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盛元年,天盛,是亓朝的年号,其间还有三个年号,它们分别是:天康,天乾,天齐。秦丞相家家的夫人生下一位千金,那时秦相尚在皇宫与当今天子薛士平讨论国家政务。
这秦华云已是而立之年,秦家的世族为薛家的开国立下了汗马功劳。秦华云的父亲秦大将军为了取得薛家的天下用尽了毕生的心力在征服南蛮之地的时候,不幸中了敌人的奸计,中了当地的雾毒,带去的士兵都溃败,待秦将军归来时,毒已入骨此时秦华云已成年,他誓要给父亲报仇,苦学兵书,破南蛮毒障之法,终于打败南蛮军,凯旋回朝。按照常理来说,功成名就,自然而然地,世家大族都想结亲于他。不过,他并不着急娶妻生子,他认为:“治世能臣,应该做到先使国家稳定,才能想自己的婚姻大事,经过近十年的改革,不论是在军事还是在政治上,他文武精通,把国家政务处理的井井有条。”被皇帝封为丞相之列,国强民富之后,他才接受了皇帝的美意,把三公主薛凝玉嫁与他,婚后,两人感情都很融洽,只是未得儿女。
薛公主曾对秦华云说:“我知你为我真心,只是几年下来,却未获得一儿半女,我对不起秦家,我想给你纳一门妾。”秦华云自知妻子是为自己着想,可他并不关心其他,只要夫妻二人同心同德,相敬如宾,这就是心中最大的快乐。至于子嗣,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只有将身体调养好了,才有可能。经过寻医求访,上天不负有心人,许是秦相的贤德终于感动了上苍,秦夫人终于有了结果诞下了一位千金,粉雕玉琢般可爱。就据说当时天空呈现出一片金红,给整座皇城踱上了一层金玉。当时人们便说:“此女日后必定是位高贵之人。”以后发生的种种也验证了当时的这些话。
秦夫人为她取名“芊芊”意味着千心万苦才有了她的降临。秦相夫妇对她的关爱也是无人能及的。只是这次的生产耗损的血气终究过多,若想再次受孕恐怕很难,秦夫人也心怀内疚之情为不能给秦家留下一员男丁而感到伤心不已。秦相也曾多次劝谏夫人莫要挂在心上,已经有了芊儿就是上天的眷顾了,而且男女都一样,没有什么区别。秦夫人虽是大家女儿,但是思想却远没有秦相这般的宽广。
心里处处都在为此时上心。这个时候刚好一妙龄女子闯入了秦夫人的眼中,她便是秦夫人的表妹林如碧。这林如碧家的官封地在外地,此次回京,乃是给皇帝祝寿。在宴席上秦夫人感觉到林如碧的举止投足间都不失礼仪。
秦夫人在心中暗暗思忖。寿宴完之后,对她丈夫道:“夫君为国事烦忧,对君王也敬重,对我也呵护有加,我却什么都无法为你做。”
说完便流出了眼泪。秦相坐到她的身旁,极力劝慰她莫要伤心坏身,自己为他乃至整个秦家都已经做得挺好的了。
薛公主擦干眼泪,转头对她的夫君道:“夫君,为了秦家的以后,我希望你答应我一件事。”
秦相说:“夫人但说无妨。”薛公主说:“今天在父皇的宴席上,我看到远房表妹前来给父王祝寿,她的一曲百鸟朝凤舞甚是好看。而且她并未出嫁,我有心想让她与夫君结合,为秦家开枝散叶以了却我这么多年的心愿。”
秦丞相说道:“夫人请别说了,这件事我是万万不会答应的,你我伉俪情深这么多年了,难道还不知道我会为了这么一件事而做对不起你的事吗?最主要的是我们已经有了芊儿,请夫人莫要再为此事烦忧。”
说着便要离开薛公主想要起身拉住秦相的衣袖,可刚一提起,谁知竟气虚,气提不起来,咳嗽不止,整个人都在颤抖。
秦相回过头看着自己的夫人疾病在身也不忘自己的事,自己若是不答应,不知道她又要为此事烦心劳神多久,可自己是真的不想答应的啊!自古以来,一夫多妻并不稀奇,可自己却不愿意做那样的人,一个人的感情只有一份,如何将一份感情平分给他人,而且即使没有感情,却硬要撮合在一起,最后伤的是对方。自己对男女之事本来就毫不在意,只希望自己能和自己的妻子安然度过这一辈子。可现在,妻子却多次在商讨这件事,并因此加重病情。不管怎样,我都应该让她放宽心。于是,他便做了决定,决定娶林碧如。
没过几天,秦夫人就向皇帝请旨。为夫君准备婚事。一切都顺利的进行着。原来这林如碧自宴席上见到秦华云之后,早已暗暗在心里面喜欢上了这个德才兼备的将领。秦相的英俊风姿早已在她的心田绽放,能嫁给这样一位世间少有的男子,是自己修来的福分。待到林母将秦夫人说我意思一说,她便立即答应了她的婚事。只要一想到今后的自己将是有名的秦英雄的妻,她的心里就是蜜一样的甜。
次年便生下一位公子,秦相立刻给他取名“子漠”。
希望他遇事沉着冷静,切勿急利求成,当然了,最重要的是,他要把他培养成将帅之才,为保卫国家和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如今,大漠边疆虽说多年未作战,可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话是永远不会过时的。保不定那一天,塞外之人就朝我亓朝开战,到那时才有御敌之法。我们国家才不会被白白的当作敌人的手下败将。这个时候大漠边疆正值最需要用人的时候,里面寄予了他这位爱国守将的殷情期盼,那就是未来的他一定要好好报国,为亓国江山打拼,成为守疆的大漠英雄。也正是基于此想法,他在子漠还是四岁小儿时,就让他习文识字,练武狩猎骑马…….
总之,六艺中的礼,乐,射,御,书,数,他老早就已经在学习了。他生就聪慧,很快就掌握了学习的要领,虽然,现在自己身子还小,但是自己终究是要长大的,他相信自己很快就会成为像父亲那样的文韬武略的全能之才。
只是以后的事谁又能为预料得到,如果秦相知道自己的儿子未来会是怎样的一个人,他会不会后悔将这一切都教给了他,交给了这样一个篡夺君位的人呢?
他不可能知道,这些已是后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