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原本中蟠桃和大蟠桃的受益者一下子就都失去了原有利益。首先,玉帝会拿上八洞神仙开刀吗?当然会,观音菩萨来的时候,玉帝就表态了,木有蟠桃啦!而且我们能推测到,中蟠桃也不仅仅是给中八洞那些的。小蟠桃既然给了十万天兵,那些天兵的领兵将领呢?一定得到的是中蟠桃,个别大将领还得是大蟠桃,毕竟小蟠桃不够嘛。因此,玉帝必须拿中蟠桃和大蟠桃分给了十万天兵,才能够数。
那么为什么之前没有邀请过将领,这一次邀请将领了?我们做一个推测,原本那些将领虽然不去赴蟠桃宴,但每人年终奖3个蟠桃,但是这次玉帝说了,猴子把年终奖都祸害了,你们十万天兵打不过猴子,这是你们不好好工作放水的报应。蟠桃不够了,但这次破例让你们也来参加咱们的盛会。但是每人一个蟠桃!
嘿嘿,提升了你们的社会地位,但是代价是,工资少拿点吧!
蟠桃大会如期举行,将领们也都来了。但是,下面咱们的沙悟净做了一件事儿,失手打破玉玻璃,后果是什么?“天神个个魂飞丧!”
大家看出中间的因果了吗?沙悟净失手打碎了个玉玻璃,也就是一个玉制酒杯,导致的结果,竟然是把所有天神都吓得魂儿丢了?当时的天神胆子都那么小吗?当然,大家都能理解,这不就是摔杯为号嘛,只是摔杯为号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却很少有人去多想想。那我就来试着分析分析。
来脑补一下当时的情景:
王母娘娘开蟠桃盛会,这一次不仅仅请了原本会规请的那些人,还请来了领兵的那些将领。那将领们的军队,也就是十万天兵在哪?难道会在家待命,呵呵,不可能,将领们一定会把兵也带来。为什么?对嘛,原本上次的工资就延迟发放,这次工资又不够,而且将领们的工资也给缩减了。无论是士兵还是将领,为了自己的利益,也不会不来。至少要有个声势吧。
好吧,我们来仔细分析下,上一次围剿花果山的时候,十万天兵出场了。会不会就是玉帝的一个转移注意力的举动?前面分析了,用所有蟠桃来养十万天兵是够用的,但是仅用小蟠桃来养,是绝对不够的,那也就是说,围剿花果山的那届蟠桃大会就不可能供得上这十万人。如果玉帝不想出闹天宫这个方案,暗中将蟠桃摘了,事后补充给十万天兵,那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但问题终究还是存在的,到了下一届蟠桃大会怎么办?这次可没有猴子来闹了!先来解释一下蟠桃不是一下子都成熟的,摘下来一个之后,马上回长出下一个,但是需要三千年、六千年、九千年的时间成熟。因此,蟠桃的采集都是按照批次来的。这批次的熟了,下个批次的还在成长,可能会分出十几个批次来摘。以达到采摘效率最大化!
但这个成熟速度相对于十万天兵来说,太慢了,因此,必然会发生延迟发放的状况。换个角度,解释下十万天兵抓猴子为啥不卖力?没给军饷呗!呵呵,这个是推测!没证据的事儿咱们别当真。
好了,将领们参加蟠桃大会,是不是要顺便帮着自己的士兵兄弟们要军饷呢?但不管这个事儿是我们的推测,还是确有这方面问题。至少,玉帝、十万天兵、将领和那些邀请付蟠桃会的天神们是有这种矛盾的,对,就是对蟠桃的分配不均。凭什么你们当大官的分大的,还分那么多?我们小兵还要延迟发放?将领说了,凭什么你们大官拿大的,军饷不够了还要我们这些将领来用自己的工资做补贴。对,所有的声音都指向了吃大蟠桃的天神。对呀,太乙天仙吃大桃,海岳神仙吃中桃。虽然也请了三清四帝什么的,可是人家根本不需要!因此,所有的矛盾焦点指向谁?天仙和神仙。
而且历史上凡是摔杯为号,这都跟兵变有关!您说沙悟净没参加兵变?那不可能!那么沙悟净在这里代表谁的利益?通过玉帝对沙悟净的惩罚来看,他一定站到了玉帝的对立面!
