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这些年极为落寞,他很想有所作为,但时局动荡,又缺少帮助,仕途坎坷,就像水中的浮萍,四处漂流。
黄巾兴起时,刘备还只有二十三、四岁,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对前途有许多幻想,在中山商人张世平、苏双的赞助下拉起了一支队伍,于是率领他的追随者加入了州郡组织的镇压黄巾的义兵。
刘备跟随的主将是一个叫邹靖的校尉,因讨伐黄巾军有功,被举荐为安喜尉,正式步入仕途。
这个安喜尉刘备做得并不开心,有一次,督邮因公事来到安喜县,(《典略》中记督邮来此是淘汰一些官员的,刘备怀疑自已也在其中),刘备请求拜见,却被告之不能进去,刘备年轻气盛,又疑心督邮没安好心,径直闯了进去,不等督邮分辨,就拿根绳子将督邮捆了,又在旁边拾了一根廷杖,照督邮身上猛抽,打得督邮哭爹喊娘,不停求饶才罢手。
刘备也知道这官是当不下去了,就解下官印、绥带系住督邮的脖子绑在马桩上,和张飞、关羽一起逃命,乱世之中,也没人追究。
不久,大将军何进派都尉母丘毅到丹杨募兵,刘备听到消息后,觉是是个求取功名的好机会,马上和关、张一起应召同行。到下邳时遇到盗贼,刘备和关、张一起奋勇杀敌,得到了母丘毅的认可,被举荐为下密县丞。
刘备到任后,很快就不愿干了,他发现县城四处都在闹黄巾、加上盗贼又多,县丞很可能成为攻击的靶子,比老百姓更危险,他决定弃官离职。
刘备离职后,又跑到GT县被人举荐做了GT县尉,不久升R县令。(《英雄记》记刘备曾在京城和曹操一起到过沛国募兵,灵帝死后,刘备也起兵参与讨伐董卓。关于刘备的这段经历太不完整,为什么辞去下邳县丞?又怎么做的GT县尉,全无交待,我只能根据前后文推测原因。)刘备这县令也没当多久,很快被黄巾军攻破,又开始流浪。
这下,刘备是彻底明白了,乱世之中这小官是真不好当,搞不好就会被黄巾军及盗贼杀害,不如找个有能耐的靠山。
刘备想起了自已的大哥,同学公孙瓒,此时不正是春风得意吗!于是决定投奔公孙瓒,就辗转跑到了幽州。
公孙瓒见到刘备后,非常高兴,但他不知道刘备的能力如何,暂时让刘备做了别部司马,让他赴青州和刺史田楷一起来抵御袁绍长子袁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