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荣偏科,语文英语最好,物理化学可以,她最头疼的是数学。所以每次做课后练习,她都是优先做其他作业,刚好该做数学练习时,没时间了,于是直到毕业,她还剩了一沓空白的数学试卷没做。
临高考前一个月,晓荣开始调整自己的状态,以巩固为主,不再学习新知识。尽管如此,她的身体还是出了一点状况,经常流鼻血,她去医院开了点清火气且不会使人犯困的药。黑色的七月终于到了,一晃到了高考前一天,晓荣的精神压力达到了最大值,她很压抑。那天,全校召开鼓动大会,鼓励同学们好好备考,闷闷地开完会,几个人去老师的办公室玩,一位同学开了句玩笑,晓荣却似乎终于找到了释放的口儿,哈哈哈哈放声大笑后,前所未有的轻松。
高考这天,晓荣带着毛巾,拿着一杯凉水,带好考试用具,安然参加了考试,毛巾和凉水是为了防备考试过程中流鼻血。考完试出来,发现外面都是望眼欲穿的家长,尽管晓荣早就告诉父母不要来看她,出了门,还是看到了正在互相埋怨的父母。原来他们本来想给晓荣多带些钱,结果临出门桂枝忽然临时起意换了条裤子,钱就被舍在了换下来的裤子里。晓荣听了原委,笑着安慰好父母,一起吃了烧饼油条豆腐脑,晓荣又掏出十块钱给父母让他们去办事情,并嘱咐他们明天不用过来了,毕竟从家到县城二十五里路呢,尽管这条路晓荣曾经为了省车费花了两个小时从学校徒步跑回家。
高考结束了,有同学问晓荣考的如何,她大咧咧的说:“我觉得差不多没问题吧。”是的,应该没问题,尽管数学有四道大题没做,尽管考英语时她去的稍迟了些,被监考老师格外关照,在她座位旁边转了好久,她脑子当时不是很清醒,但是,总的来说,她状态不错,没有慌乱,基本发挥了自己的正常水平。当她看到同学闻言看她的眼光带着诧异时,她意识到自己的回答大概不妥,没给自己留余地。再有人问起,她就说:“搞不清楚啊,谁知道考的怎么样呢?”
晓荣这一年高考采用的是标准分,每科满分900分,标准分的最大特点是拉大差距,使好的更好,差的更差。高考成绩下来了,晓荣考的还可以,总分659分,单科成绩英语725分,语文670分,她的弱科数学及格了,所以没有倒扣分。
晓荣数学能及格还要得益于她强悍的心理建设。数学试卷发下来她就发现难度很大,到最后,四道应用题做不出来,晓荣于是在每题的答案处工工整整写了“答:”,并把一切自己认为是解题步骤的东西写上去,做好这些,并不纠结于不会做的题,而是转头去检查前面的选择和填空题,这一检查就查出了六处错误。
成绩还不错,可是志愿要怎么报呢?晓荣一头雾水。医生和教师不是晓荣想要的行业,她心野,不喜欢太稳定的行业,她的理由是:万一自己摊上了一个恶劣的领导,不是要被人欺压一辈子?听说计算机专业不错,可是晓荣低头看看自己的一双手,自己手那么笨,怎么操作的了那么复杂的电脑?她摇了摇头,否定了这个想法。听说电子行业不错,那就报电子相关的吧。那么,包括哪所大学呢?有人推荐她上J市的大学,结果她记起同族三哥的一句话:“夏天坐火车,一到J市,就像掉进了火坑里……”思及此,晓荣否定了去J市的想法。她看到邻桌李强正在纠结是否报H大,他比晓荣高6分,H大是一所全国重点高校,坐落在一座非常美丽的海滨城市。晓荣心动了,她决定就去那座城市,于是,晓荣填报了Q大,那是一所省重点高校,第一志愿:Q大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据说这是一门新兴边缘学科,以后好就业;第二志愿:Q大计算机专业。晓荣又随意挑了几所重点大学作为后面的志愿。
晓荣就这样考入了Q大,很久以后她才得知,自己是以学院第一名的成绩考进去的,其他大部分同学,都是调剂的这个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