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节力的凝重巧的灵动
钧和朸的较量是在上午的第二场。第一场次的比完投矛和射箭后,到木台那边的场地进行长矛和赤手搏击的比赛去了。于是,参加第二场比赛的人,就进入了投矛和射箭的场地。
先进行的是射箭。每两个作为对手的少年为一组,参加第二场比赛的二十四个少年被分成十二组,在距靶桩一百米的地方站成一排。
朸和钧进入自己比赛的位置。他们的身后是观看比赛的人们。由于钧是今天参加比赛的夏族少年中第一个出场的,而且他们几人的比赛没有重场次时间的,所以,夏族来塬的全部使团的人都到了场,站在钧的身后十几米远的地方,为他助威。朸家族的人和夏族使团的人们平行站着。再后面是塬的其他喜欢看射箭投矛的人,这些人自然成为朸的助威者。
参加上午的后面其它场次比赛的少年们则依序列队站在两侧,一面观看,一面等待自己的比赛。
朸先射。他巨大的身体如铁塔一般,竟然挡住了身后一部分人的视线,令他们不得不调整位置。
少年勇士的比赛可以开启他们的第二天赋异禀。朸的第二天赋异禀恰好是双臂神力。他的弓超级大,他的箭为了配弓,也是又粗又长。钧瞅着朸的弓,甚至怀疑自己能不能拉得开?其实,这也是看到朸的弓的人的共同想法。
朸搭箭开弓了。他拉得很轻松,那弓发出“吱扭扭”的声音,因为弓开得快,人们只听得一声“吱”,朸的弓已经拉满了。
“嘭”的一声松弦,紧接着箭的破风声,又几乎和松弦声相连的一声“嘭”,箭中靶了,即便是相隔百米,犹看到那箭尾羽在颤动。
朸继续射出第二支、第三支箭,正如人们预料的那样,箭箭中的,而且都是靶心。
钧上场了,他和朸互换了位置。可是,他们箭靶那边却出了问题。朸的箭射进靶子太深,竟然拔不出来了。由于怕误射着人,所有比赛者都在等待服务人员清理朸射进靶心的箭。
钧在射箭的位置上站着没动,他在心理上已经输掉了这场比赛,朸确实展示了他人高身大力量无比的实力。钧想:朸的投矛也应该和射箭一样有同等的实力吧?侥幸,投掷短矛和射箭的成绩合在一起,算作比赛的一项。那么,自己能否在后面的长矛及自由搏击两项上胜过他呢?
过了很长一段时间,钧和朸的靶子才处理完毕,比赛继续进行。
钧搭上了箭,开弓瞄准,“嗖”的一声,射了出去,远远看去,也是中了靶心。紧接着,他又射出了第二、第三箭,也是中了靶心。貌似他的成绩和朸的一样,但裁判会判朸获胜。因为,蓝眸族所有的比赛,都是和现实生活紧密结合的,朸在中靶的力度上高出钧何止一大截?从狩猎的角度看,朸更能重伤或射毙猎物。
相隔时间不长,少年们陆续完成了射箭比赛。他们在裁判带领下,向前走到距靶桩三十米的地方站住,依旧像刚才那样站成一排,他们手中的弓箭已经换成了短矛。
服务人员用两米多长的细藤条在每一个靶桩底部拴一活物。等猎物拿来,少年们不禁或重或轻“吁”了一口气,和前面的比赛比,这次换了猎物,由山穴羚改为蹦蹦兔,增加了一些难度。山穴羚较蹦蹦兔体型要大一些,虽然动作很灵敏,但好奇心很强,偶尔站立不动四下打量。蹦蹦兔不仅体型小,胆子也小,受到惊吓,则没有方向地四下窜跳,偶尔来个原地蹦蹦。
短矛可以投掷三次,如果一次中的,则后面的不用再投了。投中目标的次数越少,成绩越高。同次投中的,则按目标受伤程度计成绩,毙命高于重伤高于轻伤。比如:一掷毙命高于一掷重伤;二掷重伤高于二掷轻伤,等等。
投掷短矛是一项非常好看的项目,很多人来看射箭和投掷短矛,主要是为了看短矛的比赛。这个项目不仅刺激,富有动感,而且极具笑点,因为很多人由于相邻目标上蹿下跳时而贴近,误中别人的目标。每逢此时,便引来观望众者的起哄和开心大笑。
朸和钧的比赛这次由钧先开始。钧立定,后倾引臂,奋力一掷,被蹦蹦兔躲过,没有中的。等所有少年第一次投掷完毕,没有投中目标的跑去拾回短矛,准备第二投,被错射中目标的则要更换猎物。
钧长吁一口气,集中精力,凝目看向自己的蹦蹦兔,在它作势要蹦起时判断着落地的时间和位置,奋力投出手中的短矛。
其实,夏族的少年们是不用短矛的,他们的武器更多样化。因此,投掷短矛是他们实实在在的弱项,只是他们使用其它武器有类似的技术,不算是完全的一窍不通。但无论如何,比常年短矛在手的蓝眸族少年们要差上很多。但他们参加的是蓝眸族少年的比赛,所以规则得按人家的来。
钧的第二投又落空了。第三次,又没投中目标。他苦笑着摇摇头,退到后面。其实,三投不中目标有好几人。这么远的距离,又窜又跳的蹦蹦兔哪有那么好投中?
