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时分,天蒙蒙亮,淡淡的雾气笼罩了整个小城宛如云里雾里的仙境,云海遮掩了嶙峋白骨使得下邳看上去宁静祥和。唯有沐浴阳光之下的云雾泛出的点点青光昭示着这并非是仙境,而且人们常说的剧毒的瘴气。于是气氛变得诡异起来,加上时不时难听的乌鸦嘶叫声,场面更显黑暗诡吊。
丝子歇斯里地的咳嗽,几乎要把肺咳出来了。昨夜一整晚没有睡好,高烧不退,口舌干燥却并不是怎么想喝水,浑身乏力感觉身体轻飘飘的,反应和感受都慢了半拍,恍恍惚惚翻来覆去的捣腾了一晚上。
屋外鸦声不断,乌鸦在享受着豪华的盛宴。不需倚靠人类的生物自然不看人类的脸色,丝毫不顾及屋内丝子的感受。
他笨拙的摸索着四周想要有个倚靠可以站起,可惜不遂人愿。丝子千算万算没有算到自己会染上瘟疫,而且这瘟疫还来的这么急。
其实是应该考虑到的,丝子生无可恋的瘫在地上,连续吃了十来天的腐肉以许汜这种文弱书生的体质肯定会中招。看来现在只能靠宋宪他们煽动起全城百姓,等待着躺赢或者躺输了。
现在这可是性命尤关之季,丝子还是没有把自己性命交托到他人之手的习惯,尤其是两个不靠谱的人。他肘部用力,朝左挪了些距离,从身后摸索了一会,掏出了一块柱状的木块。丝子挣扎着扶正木块,一手撑地一手拄着木块,把身体重心全压在木块上,竟然真站了起来。只是从前两三秒就能完成的动作花了三分钟,现在这真叫老年人的操作了,丝子无声的笑笑,艰难的拄着木块前行。
可怜的丝子并不知道,在他决定食腐的时候就一个奠定了这个结果。在古代,食用尸体死亡率死亡率高达百分之40。即使暂且苟活,还可能会染上一种名为库鲁病的恶性疾病,一旦病发,3~6个月内必死无疑。而灭杀这种病菌最简易的方式是132℃高温消毒持续一小时,古代并没有这样的技术,所以在做出食腐决定的同时,他就已经把他的命交给他的人品了,可惜他的人品并不怎么样。
“嘎吱……”一声刺耳的推门声惊扰了门前一片乌鸦,它们大声的尖叫抗议,在天上徘徊了一圈后再次落地开始进食。
丝子深吸了一大口气,想要振奋一下精神,不过方圆数百里都没有植物光合作用,加上腐尸的难闻瘴气,呛的丝子再次咳嗽起来。但也不知是回光返照还是吸毒真的能够使人亢奋,他拄着拐杖往白门楼走。
坚持住,你可以的。丝子盯着白门楼的方向一角深一脚浅的朝目的地走去。远看活像是年过花甲的老妪,路上的乌鸦见了丝子也不怕他,笃定眼前这个行动迟缓、行将就木的病人伤不到自己,乌鸦对着丝子发出嘶哑的叫声并煽动翅膀试图啄击眼前即将成为美食的猎物。
站稳准备靠着木块赶走乌鸦的丝子险些没摔倒,大地开始震动,惊起了一大片乌鸦,警惕的鸦群发出嘹亮而不甘的尖叫声后着夹着尾巴飞离了下邳,一时间乌云遮天蔽日。
凑,地震了?丝子扶着木块弯腰准备蹲下,想想却又不对,这仗势应该是曹操军入城了。应该没什么可以担心了吧,但是能够一睹天下枭雄曹丞相,十二奇策荀攸,享乐才子郭嘉,义薄云天关羽以及厚颜无耻大耳贼刘备这些踏着时代的弄潮儿的风采,丝子往细里想想还是有点小激动的。
激动归激动,路还是要一步一步走的。
喉咙干渴,有种灼烧感,虽说整个身体靠压着一根木棍在前行,但是身体反而轻飘飘的,就像失了几魂几魄一样。将死之人通常对自己的身体情况了如指掌,丝子甚至知道不出时日他就会躺倒不起,和他正踏过去的那具尸体一样,但是随着身体分分秒秒的更加虚弱,他却异常平和。对,可以用平和这个词。
