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家,对于二大爷回来这件事儿,自然又是一番讨论,尤其是姜文静,连连说自己猜测的对,二大爷果然是装死的。但是为什么要装死,小丫头猜不出来,问二哥,姜文虎也笑着摇摇头。
姜杏林又是对着二儿子沉思了好半天,这是自己的儿子,但是却跟自己的儿子越来越不像了,他本来还想问问柳富康的事情,毕竟他是跟虎子一起进村的,但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罢了,罢了,还是不要问的好,孩子大了,有自己的主意,随他去吧。
姜文龙对二大爷回来这件事儿并不怎么上心,他关心的是另一件事儿,一直等着老爹说呢,但是左等右等都不见老爹开口,他只好自己开口问了:“爹,杜鹃他爹咋说的?”说完,用期待的眼神看着老爹,似乎老爹的一句话就是决定他终身幸福的时刻。
对啊,杜鹃他爹是咋说的?该不会答应了吧?一提这事儿,姜文虎的心也悬了起来,赶紧竖起耳朵听着。
“这事儿没戏,你花婶儿去问了,人家压根就没说彩礼,就说杜鹃还小,不着急许婆家。”
“都十八了,不小了啊!”姜文龙一听就急了,赶紧问着。
“我说大龙啊,你什么时候能动动脑子啊,这李罗锅是压根就没看上咱家啊,怕两家人以后见了面儿不好意思,这才找这么个说辞,大龙,你就死了这条心吧,赶明儿我再让你花婶儿给你张罗张罗!”姜杏林说完,又拿出烟袋锅子开始抽了起来,这事儿没成,他心里并不难受,按理说大龙确实也配不上杜鹃那闺女,只不过自己当时心里一动,有枣没枣的打一杆子再说,现在被人回了,也倒是让大龙死了这份心。
姜文龙听了父亲的话,当场就像霜打的茄子一般蔫了下去,过了好半天,才闷不声响的扛起锄头下了地。
而姜文虎的心,却莫名的欢快起来!
二大爷的茅草屋里,柳家人稀稀拉拉的来了一小半,他们心里都明白今天这一去肯定不是什么好事儿了,二大爷这一“死”,可以说每个人的内心世界都毫不保留的展现在了二大爷的眼前,出于面子的考虑,很多人都推辞着说家里有事儿而没有参加这个由柳富康召集的家族会议。
“仁义,就这些人吗?”柳富康坐在院子正中的长凳子上,嘴上叼着旱烟,波澜不惊的看着那些脸上极不自然的柳家人。
“二哥,他们都在地里忙,这个季节,麦蒿疯长,一个不下心就荒了地……”柳仁义讪讪的说着,要不是被柳富康当场点名,他肯定也找个借口跑了。
“也好,也好!”柳富康点点头,灭了旱烟,然后从大衣口袋里掏出一个布包!
“仁义啊,这些天,麻烦大家伙了,这里有点儿钱,不多,是我的一点儿心意,你拿去给大家分分!”柳富康把布包递给柳仁义。
大家一下子愣住了,那阵势,就算是地上掉根针都能听见响动。
“仁义,愣着干嘛啊,拿着,都是一家子!”见柳仁义像个木头人一样的僵在了哪里,柳富康又开口了.。
“二哥,你,你这是……”柳仁义感觉自己头皮一阵一阵的发麻,那个布包,像个烫手的山芋一般,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
“仁义,你还记得,三十年前,我从朝鲜回来的时候,我也给大家伙分过一次钱,那是我的安家费,我一个人,没什么好安家的,所以钱都分给了大家伙儿,钱不多,真的对不住大家伙儿,这次的钱呢,是我厚着脸皮去上头要的,给大家分了,我也就安心了!”柳富康说完,低头在地上磕着烟袋锅子。
柳仁义这才把布包拿过去,打开来,点了点,有两千多块钱,今天来了的柳家人总共有十几户,柳仁义的脑袋瓜子一把拉,顿时算出来每家可以分到一百七十块钱。
分钱的时候气氛有些活跃,大家脸上不自然的表情都纷纷褪了去,拿到钱的都喜气洋洋的,全然忘记了前几天的事情。
“好了,大家伙儿钱都拿了,就都回去吧,你二哥我无能,这恐怕是最后一次给大家分钱了!”见大家每人手上都拿了钱,柳富康拍拍身上的灰尘,站了起来。
大家又都愣住了,觉得这事儿实在是太蹊跷,但是谁也不敢开口多问。
柳富康为什么要装死?那天晚上他去了哪里?这些钱,又是哪里来的?这些问题在每个人的心头转悠着,想问,不敢问,不问,有期待着别人来问,所以大家都站着,没有马上要走的意思。
“二哥,您看您说的,其实吧,按理说,我们不该拿您的钱的…….”局面比较尴尬,柳仁义终于觉得脸上挂不住了,就开口说了几句。
“该拿!”没等柳仁义说完,柳富康就开了口,生生的把他后面要说的话给逼着咽了回去。
“好了,都回去吧,该干嘛干嘛去吧!”柳富康对着大家摆摆手,然后一个人进了屋。
大家不知道柳富康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在院子里傻站了一会之后也都相继散了。
柳富康回来带了一大笔钱,还给柳家人分了这事儿就像是长了翅膀一样,迅速的在桃源村的每家每户里传播开来,无论男女老少,都琢磨不透这个老家伙到底在搞什么名堂,这话传到四奶奶那里去,老太太咬了一口煎饼,说了句:“这个二子,想的倒还挺周全!”
这一夜,桃源村很多人家都没睡好,有些人是因为得了钱开心的睡不着,这里面自然包括那些分到钱的柳家人,也有的人,是因为这事儿怪的离谱而睡不着,这,自然是柳仁义,当了十几年的村长,他这点儿敏感性还是有的。但是,同样睡不着的还有姜文虎,他是因为二大爷说的让他当村长的事情,这事儿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却足以让他辗转反侧了。
同样睡不着的,还有柳富康,这一夜,他在自家堂屋里摆了个香炉,上了三炷香,跟祖宗们念叨了一整夜。
第二天一早,大家还在吃早饭的时候,一辆吉普车开进了村子。
四奶奶望着吉普车身后刮起的一阵灰尘,自言自语的说着:“这是要变天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