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子也不多举了,总之,假国王就是拿着玉帝给的福利,对人民谎称是佛教给的。说到这里,一个问题出来了,为什么道士能够求雨,但是和尚不能求雨呢?这就要来分析当时的局势了,记得老君说过什么吗?化胡为佛。举个形象的例子,玉帝是皇权,道教是皇权之下的国教,那佛教是什么?无论从地位还是人员构成来看,佛教都没办法和道教相比。而且佛教更像是一个刚刚归顺不久的诸侯。还是一个财政大权被玉帝把控的诸侯国,更关键的是,你个诸侯国还掌控着所有生灵的灵魂。如果降雨也都让你掌握了,那不是要分分钟独立吗?因此,玉帝除非脑子长包了,否则绝对不会让如来有降水的自主权。
但是如来却一直在干这个事情,后面慢慢的我们就会了解,如来和四海龙王的关系那可是非常近的。为什么要拉拢他们?有水呀。如来缺的就是水!这些都是后话,以后说。
狮子精的做法是什么?诈骗玉帝降水,玉帝起初不知道,但纸里包不住火,早晚知道。知道了能跟狮子精对话吗?不能,级别不对等。就要跟如来唠唠,“你看,乌鸡国的事儿,怎么办吧。之前你悄悄派人去乌鸡国当国王,我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但这次又去了个假国王,他干的事儿朕都知道了,如来,你说,这个事儿,怎么办?”如来当然会说不知道啊,“啥时候的事儿啊,我想想,陛下,乌鸡国王真不是我派去的,我还派文殊菩萨去批评国王呢,但是那国王把文殊菩萨给揍了,你看,这足以证明乌鸡国王不是我派去的。”玉帝估计又说了,假国王也是你佛教的人啊。如来肯定回答,文殊菩萨被揍了,忍不下这口气,毕竟人家也是菩萨,我想报仇,我还能说不行吗,而且就是罚乌鸡国王在水下待几年,啥也不耽误。而且这几年乌鸡国的产出,我可没见到,全都给文殊菩萨做补偿了。
上面都是猜测的对话,别当真,不过估计也跑不太远,反正玉帝想用这个事儿去压压如来,那是不可能的,如来可是老油条,滴水不漏的。不仅如此,还能够把所有责任都推到文殊菩萨身上,反正瞅你就不爽,正好借玉帝揍你丫的。
然后再把真国王的情况告诉玉帝。玉帝就必然会出手。
说到这,我们就要先来整理一下乌鸡国这片土地的归属问题。首先,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不管名义上是谁管,但因为降雨问题只能玉帝掌控,因此,这里一定是玉帝的控制范围,没有任何问题。毕竟玉帝掌握的是民生命脉,你们想干什么都可以,掠夺资源什么的没问题,但是,我就把住降水。
就好比咱们古代的一种法律,官山海。啥意思呢?齐桓公说了,税收不够,要征税,但是咱们的管仲老爷爷很聪明,说了,这么再设税收不科学,齐桓公说了,那怎么办?管仲说,收盐税呗。对嘛,盐铁国有制哈哈哈。不说历史,我们现在不是也有公共财产权嘛。专属国家拥有的那就很多了,矿藏、水流、海域、土地、国防资源啊。属于集体所有的就是什么自留山啊、自留地啊、宅基地啊什么的。
这样一说,大家也就明白了,玉帝把控住降水的权利,就如同是历朝历代的皇权要把控盐税一样。形象地说,如来你可以在这片国有的土地上办企业,但是呢,要交的税那可是一分不能少。但是咱们的文殊菩萨干的是什么事儿呢?享受着国家资源带来的便利,企业也是盈利的,但就是不交税。
哈哈,这样一比喻,玉帝、如来和文殊菩萨的目的就清晰了。玉帝就是想让乌鸡国这片土地回归原有的政治经济生态,你们要在这片土地上干啥我不管,反正下雨必须由我来管。如来呢?要回这片土地的使用权。文殊菩萨呢?继续非法使用这片土地。三方目的一明,大家就清楚了,这一切都是冲着文殊菩萨去的。那文殊菩萨要怎么办?没办法,只能让!而且他开始就没有把国王尸体毁掉,这不就是知道早晚有还政的一天,因此能拖一天就是一天。所以人家狮子精根本就没有反抗,本来就必须要走,又何必再打呢?
