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不定期会有一些项目管理方面及企业流程方面的培训,因为有意开发欧美市场,所以还专门请来一位老外帮大家提高口语。
老外是一位很帅气的澳大利亚小伙子David,是一位浪子。他去过很多国家,打工,挣钱,旅游,谈女朋友,然后再去下一个国家。他在中国的女朋友英语很好,他中文不错,甚至还懂S市本地方言,所以交流根本不是问题。据说他母亲的头发一天一种颜色,连他都不知道他母亲的头发原本到底是什么颜色。晓荣惊奇于David的生活方式,真是不同的选择,不同的活法。
晓荣很珍惜这个英语交流机会,每次上课她都积极提问,因此大家都觉得她口语还不错。其实晓荣心里明白,自己只不过是胆子大些,敢说而已。真正英语好的人其实是那个叫亚波的女同事,她可以畅通无阻地与David畅谈很久,而且发音也标准,这点让晓荣好生佩服。
亚波打扮很中性化,剪发,衣服的款式和颜色与男同事的无异,人很瘦,说话时声音很低,不疾不徐,编程水平不错。上班时间之外,她在专业的外语培训机构进行了英语培训,学费很可观。她让晓荣认识到人只有舍得为自己投资才能具有更大的价值。于是晓荣回家后就买了一本带磁带的商务英语,回去边看边听。
晓荣钱不多,也还舍不得花大价钱来投资自己,她想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尽可能多学些知识。于是公司的各种培训,只要晓荣觉得有用,就积极参加。闲暇时间,她上网浏览技术文章,看技术论坛,这也是她作为一个程序员所必须具备的保鲜手段。IT技术包括程序架构都是日新月异,不了解技术潮流,只能固步自封,迟早被淘汰。
晓荣很早就听说程序员是吃青春饭的,这一行门槛低,刚毕业的学生培训一下就能上手,有些人在学校里就掌握了基本的编程知识,能开发个小程序了。听人说技术转管理才是正途,晓荣觉得当一名项目经理是自己的目标,于是她有意识地多参加一些项目管理相关的培训,也去网上论坛转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