周遭静悄悄的,那场地震后乌鸦还没回来。可能吕布现在在奋起反抗,亦或是已经被五花大绑跪坐在曹丞相面前,场面或是井然有序,庄严肃穆。或是缭乱嘈杂,各看热闹。而这一切都与丝子无关,他表情异常平静,这是一种妙不可言的状态,但不像是佛家的圆满,或者内触妙乐之类,比起这些更像是刚刚撸完一发进入了贤者模式一样。
原来死的时候是这种感觉啊这条思绪一闪而过,随后丝子迈着小步继续向前。
可惜天空没有下雨,风和日丽。按小说的正常套路,总是要有下雨之类的天气描写来渲染气氛,风雨那个吹啊吹啊它的骄傲放纵,吹啊吹不毁主角他纯净花园,用来烘托出主角有多惨,多崔人泪下,只差旁边坐个拉二胡的拉个二泉映月来一个一条龙服务了。
也好在并没有下雨,不然大概就是压垮丝子的最后一根稻草了。终的,丝子看到了被围了水泄不通的白门楼。
果然在古代也不缺吃瓜群众,丝子大声的咳嗽并拍着前面的士兵,看见这幅模样的丝子那些士兵像是见鬼了一样纷纷避让,竟在拥堵不堪的人群中活生生的空出来了一个缺口。
发热带来的高频耳鸣声加上周遭菜市场一般嘈杂的声音在丝子脑内此起彼伏,使他有了溺水的错觉。他吃力的往前走,模糊不清的视野里依稀看出来几个人被押在地上跪着。
“曹丞相,进来可好?”吕布丝毫没有身为阶下囚的自觉,对着曹操套着近乎。
“此战得胜,自然安好。”曹操倒是自在,可惜这个年代还没凳子,不然估计他能一边喝着小酒一边这么得意。
“缚太急,且松绑缓缓。”吕布还是朝着曹操笑,这气氛简直就是一家人,显然是笃定曹操不会杀他。
“缚虎不得不紧。”曹操也是笑嘻嘻的,闻得后面吵吵,细看是高顺被推搡着过来了。
“汝有何言?”
高顺不语,也不看他,拧着头朝天看。
“吾素闻吕布手下有一猛将,甚是挂念,今见之,君何不出言自救?”三国里面其实一般都是不杀降的,尤其是曹老板,和他爱好人妻癖好相同,很多名将都是他收编来的,与其中金招纳贤才,不如收编降将,这剩下来的钱还能扩充点军饷什么的。许攸、张辽、张郃、贾诩、徐晃、张秀之类都是收编的降将,当然也有失足的时候,比如黄盖……
想必以曹操的爱才之心,但凡高顺说上一句,哪怕两个字请降,曹操肯定不会杀他。可是高顺依然一言不发,甚至连吕布也没看一眼,就静静的站着。
自古以来,士有道义,军有气节高顺自然不能降。
若是要降也得等吕布先开口,而曹操先问高顺,他自不会答。况且对吕布最忠心的就是高顺,如果收了高顺肯定不能再收吕布,否则若是吕布有点小心思那这下邳之战就算是白打了。
这时的沉默不是妥协,而是赴死的决绝与对曹操的蔑视。引颈赴死,乃大丈夫所为也。无论是三国演义还是三国志,高顺都被描述成了一个完人,有威严,练兵善战,贬酒阙色,忠肝义胆,有陷阵营,其中个个都是好手,攻无不破战无不胜。
要收编吕布的军队高顺很重要,这一点高顺知道,曹操知道,但是吕布肯定不知道。那么吕布高顺里面只能活一个,以高顺之忠义,吕布死了他会独活?再者曹操到现在为止还有收编吕布的心思,所以高顺于情于理都必须死。
曹操是何等心思缜密之人,怕是在出征前就想明白了这事儿。于是他大怒,命两名士兵把他拖下去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