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治一乱圣人留?
?争名夺利几时休
汉高祖灭秦楚龙争虎斗
传留到汉宪帝三国分头?
曹孟德占天时人称魁首
吴孙权得地利驾坐龙楼?
汉刘备占人和舍命交友
只落得没有安身地四海漂流……
这是单田芳老先生三国评书的经典开场白。说书在GD粤语等地区俗称讲古,虽然说的是历史,但并不忠于历史,讲究故事性,人物性格鲜明,语言丰富,表演细致。
本来“说书唱戏讲古,茶余饭后助兴。”斜阳古柳之间,听说书人讲一段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在没有电影、电视和网络的年代,即普及了历史常识,又解除了劳作后的寂寞与疲惫,何等好事!
喊冤的是那些历史人物,被人为的涂上了各种标签。其中有一位,论相貌,论身材,丢在人堆里,没有人会看上第二眼,但他偏偏又能力出众,战斗力比那些相貌堂堂的人高出不少,如果他守些“规矩”,知道“尽忠守正”,大概也是可以当英雄来歌颂,可惜这个人花花肠子太多,又有“篡汉自立”之心,那就怪不得说书人把他丑化成花脸奸臣的形象了。
说了这些,大家可能知道我说的是哪位了,不错,正是“负罪”多年的曹操。
曹操名声不好,其实也怨不了别人,一是他终究没有得到天下,无法控制舆论;二是他的确做过缺德事,有不少劣迹。
其实曹操还算幸运,到宋代才开始臭名远扬。只不过在说书艺人的帮助下,连里巷中的小孩子都知道他的“恶名”,鼎鼎大名的苏东坡就曾听说:有个调皮顽劣的小孩子听书的时候,情绪激动,听到刘备战败,便皱眉、悲伤涕泣;听到他战败,就欢唱快活。(苏东坡《东坡志林》)
不过,曹操不怕,他一辈子打的败仗屈指可数,所以控制不了情绪的孩子们,你们哭的机会实在是太多了!
当然孩子们快活的时候还是有的,刘备后期在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帮助下打的胜仗还不少,至于董卓、袁绍、吕布、孙坚、公孙瓒等人也不能忽视,他们可从来没有想过当配角。
说了这么长的一段话,其实想说评书、演义中的人物千万不要和历史上的真人划上等号,而本人下面所说的全部来自正史及其他史料,没有半点虚构的成分,只是加入了笔者的理解和判断。
郑重声明:全文有史可证,有据可查,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当然,就像一盘营养丰富的菜肴,如不加点作料,必定食之无味,但作料的分量定要拿捏得恰到好处,不能喧宾夺主,如果你品尝后觉得本人做出的这盘大菜味道不够鲜美,入口不够顺滑,那只能说明本人烹饪技术有限,而不是作料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