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张天师
远远看去,两人身着青玄道袍,一人手持灰色拂尘,一人背负长剑,面如珠玉剑眉星目,仙气氤氲,气息飘逸,显然是得道的真流。
王昭心想,这两人就算不是上界仙府的真传,也必定是下界高人的弟子。
人刚到,一个身着杏黄道袍的中年道长,带着十多位修炼有成仙者从天师府的营帐走了出来,迎向了这两位道士。
竟然能令张天师亲自出账迎接,那这两个道士的出身肯定不同寻常!
“小道清风(明月)见过张天师及诸位师兄!”
“前日路过五庄观,二位贤侄外出游历无缘得见,没想到镇元大仙竟然会派你二人前来助阵,当真是你我之缘分,快快请进。”
清风明月?五庄观?没想到竟然是镇元子的徒弟。
王昭记得清风明月是镇元子最小的真传弟子,说是最小,可两人都在千岁之上,论起道法,只怕是上界的仙神也不见得能比得上他两。
镇元子和三清平辈相称,道门大多数仙神都是他的后辈,但他这个人随性逍遥又不拘于礼教,天庭大多数仙长在镇元子面前都是以“弟”自称。
“清风明月明月本无价,近山遥水皆有情,没想到一别数月,清风明月的道行又精进了许多,多半是镇元子又有所体悟。”
王昭就疑问道:“清风明月境界突破了,也应该是他们自己苦修的结果,和镇元子也没有太大的关系吧?”
“修为到了一定的境界,破境就是破妄,想要破妄,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小僧上次去五庄观,清风明月距离混元有情的境界还差很远,若不是得人指点迷津,很难在这么短的时间里破妄,除了镇元子本人,谁敢妄自指点他的弟子?”
金蝉子说完,稍稍停顿了一下,别有所指地说道:“上一次小僧曾托他指点施主一番,不过看施主现在这般境界,显然没有听进去。”
“啊?晚辈愧对大师厚爱了,那五庄观我压根没有进去。”
“哦?这是为何?按照施主的个性,路过五庄观,肯定会去看看热闹的,怎么会过而不入?”
“我也不知道当时为什么会不进去,走到门口忽然就不想进去了,也许是晚辈没有这个福分,辜负了大师的厚爱。”
路过五庄观的之时,恰好是王昭道心最为波动的时候,那段时间他内心很迷茫,遇事也很踌躇,再加上与生俱来的一点小自尊,就没有走进五庄观的山门。
若他知道金蝉子留有机缘,那他怎么也不会错过。
得镇元子亲自指点迷津,绝对胜过研读道藏百年,一言破妄也是极为可能的。
金蝉子若有所思的笑了笑,缓缓地说道:“兴许是小僧想岔了,或许施主的道与旁人的不同,也无需别人来指点,如此跳脱,也是极好的。”
小丫头听两人说了半天,早就不耐烦了,看到王昭还想继续说下去,立马张口喊道:“你们两个别道呀道的,人家都烦死了,梧桐饿了!”
梧桐一开口,金蝉子自然就不在和王昭多言,但王昭心里却动起了小心思。
太白金星照顾他是因为和袁守城有交情,还欠袁守城一个人情,而他作为袁守城名义上的弟子,太白金星照拂他也说得通。
但金蝉子为何也对自己这般照顾?
虽然金蝉子说他和袁守城有过一面之缘,但王昭不认为袁守城的余荫会有这么大,拜托镇元子指点自己,这可不是一般的人情。
跟何况若是从人情上来论,他还欠金蝉子一个人情,若没有目的,金蝉子怎么会对他这般照顾?
王昭是一个在二十一世纪摸爬滚打过的公务员,深知这个世界没有无缘无故的好与坏,一个偶然相遇的人没有理由对你如此的照顾。
除非他是别有用心。
可修为境界到了金蝉子这个地步,早就死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了,犯的着来利用他一个小小的太乙天仙吗?
王昭深知袁守城并不是看中他的资质,而是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天演神术上,指望他利用天演神术将修为战力磨砺到一个恐怖的境界,给灵山制造一道劫难。
自从太白金星说他一出长安,袁守城就兵解轮回之后,他便明白自己的气机被袁守城屏蔽了,也想通了很多事情。
以袁守城的道行,想来也没有人能破得了这三百年的气机屏蔽,他还在金蝉子面前用过天演神术,而金蝉子并没有任何诧异之色,可见金蝉子并不知道天演神术的存在。
如今他又得知金蝉子竟然在五庄观给自己留下机缘,王昭心中有感激,但怀疑之意越来越重。
王昭不知道金蝉子在谋算些什么,可若是金蝉子算计自己,自己能躲得过去吗?
即便是心有忐忑,可王昭还是在心底暗暗的告诫自己:就算成不了真仙,也决不能沦为别人的棋子!
……
……
梧桐完全是孩子心态,天性喜欢看热闹,也爱惹事,这几天没少和山脚下的修仙者发生冲突,不过有金蝉子在,不用出手,一番说道之后也没有酿成大的麻烦。
这些修士修习道法多年,虽说没有达到唾面自干的境界,但也不会和一个孩子多说是非的,所以梧桐便觉得没趣,一直嚷嚷着要进山打架。
这几天前前后后来了不少修仙者,但是能让张天师出帐相迎的却再也没有。
并不是说后来的就一定不如清风明月,甚至有几个人就连金蝉子都开口称赞,只是他们还没有让张天师亲自迎接的资格。
张天师看上去就像一个和蔼可亲的道长,但他乃是天师道的始祖,又是天师府府尊,在道门正统中享有极高的地位,下界的修仙者,多数是他的后辈。
王昭也问过金蝉子这张天师的境界,可金蝉子说他没有和张天师论道,看不出其道法境界,不过金蝉子对张天师的评价很高。
张天师出生时满室异香,整月不散,黄云罩顶,紫气弥院,自幼聪慧过人,七岁便读通《道德经》,入学数年,天文地理、河洛谶纬之书无不通晓。
后来有感于学儒不能长生,于是弃儒修道,世寿一百二十三岁,与苍溪云台山白日飞升,得入真流。
听了金蝉子的一番话,王昭才明白,这个看起来不起眼的道长,竟然得太上老君“授以三天正法,命为天师”,可见其道行之深。
等了几天,天师府的营帐就传出敕令:明日点将,午时攻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