狮子精被文殊菩萨给召唤回去了,王位自然要还给真的乌鸡国王。但是呢,咱们的国王真的不想干了,就想跟着去取经。为什么,对于这样一个有专一信仰的人来说,信佛是他唯一的追求和选择。原本以为佛祖可以帮助他完成一切,但是现在,他为了全乌鸡国的百姓,难道还能继续找佛教求雨吗?不能,如果做了国王,就必须找玉帝求雨。或许在他看来,这是违背他的信仰的。但如果你不做,这就违背了皇帝这个职业。因此,乌鸡国王最好的选择就是不当皇帝了,我自己潜心向佛。但是,你现在想潜心向佛,那可没机会了。
话说回来,如来还想让乌鸡国王来当金身罗汉吗?当然不想了,以前好不容易给你放出来做这个国王,但你不会当,经过这么多时间的培养,现在终于会当皇帝了,那我又何必让你回来?
可是玉帝难道不怕这个国王继续固执下去,依旧不跟玉帝求雨吗?不怕!要解释这个问题,我们必须明白一件事情,就是西游记里都有谁干过私自降雨的事儿?目前来看,就只有一个人,就是孙悟空。泾河龙王私自篡改降雨点数,结果还被斩了,不过这有他个人因素,前面咱们说了。但能够以这个为斩杀的借口,可见玉帝是颁布过这个法令条文的。
咱们的孙悟空管龙王要雨,那真是随便下。除了凤仙郡是玉帝禁雨的地方,没给猴子面子。以前清洗花果山,后面打红孩儿,那都是随便下雨。为什么龙王就敢给孙悟空下雨?因为关系好?就算是关系好,毕竟是担风险的事儿,老龙王也要犹豫犹豫吧,但是老龙王没有一次犹豫。凤仙郡那也不是犹豫,是断然拒绝。这俩鲜明的对比,只证明一点,玉帝准许龙王给取经队伍开绿灯。可能一定给龙王们、雷公电母们下过圣旨,唐僧师徒要取经了,你们司雨部门(九天应元府)要多多配合,除了朕明令禁止不可以下雨的地方,只要取经团队有需求,你们都可以下雨。想想后面车迟国赌胜求雨,雷公电母都没有请示玉帝,孙猴子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为啥,早就有规定了。
回过头来看看这回,假国王身份暴露之前,让孙悟空交代装成道童的真国王身份,孙猴子这么说的,“供罪行童年且迈,痴聋瘖痖家私坏。祖居原是此间人,五载之前遭破败。天无雨,民干坏,君王黎庶都斋戒。焚香沐浴告天公,万里全无云叆叇。百姓饥荒若倒悬,锺南忽降全真怪。呼风唤雨显神通,然后暗将他命害。推下花园水井中,阴侵龙位人难解。幸吾来,功果大,起死回生无挂碍。情愿皈依作行童,与僧同去朝西界。假变君王是道人,道人转是真王代。”
注意最后的几句,情愿皈依作行童,与僧同去朝西界。这两句非常有问题。孙悟空的目的就是让真假国王对峙见面。你就直接说他死而复生,今天来找你算账来了不就得了?何必多此一举说什么他已经归顺佛教,而且真国王也根本用不跟着唐僧一起去取经?难道要继续骗妖精吗?可是下面孙悟空马上说,“假变君王是道人,道人转是真王代。”你就要公布真国王的身份了,因此没有必要再说谎骗妖精了。
那么孙悟空说“情愿皈依作行童,与僧同去朝西界。”的目的何在?对啦,就是给国王一个取经人的身份。以这个身份去求龙王下雨,您说龙王下不下?当然下了,首先龙王们都亲善佛教,其次玉帝还早有圣旨,再次这国王皈依佛教,是取经团的一员。
国王有了这一重身份了,那他求雨可就方便了,以国王的身份可以求,直接以取经队伍的身份也可以求。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国王不一定会以什么样的身份求雨。那么玉帝就无法准确统计出水量。水是天下最重要的物资。如来非常需要水。因此他必须想尽一切办法弄到水!
那么,如来需要水做什么?这可就涉及红孩儿的故事了。哈哈哈,留个悬念,下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