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道:“你有什么想法但说无妨。”
李孝恭道:“我大隋开国以来与民生息,租庸调制、均田法均见成效,户籍也达800余万户,按说粮食理应充足,只不过大部分粮食存于各大门阀手里,普通百姓手里余粮不多。又经过多年修凿大运河的徭役,家里更是劳力不足,每年粮食收成逐年降低。此时若增加赋税,恐会让百姓怨声载道。不如换个方法,改向门阀或大户收粮。”
李安道:“你说的有道理,那该如何收呢?”
李孝恭道:“自从开科举以来,开辟了一条贫民百姓的入仕之路。穷人家的孩子便苦读诗书,希望有朝一日金榜提名。而各门阀大家或大户人家的子女,从小养尊处优,很难吃苦去读书,却又想有个功名,如此,不如用粮换功名。”
李安道:“你的意思是卖官?”
李孝恭道:“正是,不过不是咱们卖,而是奏请皇上,由国家卖!”
李安道:“荒唐,国家怎么能卖官呢!那当官的都是买来的,这江山社稷不就毁了!”
李孝恭道:“不会的,父亲请听我详细道来。一是这卖官鬻爵之事,一直屡禁不绝,而卖官所得都落入私人之手,本就与国无益,白白便宜了那些贪官污吏。二是国家卖官可以只给虚名不给实权,既可增加国库,又不会影响社稷,与国无害。父亲以为如何?”
李安沉思了良久道:“你说的有些道理,不过从情感上,我还是接受不了。再怎么说,这卖官鬻爵也不是什么光明正大之事。”
李孝恭道:“父亲所言极是,此事咱们可以容后再议。”
话音刚落,一个丫鬟走了进来道:“老爷、公子,早膳准备好了,您是在这里吃?还是去膳厅吃?”
李安道:“在这里吃吧,你们去吧早膳端来。”
丫鬟回答道:“是。”然后退了出去。
不一会儿,两个丫鬟就端着托盘把早膳端来了。
一个丫鬟站在李孝恭身旁,从托盘里拿出一碗芝麻粥,一碟小菜,一个面食,放到几案上。那个面食很像是现在的馕,不过被切成了小块,正好可以用手拿着吃。那碟小菜,好像就是醋泡芹菜。
李安身旁的几案上也放上了同样的早膳。
李孝恭心想:原来隋唐时期的人,就吃这些早点?
早膳摆好后,李安道:“孝恭,趁热吃吧,这胡麻粥和胡饼可是新找的厨师做的,你尝尝看!”
李孝恭道:“好的。”同时他心想:原来这是胡麻粥和胡饼!以前看到过古籍里提到过“胡麻粥”,其实就是在粥里加芝麻,王维就有“御羹和石髓,香饭进胡麻。大道今无外,长生讵有涯”的诗句。至于胡饼,就更有名了,白居易有诗云“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寄与饥馋杨大使,尝看得似辅兴无”,讲的就是他学京都里的样子做面脆油香新出炉的胡饼,送给朋友的故事,胡饼的做法大约就是白面饼胚,抹油撒芝麻,放炉子里烤熟,很像现在的馕。
李孝恭端起碗,喝了一口粥,果真芝麻香气浓郁,大米粥更是熬的软烂浓稠,米香四溢。他又夹起小菜吃了一口,原来真是醋泡芹菜。他忽然想起:莫非这就是唐初名臣魏征的最爱——醋渍芹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