朸上场了,他没有因为钧的投空而得意自喜。其实,作为他自己,他更喜欢短矛,他甚至认为自己的短矛更强于弓箭,他就是为短矛而生,或者,短矛就是为他定身制作。他手握短矛,信心瞬间升起爆满。他看准目标,从后倾引臂到前伏出手,只是划出了一道虚影,远处那个属于他的目标的蹦蹦兔,在跳起后被短矛钉在了靶桩上,只蹬了两下腿,便毙命了。
钧在后面吃惊地张大了嘴。朸中不中目标他已经不在意了,他吃惊的是,朸的短矛没有弧度,是直线一般飞行刺中目标的。
朸和钧的这项比赛结束了,朸完胜。所有上午第二场次比赛的少年们也都结束了这项比赛,他们被服务人员带领着走向木台那边,进行后面项目的比赛。按照规程,第二项是长矛对拼。朸和钧的比赛被安排在木台上的一个场地。
木台上下的十二个赛场周围可谓人山人海,人们把最前面的位置让给了参加冠礼的少年们,尤其是参加过前两轮比赛的人。而这些少年们更是卯足了劲地吆喝欢呼,为各场地内比赛的人呐喊助威。
钧知道自己不能再输了,朸前面一项比赛显示出的实力让他慎重再三。不过,钧认为,射箭和投短矛在实力表现上相对死板一些,而后面的两项比赛则要灵活得多,这恰是朸的短板,自己未必赢不下比赛,他甚至还有些小自信。
朸和钧上场了,不出所料,朸的长矛也比平常人用的制式长矛长出许多。所谓“一寸长一寸强”,不知朸能否利用其优势再下一城。
裁判口令一出,钧按既定战术先动了,朸在向前冲,而他则是后退几步,然后向侧方向迅速移动。岂料,朸凭借力量采取了极其蛮横的打法,刚觉得长矛能够及得着对手,便风卷狂飙地来了一记“横扫千军”,双手握着长矛就是一个180度齐腰轮扫。
钧双眼精光突显,身体一个后桥弯腰,堪堪避过朸的横扫,长矛带起的风,使钧的衣襟都掀动起来。钧借势后翻,站立起来,身体未稳,朸又赶上前来,携风带雨地来了一记“力劈华山”。
钧做了一个任谁都想不到的动作。
一般人都会选择格挡,或者避闪,技艺高超的甚至趁机反攻。钧却是略一错身,用自己的长矛杆狠狠砸向朸的长矛前部。朸势大力沉,长矛自上而下直劈下来,力量和速度可想而知。钧和朸比力,差的很大,若单论动作之快,有过之而不及。在朸的长矛将及头顶,他略略避闪的同时,抡矛砸中朸的长矛前部,借力加快躲闪的速度的同时,使朸猛力抡下的长矛的速度叠加了。于是,只听“嘭”的一声,朸的矛尖巧不巧地击中木台板的缝隙间,朸本身力大,加上钧奋力一击的合力,朸的长矛头即刻穿透木台,嵌进夹缝里去了。大好时机怎能放过?钧挺矛前冲,直取向朸。朸尽全力的一劈,加上钧奋力一击,双力的叠加在瞬间产生巨大的震动,朸的双臂顷刻被震麻,几乎松手。但朸还是努力拔了一下自己的长矛,没有成功,面对一息而至的钧,只好弃矛后撤了。
后面的结果可想而知,失去了长矛的朸只能认输了。
一切发生的太快,别的赛场激战正酣,朸和钧的比赛结束了,周围观战者甚至来不及呐喊助威。他们因此提前许多时间进入第三项的较量。还是这个场地,还是原来的裁判。
朸和钧的第三项比赛很快就开始了。由于刚才长矛的比赛时间很短就结束了,几乎没有什么消耗,所以他们现在体力充沛。
朸对于上一场的失利多多少少有些恼火,他认为自己在三项比赛里都应该取得胜利,而且每一项都是以绝对优势的那种。因此,现在他依然自信满满。
钧也同样的自信。他看过朸的之前的比赛,感觉朸力有余而灵不足,甚至有点笨拙。对于第三项自由搏击的比赛,他已在内心制定好战术。
随着裁判的哨响,比赛正式开始。
由于自由搏击的观赏度远高于长矛,更多的人围拢到他们的赛场周围。人们聚拢的另一个原因是:对垒的双方,一个是所有参赛者身材最为高大的朸,而另一个根本不是蓝眸族人。一般蓝眸族人,还真看不出钧是夏族少年。
朸动了。他甚至准备动作都没有,直接踏步向钧逼去。
钧也动了,按照既定战术,灵巧地移动着步伐。他左右游动,时而探步作势佯攻,时而腾挪寻找战机。
毫无疑问,钧的战术就是以灵制拙。对于身高体大的朸,近身肯定是不利的。他臂长不足,所以频频使腿。
朸的弱处显现出来了。他灵敏度差,基本不会使腿,空有一身好力气,在场上被钧引得团团转。渐渐地,朸的脾气上来了。
就在此时,木台下面的一个场地周围,陡然发出震天般喝彩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