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一方面不断暴露其暴虐不仁的本性,另一方面自进京之后,也想方设法拉拢一些士人为已服务,以确保地位稳固。
董卓并不笨。
他知道天下人都痛恨宦官诛杀忠良,把持朝政之后,董卓就拉拢一些贵族士人为已所用,在笼络对象上他有所取舍,威望高、地位重的人如袁隗、卢植、皇甫嵩、张温等人,董卓是不会重用的,他只任命那些受过打击的人。
其中最为信任的是周毖和伍琼。他还任用没有官职的士人荀爽为司空。那些受党锢牵连的陈纪、韩融等人,都做了列卿。一些沉沦埋没的人士,也多被提拔。
前面提到的蔡邕就是在董卓控制朝政后强行征召进京的当世大儒。董卓知道蔡邕名气大,立刻命人征召蔡邕,没想到蔡邕推说有病不能去。董卓大怒,骂道:“我有杀人之权,蔡邕纵使骄傲,也不过是转足之间的事而已。”
为得到蔡邕这个大儒撑“门面”。董卓强令州郡征召蔡邕到府。蔡邕不得已,只能到任,暂代理祭酒之职。
为表明对名士的重视,董卓在三天之内对蔡邕多次提拔,先举高第,补侍御史,又转持书御史,升尚书,后升巴郡太守,又留为侍中。
就任太尉后,董卓又与司徒黄琬、司空杨彪,都带着鈇钻入朝上书,要求追查陈蕃、宝武以及诸党人,以安抚天下的读书人。
董卓的上书比任何人都有效,朝廷很快恢复了陈蕃等人的爵位,董卓又提拔任用陈蕃等人的子孙为官,以拉扰天下士人。
另外,董卓还任用尚书韩馥为冀州刺史,侍中刘岱为兖州刺史,陈留孔佃为豫州刺史,颖川张咨为南阳太守。董卓的亲信,并不处于显要职位,只是将校而已。?
在试探袁绍失败之后,董卓还想拉拢曹操,表荐曹操为骁骑校尉,没想到曹操改名换姓跑了。曹操没有袁氏家族的势力,董卓是不用顾忌的,立即命令各地予以捉拿。
不久董卓又逼皇帝封自已为相国,可以入朝不趋,带剑穿鞋上殿。又封自已的母亲为池阳君,并为她设置令丞等官员。
有件事,董卓没想到,韩馥、刘岱等到任,与袁绍等十余人,各兴义兵,结盟讨伐他,而伍琼、周毖密作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