那么就要站在玉帝的角度,来看看发生什么事儿了。那就要从孙悟空大闹天宫说起。小蟠桃不够了,十万天兵养不起了,让孙猴子闹天宫,找了个借口把蟠桃秘密转移,把十万天兵的军饷亏空补上是第一步!但是等到下一届蟠桃大会,同样的问题又出现了。玉帝没办法,把将领也都请来了,就是要研究新的蟠桃分配制度。将领们之所以能够来这里赴宴,可见事先也答应了玉帝的策略。同意让出一部分蟠桃来补贴军饷,他们为什么同意?对嘛,玉帝只要说,如果你们不同意,那我裁军!这是所有将领们不得不答应的请求!但问题出现在哪?天仙!他们不同意,我们可以这么说,天仙们代表的是文官,将领们自然代表武官。和平年代,文官总是最先提出裁军!但玉帝不想裁军,因为还要制衡老君嘛,所以天神们就都站在了玉帝的对立面!为什么?一旦裁军,首先工资保住了。不然还得让我们补贴十万天兵的军饷!谁愿意啊!
因此,这个时候天庭的利益分为两拨,第一拨,以道教为首的“文官集团!”第二拨,以玉帝强军梦为首的“武官集团”!那么沙悟净站在了哪一边?最直观的看,难道会站在玉帝的对立面,支持“文官集团”?如果故事真的就那么简单,我们也就不用费尽心思分析了。
您想,玉帝是怎么和武官们达成共识的?难道玉帝会亲自下去说吗?不会,一定是派人去!那么派谁?大总管,卷帘大将!从后文我们看沙悟净的对话,人家平时不说话,但是每一次说话都能够把握重点,切中要害!很有水平!您说他之前就干了卷帘子的事儿,别的啥也不干?我不信!沙悟净绝对是文武全才!开始武官们一定不同意,沙悟净以他的辩才,说了,如果你们不同意,也行,玉帝就要裁军了,谁同意,谁不同意就裁谁的部下!好吧,大家一定都同意!但是沙悟净又说了,你们都把部分工资用来支持军饷也不够,还有好多天仙和神仙都不愿意支持!估计还要裁。将领们说了,那就比逼他们捐。
然后沙悟净说了,好,蟠桃大会上,看我摔杯为号,一起向他们发难!
好吧,看上去是那么回事,也能解释书中摔杯为号的暗线故事!但如果咱们沙悟净真的这么做了,那就是完全按照玉帝的旨意行事了。玉帝怎么可能惩罚他!
哈哈哈,上面说的,其实是玉帝计划的。但是没想到,沙悟净根本没有遵旨办事儿!那么沙悟净是怎么做的?这个我就找不出证据了,前面说的那些,也是从书中的细节碎片中拼凑形成的一个说得通的逻辑。那么沙悟净究竟做了什么?他究竟怎么和将领们说的?我们只能从历史上找寻答案了。
对,篡权!甚至是篡位!有啥不同呢?举个例子,赵高派人必死秦二世胡亥,再立自一个皇帝,那叫篡权,篡位嘛,王莽,自己当皇帝。有兴趣的去看看,这里不多讲了。
玉帝让沙悟净去游说那些领兵将领,说白了,一是信任!二也是给了他一次名正言顺的篡权、或者篡位的机会!为什么呢?如果沙悟净在劝说将领的时候,这么说,你们同意让出蟠桃给士兵们,但是玉帝不能把控局势了,估计那群天神也不能让,但没关系,如果他们不让,你们看我摔杯为号,发动兵变!
玉帝要以自己的名义发动兵变,但他又不能出头,只好派沙悟净去,但是沙悟净没有以玉帝的名义发动,却以自己的名义发动。那您说,后果会怎么样?
就算上面说的兵变过程是我的主观臆断,但一个能够有权利摔杯为号的天子近臣。他对帝位皇权的威胁您说会小吗?因此我的结论是,沙悟净摔杯为号,就是他觊觎皇权的表现。只可惜,沙悟净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