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气势如虹,但此时的董卓如日中天,根本不是袁绍所能奈何的了的。情况从来不会单纯因为某个人的一腔热血改变,董卓打算杀了袁绍示威,而李儒深知袁家势力根深叶茂,倘若轻易杀了袁绍,废帝大业必然受阻,于是李儒救了袁绍一命,“大事未定,不可妄杀。”
袁绍发完脾气见董卓没有动手,自己也冷静了下来。董卓官居前将军,皇城便处都是他的人,袁绍看了沉默的众人一眼,冷冷一笑,自己此时绝不能再意气用事,倘若自己死在这里,怕是最后一个敢拍案而起的人也会不复存在。于是袁绍退出去,回冀州去了。
董卓合上剑,见袁隗在旁边,吓唬他说,你这侄子不懂规矩,我今天看在你的面子上就不和他计较了。对了,废立的事情,你怎么看啊。袁隗心说你这还有什么好问的?您所言极是,所言极是。董卓接着道:“敢有质疑大议者,杀!”大臣们都吓坏了,皆道:“一听尊命。”
酒宴结束后,董卓问周毖,伍琼两个人,袁家那小子今天给了我个难看,怎么处理?周毖说袁家四世三公,门生遍布四海,倘若广聚豪杰,英雄并起,实为心头大患。到处为止,周毖的评价都很令我满意,这对袁绍算个中肯的定位,但他接下来的思维就让我有些看不懂了,怎么说呢?
周毖道:“不如赦免,拜为一郡守,袁绍必喜于免罪,必定无患!”
……
这是什么逻辑?群官无言,袁绍敢挺身而出,如果这等忠勇无畏的气魄能因为一个赦免就磨灭那可就真的厉害了。
这还不算完,伍琼接着道:“袁绍好谋无断,不足为虑,”嗯,这和后来曹操的评价接近,不过他接下来的话和周毖如出一辙,“不如加一郡守,以收民心。”董卓觉得有道理,于是差人拜袁绍为渤海太守。
……
这到底是让谁收民心?先保袁绍安全,后送袁绍领地,让袁绍招兵买马。或许,他们也是忠臣吧,见袁绍今日如此英勇,有心助他成就气候。嗯…抱歉,我实在无法相信他们是在认真思考,因为这么蠢的人都能当上官,那汉朝……好像还真的有可能……(-_-||)
第二天,董卓发动政变,在李儒读策后,董卓命人把小皇帝扯了下来,脱下黄袍跪下,称臣听命。嚣张,太嚣张了,小皇帝哇哇直哭,大臣们虽心有不忍,但都不敢说话。
这时候又一位忠臣冲了出来,他是尚书丁管,尚书在当时还算不上什么大官,和大唐的六部尚书是不能比的,所以董卓的酒宴上应该没有此人,否则当时必定会更加精彩。
丁大人儒生气度非凡,大骂董卓,威胁要将自己的一腔热血喷在董卓的身上,但并没有什么用,丁大人被拉下去处死,临死仍然骂不绝口。
有诗叹丁管道:董贼潜怀废立图,汉家宗社委丘墟。满朝臣宰皆囊括,惟有丁公是丈夫。
董卓成为了丞相,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什么意思呢?董卓参拜皇帝时,赞礼的人不称名字,只称呼他的官职,上朝不可慢条斯理的走,即使迟到,甚至不来都可以,而是可以穿着鞋,挂着剑上朝,而且拜见皇帝的时候,董卓可以不跪,后来有个人也达到了这一步,我们这里暂且不提。
这时候少帝和他的母亲何太后以及他的皇妃唐妃困于宫中,衣食渐渐少缺,一日吟诗一首,这首诗,坏了大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