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孔融给曹操写信的时候,突然有人来报,黄巾贼人管亥来犯。孔融这个闹心呦,怎么回事啊,还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那先处理眼前这个事吧,孔融只得带兵迎敌。
两人一见面,管亥就和孔融讲道理,他知道孔融是个知书达理的人。说以管亥就和孔融说,我知道你这北海城富裕的很,我也不为难你,你给我一万石粮食,我就退兵。
孔融一听胡子都气炸了,这不是明抢吗?于是孔文人义正言辞的摆明了态度,不给!我乃大汉之臣,守卫大汉之地,岂有粮米给予贼人?!
管亥大怒,你居然不给我抢,我要生气,拍马出战,孔融部将宗宝应战,战不几合,被管亥一刀砍死在马下,孔融见管亥士气高昂,果断的选择了战略性撤退。被管亥堵在城里出不来,孔融很郁闷,糜竺现在更是郁闷,我现在怎么办?我老板还等着我回去报信呢,现在可好,跟着一起困在这里了。
第二天,孔融郁闷的上城头去看贼势有没有撤退的意思,结果这一看不要紧,孔融大吃一惊,城外有一个人单枪匹马,左右乱突,如入无人之境。不一会儿这人就杀到了城下,孔融很好奇他接下来要做什么,没想到,这人到了城下,居然仰头看向孔融大喊道,开门!开门啊!
孔融一时间哭笑不得,当时身边左右无人,孔融仔细看了看城下这人,不认识啊,不认识怎么办?先再看看。
这人又杀了一圈,见孔融不开门,干脆又深入敌阵大杀特杀,把这些个恐怖份子(等等,到底谁更恐怖?)逼的退了一圈。这才又回到城门下,接着喊道,快开门啊!
孔融看这人杀了不少,投名状的分量够沉了,这才让人把他放进来。这人进了城直接上城门拜见孔融,说自己名叫太史慈,昨天听家母说这里被恐怖份子围困,觉得常年受孔融的恩情,理应前来解围。
孔融极好宾客,常曰: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吾之愿也。有点水浒里柴进大官人的感觉,太史慈显然是他曾经的一个宾客,现在知道老恩人有难赶来救援了。
孔融很高兴,当下就送了太史慈一副盔甲和宝马。而太史慈此时心中急的很,我来就是解围的,就是来打架的,怎么还给我送衣服,得了,送就送吧。太史慈直接和孔融说,你给我一千精兵,我出城杀敌吧,老这么躲着怎么破敌。
孔融说我知道你厉害,但你看对方人这么多,是不能轻易去送死的。
太史慈说我妈说了。受你的恩情太久,是该报恩的时候了。如果不能解围我也没脸回去见我娘了,我不怕死,誓死奋战!
孔融心说这怎么还是个傻小子呀,整个一愣头青。但又看太史慈这么想出去正面刚,一转眼突然看见来搬救兵的糜竺。唉对呀!他们能来找我搬救兵,我就不能找别人去搬救兵吗?这主意好!
孔融赶紧把太史慈叫到身边说,咱们没必要和他们拼命,他们既然人多,那我们也叫人不就行了?
太史慈听了说对呀,这是个好办法啊,但我们叫谁去?
孔融想到了一个人,谁呢?我们的老朋友刘备。孔融说我听说有个叫刘备的,这个人厉害,你去请他来帮忙吧,他就住在平原,我给你写个信,你去找他。
太史慈说好,孔融三下五除二写好了信交给太史慈,太史慈拿了信就出城。管亥一看料定了是去请救兵的,命人拦截他,而太史慈就再次展现了他武功高强,硬是杀出了重围。
来到平原,太史慈见到刘备就把说了北海城被困之事,然后又呈上了孔融的书信。刘备看完信看着太史慈问道,你是什么人?
太史慈听刘备没说要去,急的赶紧说,我不是特务!我叫太史慈,住东海那边的,没什么文化,粗人一个,虽然不是孔融的亲骨肉,但受恩于孔融多年,今日管亥攻城,北海被围困,孤穷无告危在旦夕,听说你仁义,能救人危机,我才冒死前来请你的。
注意了,接下来刘备表现出了整本三国演义中关于请救兵这一情况中,我觉得最有趣的一个反应。
他是怎么说的呢?刘备道:孔北海知世间有刘备耶!
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孔融居然知道世间有刘备!接着就和关羽张飞两个兄弟领着三千精兵出发了。
我理解为,刘备的逻辑是刘备觉得孔融居然认识我,那我必须去。活脱脱就像是被偶像点名的粉丝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