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三教的宫心计
这俩人正打着呢,天上就有坐不住的了,谁呢,观音菩萨。
观音合掌道:“贫僧请陛下同道祖出南天门外,亲去看看虚实如何?”玉帝道:“言之有理。”即摆驾,同道祖、观音、王母与众仙卿至南天门。但这个时候菩萨突然问老君道“贫僧所举二郎神如何?——果有神通,已把那大圣围困,只是未得擒拿。我如今助他一功,决拿住他也。”这个算是自夸吗?另外,二郎神是你跟玉帝举荐的,问这话你不是应该问玉帝吗?为什么要问老君?那我们要再重复下当前说话的权利格局,老君是道教的老大,玉帝是三界名义上的老大。观音是佛教的,跟如来一样等着上位的人,观音刚刚向玉帝示好,玉帝也接球了,同意了她的举荐,但菩萨还是怕中间出现问题,所以一定要亲自观战,那么她有什么目的呢,当然是希望二郎神能抓住孙悟空,甚至希望可以杀了他,永绝后患,玉帝呢,原本想着找如来抓猴子,借机让他上位,但菩萨来了跟自己示好,玉帝再三考虑下,同意了菩萨,也就是说,当时玉帝已经不准备给如来上位的机会了。从玉帝后来对孙悟空的态度来说,抓住猴子也不审问,直接处斩,分明是要灭口嘛,对,猴子的使命已经完成了,寡人会永远记住你的,但究竟蟠桃园现在是什么情况了,决不能让你透漏出去。各位仙卿,以后你们想吃桃的,就都要来找我,听话给桃,不听话没有。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导致的直接后果是,老君权利被削弱了。再想想当时的千里眼顺风耳为什么不愿意参与这件事情,对,利用猴子要做的事情关乎于老君和玉帝的权利问题。所以那俩不愿意参加。这样挺好,玉帝你这么弄,我们还要站队,万一站错了怎么办?反腐可不是闹着玩的。所以,虽然这俩人从头至尾就出现过两次,但在书中的使命也已经完成了。他们可以说是政治格局中的小人物,用尽一切力量与智慧,希望时间能够多一些和平,但他们是渺小的,微乎其微的,他们的抗争没有任何作用,猴子该活着还是要活着,该上天还是要上天的。这两个人这里就杀青了,无论后世的书中对他们如何描写,西游记里,不过是两颗不堪被摆弄的棋子。
当时天地间的统治格局我们清楚了,再来看菩萨对太上老君说的话,就更加奇怪了,她这头拽着玉帝,那边还在试探道祖,果然精于算计。前文我们说了,太上老君的仙丹给猴子吃了,根本就是他摆的空城计。目的就是给玉帝一个下马威,想从我手里夺权?先想想金丹没了你要怎么办!所以,太上老君对于玉帝利用猴子做的事情很清楚。菩萨这里既不是要帮助玉帝,也不是要帮助老君,这俩跟她没有关系,她所做的一切是给自己建功。刚刚她已经跟玉帝示好了。这句话啥用意,对,一脚踏两船,也要跟道祖打好关系。
给大家翻译一下菩萨问老君话的意思,老君,你看,这么一只猴子,明显是玉帝不怀好意,要弄你,现在我来帮杨戬一下,拿住这猴子。菩萨把和老君说话的重点落在了拿住孙悟空上。也就是说,用抓住孙悟空来向太上老君示好。什么意思,菩萨已经知道玉帝要孙悟空死,可老君在没有弄清楚事实真相的时候,就不能让猴子死了。我再给你太上老君抛出去个问题,你俩打去吧。
可是老君也聪明,一上来就问:“菩萨将甚兵器?怎能助他?”菩萨你有什么兵器?怎么能助他呢?这里就有问题了,西游记全篇也没有见过菩萨用兵器打人,她要助杨戬,还用兵器吗?肯定不用,但是老君竟然会问要用什么兵器!对,已经知道菩萨问这话不怀好意了。也是在试试菩萨究竟站在谁这边!但菩萨的回答就不高明了,把自己的野心完全暴露给了老君,菩萨怎么说的“我将那净瓶杨柳抛下去,打那猴头;即不能打死,也打一跌,教二郎小圣,好去拿他。”净瓶杨柳抛下去,那么请问,菩萨要抛下去的是净瓶还是杨柳?当然是杨柳了,用瓶子去砸猴子,这多丢人啊。但老君却故意说“你这瓶是个磁器”,这叫什么,偷换概念。先不说老君,菩萨接下来说的话就有点脑残了,“即不能打死,也打一跌,教二郎小圣,好去拿他。”翻译过来,就算打不死,也能打倒。再细致翻译,要么打死,要么打倒。这太不靠谱了,你这两个任务目标之间的差距也太大了吧,你要是说要么打死,要么打残,这是可以接受和理解的,但菩萨这话说的,明显是囫囵糊弄鬼呢。对,菩萨的目的就是打死猴子。老君那是聪明透顶的人物,立即发觉菩萨的目的,马上偷换概念,没让猴子出手,自己用金钢琢把孙悟空打了。
再来看看老君如何介绍金钢琢的,“这件兵器,乃锟钢抟炼的,被我将还丹点成,养就一身灵气,善能变化,水火不侵,又能套诸物;一名‘金钢琢’,又名‘金钢套’。当年过函关,化胡为佛,甚是亏他。早晚最可防身。等我丢下去打他一下。”这里出来了一个概念,就是金钢琢是用还丹点成的,金钢琢是圆的圈子,上文说了,丹是精气神在体内循环的一个过程,好吧,金钢琢就是个圈,所以也能够循环一些东西,这也侧面证实了丹是什么。因为是圈,所以能丹成。
孙悟空被金钢琢砸了之后,就跌倒了,又被狗狗咬了腿,然后被抓住了。玉帝马上下旨,弄死猴子。
第七回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
好了,这回大家都知道,如来大大要来了。先不说这个,接着上回说,玉帝下旨弄死猴子,结果杀不死,就被太上老君要去了。太上老君即奏道:“那猴吃了蟠桃,饮了御酒,又盗了仙丹,——我那五壶丹,有生有熟,被他都吃在肚里。运用三昧火,煅成一块,所以浑做金钢之躯,急不能伤。不若与老道领去,放在‘八卦炉’中,以文武火煅炼。炼出我的丹来,他身自为灰烬矣。”
好吧,这里看上去轻描带写的几句,又是两位大佬的一次博弈。玉帝利用孙悟空偷桃,让蟠桃变得稀缺,侧面巩固自己的地位,那么他希望猴子被老君带走吗?当然不希望,但老君以金丹作为威胁,把猴子给我,就有金丹啦。所以玉帝没办法,立即把猴子给老君带走,地位这个东西以后再争,但是命重要啊。老君,你快去带走,好好炼丹。而且你带走就带走嘛,孙猴子啥也不知道,你能问出来的东西也没有证据。带走吧。
故事发展到现在,我们看出来了,以太上老君的阶段性胜利而告终。玉帝杀死孙悟空灭口的愿望不但没有达成,还让当事人孙猴子落到了太上老君的手里,但是没办法命门在人家手上掌握着,不怂不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