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这个来将军,还是有些来历的,据说他是东汉中郎将来歙之后。名叫来护儿,现在是皇上的右翊卫大将军,执掌皇宫安全警卫,深得皇上信任,可是皇上面前的红人。”李安介绍着来护儿。
原来他就是来护儿,三征高丽的主将。
一边听着,一边李孝恭开始想着来护儿的生平。
来护儿是东汉开国功臣来歙的十八世孙,其父来法敏是陈朝的海陵令。来护儿出生不久便父母双亡,从小被伯母吴氏抚养。之后,来护儿因为替伯父报仇,手刃仇人,所以逃走避难。再之后,他投奔了隋军贺若弼麾下,因熟悉当地情况,经常执行侦察任务,且常常获得非常有价值的情报,屡立战功,被提升为大都督。又经过击败陈朝将军曾永,参加平陈之役,加封仪同三司,进位上开府。隋开皇十年(590年),杨素平定高智慧叛乱,来护儿又立军功,进封大将军,升任泉州刺史,封襄阳县公。讨平盛道延叛乱后,改任建州总管。来护儿又与蒲山公李宽讨平汪文进叛乱,进升柱国,封永宁郡公。隋文帝还为了褒奖其功劳,派画工绘下他的画像,以传后世。隋仁寿三年(603年),来护儿改任瀛州刺史。隋仁寿四年(604年),炀帝继位,征召来护儿入朝。任命来护儿为右骁卫大将军,后改左骁卫。很快又改任光禄大夫、右翊卫大将军,进封荣国公,备受隋炀帝恩宠。隋大业八年(612年)至大业十年(614年)随炀帝三征高句丽,来护儿均担任主将,虽然后来没能平定高句丽,但也没有重大过错,仍然稳居高位。后又随炀帝巡游塞北、江都。隋义宁二年(618年),宇文化及兵变,弑杀隋炀帝,来护儿一同被杀。
这来护儿也算是隋朝的忠臣良将,只可惜死的太憋屈。
正在李孝恭想的时候,李安又接着说:“他虽然目前很受皇上器重,但其为人依然十分谦虚,尤其对我们这些先朝老臣还是十分尊敬的。得意而不忘形,他日其前途必定不可限量。孝恭,有机会我带你去拜会一下来将军,你也好多学些东西。”
“是,父亲。”李孝恭道。
正说着话,李孝恭忽然听到车的坐板下好像有动静,李安、绿衣好像也都听见了。李孝恭的第一感觉是:莫非车底盘有人?我们互相看着,心照不宣的都没有说破。李安则从坐垫下拿出了宝剑,李孝恭也一同拿出了宝剑,抽出剑鞘,宝剑拿在手中。
同时李安装作很随意的大声说道:“今天老夫好像喝多了,这肚子闹的厉害,车夫,靠边停一下车,老夫要如厕。”
“是,老爷。”车夫回答着,然后慢慢将车停了下来。
李安掀开门帘,来到车外,李孝恭也跟在身后:“父亲,孩儿扶您。”
李安回头对李孝恭点了下头,指了指车右边;然后指自己,又指了指车左边。李孝恭明白,李安是要和他一左一右包抄过去。李孝恭点下头,表示明白了父亲的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