勋很快重豆豆的悲伤中走了出来,这也是小雨所希望看到的。
另一位新转来的同学是小娇儿,这名字起的够娇气哈,小雨也总这么开玩笑的说她,因为小娇是小雨的小妹儿,确切的说是亲表妹。年龄比自己小几个月,可气愤的是这家伙重来就没管自己叫过姐,每当一有什么事需要小雨帮忙了就会调皮的说,“谁让你是我姐呢?”
小雨也是醉了,无所谓啦,反正都是同学了,叫不叫姐又有什么关系呢。
她以前的小学直接分配到当地的中学,可谁想到这中学没到两年就黄了,估计是因为学生太少,教师的水平也有限,导致升学率低,所以政府索性把这个中学取消了吧。后来在好多亲戚朋友的帮助下,小娇儿顺利的转到小雨的中学,进入了同一个班级。姐妹俩平时也可以相互照应。
小娇儿来了以后很低调,平时也不怎么说话,就是一头闷闷的学习,有时候叫她出去,还卡卡的啊了一声,说,我还是看会书吧。就这样,小勋给她起个外号叫卡卡,当时她们俩的关系还是仅限于普通同学关系吧。
后续她们的二人世界小雨可就没再参与。(详见高中篇)有了小妹儿的到来,小雨是既高兴又压抑,原因当然很简单,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平时姐妹俩不在一个中学,成绩自然没办法比较,但是吗,现在在同一个屋檐下学习,每次月考啊,期中考试啊,期末考试啊,成绩、名次的比较形成了一个顺其自然的程序。
所以有时候看着她学习刻苦的样子,小雨的玩心也收回了不少。不过小雨的这个小妹,平时在家可不是这么闷的呢,每次周末去她家(小雨的姥姥家)俩人都很开心的畅谈着生活与学校的点点滴滴。
有一次过年,爱玩的姐妹俩俩为了逃避家长们的火眼,藏了一副扑克牌在枕头下面,准备一个小台灯在身旁,睡觉前彼此嘱咐着多喝水,为什么、只为了半夜起来上厕所,好有机会打开灯一起玩扑克。
当然,这时候大人们早就进入梦乡啦。计划就这么设计了一年接着一年,几年过去了竟然没有一次实施成功的。应该说是前半个计划成功,后半个计划失败,哈哈,为何这么说呢,小雨小娇儿俩人基本上半夜都能醒来去趟厕所,可是可但是,起来上完厕所基本都倒头大睡,没人愿意去起来玩什么扑克。
后来姐妹俩还为此总结反思,最后的结论是:两朵姐妹花都太懒了。。。。。。
小雨举双手赞成!
就这样,小雨和娇儿成了很复杂的关系,由亲情升华到同学情,最后直接融合成友情。
如果要细说她们俩的关系,连小雨自己也说不太清楚,有时候是小妹儿,有时候是同学,有时候是朋友,不过甭管是哪个角色,她们在彼此面前基本不伪装自己,开心、难过、愤怒、悲伤,表现的都是一个真实的自己。
有时候姐妹们在一起喝着咖啡、奶茶,一边聊天,聊着聊着就会聊到她们的复杂的关系上,谁也说不清,但是都知道,彼此一切感情都是建立在亲情的基础上,因为她们的性格相差太多,如果没有亲情这个词做牢固的基础,估计她们永远只能停留在同学情上面,甚至是两个基本不说话的同学,估计几年后都不能记得对方的那种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