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不会唱歌,不会跳舞,不会弹琴,但是唯独有一样二胡,在他的手里,似乎是有魔力的。
父亲小的时候,没有什么玩具,也没有什么娱乐,没有电视,电影看,只有到村头听一位老人的二胡,虽然也有些戏剧来村里表演,但父亲怎么也看不懂。
每天夜晚8点多,拉二胡的老者,总会慢悠悠的,踏着轻盈的脚步,到村头的大树下坐着,拉起了二胡,村里的村民闲着无事,也来听听二胡,悠远的旋律在村头飘荡着。
父亲的爸爸也就是林凤雪的爷爷,很是厌烦父亲,经常数落着:“听什么听,饭都吃不饱,还不去干活。”
父亲没有应声,每天还是按时的去听老人老二胡。
这老人来历不详,只是知道在5年前,在一个破败的庭院里住进了一个老者。
很多人都说他是跑江湖的,老了,不中用了,才来这里的。
拉二胡的老人看见父亲很是积极的来听着,于是有一天,对着父亲说:“娃,你想学二胡吗。”
父亲心里很是高兴,但又怕还收费,但老人继续的说道:“我在二胡这条道上走了好久了,天南地北都跑遍了,这二胡跟了我已经有四十多年的时间了,我现在身体不行了,等我西去,我把二胡送给你,现在教你谱子。但我有个要求,你要为了我披麻戴孝,我行走了很多的地方,没有子女,我希望我走的时候,能有人,给我一杯酒,洒在我的坟头上。”
父亲很是认真的答应了,于是每天农忙结束的时候总往老者家跑。林凤雪的爷爷,一开始很是反对:“学什么学,温饱都解决不了,学得了又有什么用,傻蛋一个。”
后来父亲去老者家太多了,林凤雪爷爷也办法,可是又不能把父亲绑着不给去,于是默许。
父亲也是第一次学二胡,谱子看了好久都没学会,老者没有责怪父亲,只是慢慢的教着。
一年过去了,父亲终于会弹奏那么一两首曲子,老者的身体也越来越不好,经常咳血。父亲看在眼里很是心急,但自己太小了,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于是把情况和林凤雪的爷爷说了。
林凤雪的爷爷伤神道:“那个老者,时日不多了,这里去市里的大医院可有一百多公里。我没有办法了。”
但父亲很是倔强,和林凤雪的爷爷要了20元钱,于是用板车,自己在前面拉着,给老者在板车上躺着。
这可是冬天,大雪纷飞。
那时父亲只有十一岁,他一个人在茫茫大雪里,拉着沉重的板车,一步一步的走向了市里。
老者一开始不同意,老了死就死吧,可别耽误了后生的时间,但父亲二话没说,直接拉板车过来,在车上铺上棉被,就把老人抬上板车,那时,老人已经不会走了。
父亲走之前,让林凤雪的奶奶烙了几个烧饼,用瓶子装了一些水,还让母亲做了一些干肉,他不是自己吃而是给老者吃肉的,那时物价很贵,在村里很少买的肉,这可是林凤雪的奶奶听见父亲要去市里,于是到了镇里买肉的。
父亲离开去市里的时候,村里没有知道父亲去干嘛,只有林凤雪的爷爷和奶奶知道。
林凤雪的奶奶一个劲的哭着,而林凤雪的爷爷抽着自己的圈烟,一根又一根,林凤雪的爷爷在父亲离开的一刹那,只说了一句:“保重。”千言万语浓缩的一句话,很是动情。
父亲冒着大雪,在深深的雪地上留下了一个个坚毅的脚步。用了两天才把老者送到市里的医院里。
父亲以为20元就能住进医院,可是市里的医院押金就要一百块。父亲数了数全身的钱,可没有那么多。
老者还有些意识,示意父亲过来,打开了一个自己怀里的黑色包布,一层,又一层的打开着,里面数了数了有三百多块,这可是老者的血汗钱,走南闯北挣下来的,不容易。
父亲也没办法,只好用了老者的钱,一开始老者说道“林卿峰(父亲的小名),我知道自己的时日不多的,也是该走的时候了,别花那个冤枉钱了,我把钱留给你,你帮我找一个有桃花的地方,我想长眠在桃花树下,闻着花香,安静的睡着。”
父亲很不同意,于是拿着老者给的三百多块交了押金,一进病房里,老者由于在大雪的路上被冻着了,身体本来就不好,于是就失去了意识。医院连忙把老者送去抢救室。
三个小时过去了,一个医生走了出来,父亲着急的问道:“那个老人家,没事吧。”
医生低沉的语调说着:“他快不行了,你有什么话尽快和他说说吧。”
两分钟后,老者被送了出来,似乎回光返照,老者脸上红润,清醒了许多。
看到了父亲,老者用自己虚弱而有些瘦干的手拉着父亲:“林卿峰啊,我该走了,我最放心不下的是我的二胡,我不想后继无人,我走的时候,二胡就留给你了,我家在大西北的弯子沟,离这里很远,我知道我自己回不去了,我想,你把我埋在桃花树下,面向大西北弯子沟,我就知足了,给家里的知道我还想着他们。”
说着说着,老者就没气,父亲一滴泪也不哭,只是在老者的身边拉着一曲二胡的曲子,那是老者最喜欢的曲子,父亲用这曲子用老者走黄泉路。
把老者拉回家,剩下的还有一百多元,父亲全给死去的老者修建了一个优雅的墓地,立碑,在桃花林里,面向大西北弯子沟,完成了老者的心愿。
在老人下葬的时候,村里来了好多人,父亲抚摸着老者心爱的二胡,心里很是沉重,于是就拉了一首,似乎又像回到了村头的大树下,老者在拉着二胡的时光。
二胡黯淡了色彩,有好些年头了,记得林凤雪小时候,想摸摸二胡,都被父亲挡住了,母亲说:“这是父亲的宝贝,谁也不让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