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家的时节正是家里最冷的时候。厉旭回来的这一天天气也是阴沉沉的,气温也是冷得人只打哆嗦。
路上是靠着一颗热切的心,没觉得那么冷,可越是临到家门就越是感觉到天气的寒冷。
厉旭在省城换乘的大班车在他出生的小镇上放下他后就扬长而去了,最后进村的这七八里地只能自己想办法了。
厉旭捂了捂外套的领子,让它能更挡风一些;拉链也是拉到了最头上把脖子也包在里面这才觉得不那么冷了。刚下车这一下可把他冻得直打哆嗦。
天气冷了,再加上大过年的,今天街上确实没什么人。这让厉旭打算拦辆回村的顺风车的计划也破灭了。索性他就拎起他的行李包大步朝着村里而去。
这些年回村里的路也修的特别好走,一开始的冷意也随着大步向前的步子所驱散。走到老集镇(如今的新集镇所在地当初据说是因为省道经过才搬迁的,但也有说是因为这个地方离当初发现煤矿的村子近的原因。不过这已经是上一辈的事了,要说对对厉旭的影响无非就是小时候因为小学的搬迁要走更远的路去上学了。)好巧不巧的正好碰到隔壁邻居小二子(家里排行老二的二子厉旭反正是不知道叫什么名字的,当然村里人都有小名或诨名对于大字不识一个的村里人大名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辈分,见面后都是叔啊婶的,辈分可不能乱了。这还是到了厉旭这一辈有了杂姓混居了,不然见了哪个人不是同宗的亲戚。)在碾米,正好还有两三里地,这顺风车还是来了。
“二叔啊,今天咋还在碾米啊,来抽只烟。”今年回来了,明年又要盖房子,这应酬发烟是少不了的。厉旭平时可少抽烟一个确实舍不得这个钱,一个抽烟确实对身体不好,他自己也是能不抽就不抽。
“哟,这不是太壮家的小子吗?今天才回来啊,今年莫不是在外面挣大钱了吧。”点上烟,二子寒暄到。
“哪里啊,今年还不就那个卵样,今年二叔你在家里应该不错吧,不是听说二叔你又承包了十几亩的地。”厉旭也是客套寒暄起来。
“那个能比的了你们年轻小伙子在外面挣的多?今年稻谷价也是一般,在家也是累死累活。今年又没开天,一点点谷子,晒谷、收谷搞了个把星期磨死人了。”二子叹气到。
“确实,不开天不好做事啊,要是像隔壁县的庙下村搞台烘干机就好了。”厉旭不由得想起了他姑姑村里倒是有几个年轻人合伙买了台烘干机的事,至此他姑姑村子的村民也不用看什么天了,从田里的稻谷收进来就直接烘干了,卖起来也是十分方便。
“我们村没那样的能人,要是你旭天(厉旭这个诨号倒是霸气不过是土话傻蛋前面冠了名字的简称。)干起了我就信。”二子经常和村里几个“豪强”在一起喝酒下馆子也认识了不少镇上的形形色色的人。要说这一片真心让他佩服的人还没出世。这是他经常挂在嘴边的话了。
“今天天这么冷吃了没啊,二叔要不我们去搓一顿,整两口再说?”厉旭提议到。
“今天不行,你二婶在家等我呢,哟,得赶紧的回去了,等晚了村里就都响爆竹了。我说你小子今年这么晚回来肯定挣到钱了,别忽悠你叔了,来吧上车吧,赶紧的回家。”二子道。
“来,二叔你碾这么多米,过年吃不完你要吃到明年啊。”厉旭调笑着把剩下的一袋刚碾完的大米扔上二子的破三轮车,自己也是一个大跨步上了车后斗。
……
“爸,妈我回来了!”厉旭终于是到家了。
家里的在碳火烘烤下让人觉得特别的温暖。
“回来就好,今天冷天气冷人呀,来烤火。”厉旭母亲赶紧让出一个靠近火炉的位置来。
“还好,没事妈,我衣服穿得可厚了。”厉旭道。
“上个月就打电话说要晚点,咋晚到这个时候。回头我要好好讲讲大头,搞太晚了。”厉旭爸又是不满意的样子,实际上儿子回来了他心里应该是最高兴的吧。
“哥,回来啊。”历阳刚刚应该是在房间里玩电脑,这会才出来打招呼。
“旭天,回来啊,要死嘞,赶快去烤火,今天坐冷死人嘞。”在房间里面烤着小火盆的奶奶也出来了,还硬要把手里的小火盆往厉旭手里塞。
“旭天今天还没回来吗?”这时手里同样烤着小火盆的二爷爷从外面而来。
一跨进大门就看到火炉边多而来一个人:“旭天回来了呀,今天啥时候回的啊?今年工地上满忙的吧。”
“今年,张大山接的工地多啊,最后这个几乎天天在赶工期啊。”厉旭接下来在火炉好好地把这一年以来工作的点滴事情拿出仔仔细细的跟家人分享那些工作的困难与辛劳。这也是算是厉旭家每年过年的固定项目了吧。当然厉旭同时也会对家里今年田地里的收成做一个了解。聊到因为今年阴雨天气,谷子收成不好买的时候也被压了价,一家人也是叹气。当然,一比较别家也是差不多收成,也就互相开解了。过年了,这一年的辛苦也是能带过的就带过,更多的还是分享这一年的收获与喜悦。
在农村,在厉旭家,大年二十九是过大年,三十是除夕。这一天这一家人就像中秋节一样团圆了。
今天晚上,厉旭母亲也和村里的家家户户一样煮了非常丰盛的一顿大餐。爆竹响起来,一家人一起举杯一起庆团圆庆丰收欢庆越来越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