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儿姑娘因为是万夫人捡来的孩子,所以在婚事上就没有什么人替她操着心了,何况能好好活着就已经是一种福气了,她哪里还想到要嫁给什么样的人呢,再加上万夫人又病了,就更没有什么人替她想这些事情了,说起来她也是被耽误了,都已过了双十年华,想要找个靠谱的人家是有点困难了,年纪有些大了么,又是个孤儿没父没母的就更困难了。
1949年秋,已经14岁的万念慈和已经24岁的燕儿两人跪在床榻上,万念慈给她母亲细声细气地念着毛主席语录,燕儿还在兴致勃勃的说着刚刚解放后的新中国,她说外面的天已经亮了,姨妈该起来看看了。是的,燕儿叫万夫人姨妈,权当作是她亲戚家抱来的孩子,也算做半个女儿养着。
赤脚医生来看了好几回,出门之后只对万先生说如果这个冬天过去了,那问题就不大,如果冬天过不去,那就没有春天了。这些话被万念慈偷偷听到了,她只做不知,还是每天兴冲冲地给万夫人念些个小人故事书。那些页面泛黄残破不堪的小书是她们记忆里永远散不去的美好。
这个冬天格外的冷,14岁的孩子订了一户人家,这是万夫人生前为她做的最后一件事。对方比她大一岁是家里第二个孩子,已经答应给万家做上门女婿。虽然名声不好听,要被人家背后笑话,但家里养不起那么多孩子,父母狠狠心还是把孩子送给了万家,只等着第二年就结婚。那时人们结婚都挺早,万先生也才四十来岁就有个二十多岁的大女儿,还当了外祖父。
万绡红听到万夫人死讯的时候正怀着第二个孩子,四眼的人是不能到葬礼上的,家里公婆是狠命的不让她来,只那个姓苏的女婿来了一趟,略略坐坐,安慰一下万先生,又看了看万念慈,几人是话不投机半句多,这人又惯不会说话,双方都沉默着,苏女婿便意思意思就走人了。当然这少不了被人背后骂个半死,可是又有什么关系呢,两家离得远,又不是正经岳母,浑人一个不怕烫。
万念慈呆坐了一天一夜,滴水未进把燕儿吓得要命,俩人都等着万绡红来见见,姐妹之间也好说个话相互安慰一番,可惜直到万夫人下葬都没有见人来。人都葬了万绡红还是没能出得了家门,按理来说这下已经没什么讲究了,只要不跑万夫人跟前其实是没有多大事的,苏家那对公婆把着经济大权,甩出两块钱给了儿子出门,算做丧仪。呵呵,那钱还是万绡红的口袋里抠出来的呢。
用现在的话来说叫做,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走下去,万绡红用她的实际行动来证明了这一点,至此之后她与万家就断了来往很多年。
万念慈在这之后便真真正正的成了这个家里里里外外在一把抓的大人了,万先生管着外面的铺子。动荡的日子过去了,虽然辛苦好在人们开始有了新的希望。
按理来说家里亲人过世要么在百日内成婚,要么就要三年过后才能成亲,但因为是万夫人生前的愿望,隔年秋天万念慈便结了婚,因着要守规矩,所以当时二人虽然已经成亲,但到底没有住到一起,这便好似我们现在流行的同居,两人在一个屋檐底下待着就算是培养感情了。
万夫人看上的这位小少年话虽然不多,做事倒是很勤劳,婚后就跟在万先生身后往铺子里忙活,有些场面上的活计,在外面的人际应酬总是要有个男人才能成事,比如喝酒划拳这事。
这位小少年原本姓席,后改姓了万,随念慈。倒插门这事不能说很光荣,但因着万家在当地也算是一富户,所以人们心里总是吃不着葡萄便说葡萄酸,好在这位席嫁轩,哦,后来叫万嫁奸先生并不在意,穷人家的孩子能吃上肉都是一种愿望,这比他之前的日子实在是好了太多。
婚后两人结伴前往婆家看望先生年幼的弟妹和年老的父母,念慈心软看了那一屋子乌漆抹黑的景,又偷偷给公婆一点零钱算是她的心意,后来这事被嫁轩先生知道了,心里又是感激又是敬重,自然爱意也便深了。
我们现在的人都以为那时候人们结婚就是红盖头一盖两眼一瞎便嫁了,好坏凭运气就当人们便不知道爱为何物,然而那时候的爱情才算是同甘共苦,真正让人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