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99400000040

第40章 明朝(3)

对待商人的态度以及人们的消费观念在明朝都有了很大的改变。明初,朱元璋对商业有着限制和承认的两面性,如规定商贾之家不许穿细纱,将“不务耕种,专事末作者”划为“游民”;同时他又认为民间和官府都需要商人为之服务,商人可以“通有无”,所以主张给予商人一定的社会地位,总体来说来明初对于商业的限制是颇为严厉的。到了明朝后期,特别是在张居正改革时期,从经济和财政的角度他提出“商通有无,农力本樯”、“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的观点,他把农业和商业看做是相互促进和发展的,肯定了商业的重要作用。随着社会对商业的重视,商人自己也重新认识行商的行为,许多商人把自己的事业视作和读书人一样的“道”。当时的山西人席铭曾说道:“丈夫苟不能立功名于世,抑岂为汗粒之偶,不能树基业于家哉!”社会上出现了这种视经商为树立家业的宏伟事业,甚至对农业不屑的态度。商业经济和商业资本的发展使得在明朝中叶以后,兴起了一些地方性的商帮,如徽州徽商、山西晋商、广东粤商、福建闽商等,他们以血缘、乡谊为纽带,以会馆为联系场所,形成了资本雄厚、人数众多、活动范围广的邦团,在中国历史上影响很大。经济的繁荣和商业的发展使得人们的消费观念也有所改变,从明朝中叶开始,传统的以俭朴为主的消费观念受到冲击,高消费意识在人们心中萌生,以江南地区为突出代表。人们竞相炫耀标榜、追求豪华享乐,甚至不顾及自己的经济能力。在穿着、饮食、居住环境、婚丧嫁娶排场等方面都消耗了大量的金钱。

以白银为主的货币制度得以形成。明朝的白银成为主要的货币,渗透到社会经济领域的各个方面。明初虽然将用银化列为禁令,但是却不能完全杜绝,《明太祖实录》记载杭州郡商贾交易“不论获取贵贱,一以金银定价”。正统元年禁银之令松弛以后,出现“朝野率用银”,白银成为主要的价值尺度。万历九年(1581),推行了“一条鞭法”,计亩征粮,更加促进了民间持有白银的普遍化,连小买小卖也用银支付,这从明朝许多小说中可以找到例证。

3.手工业的进步

在明朝手工业各个部门规模扩大、产量增加,一些制作流程和技术也得到改良。明朝手工业中的官营和民营均有发展,而且后者逐渐占主导地位,主要是以纺织业、制瓷业、造船业、造纸与印刷等行业为代表。

在纺织业方面,由于棉花和桑树的大面积种植,明朝的棉织业和丝织业有了很大的发展。棉纺织生产业成为松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各乡镇几乎家家都投入到纺织活动中,出现“棉布寸土皆有”、“织机十室必有”的现象。明正德《松江府志》载:“乡村纺织,尤尚精敏,农暇之时,所出布匹,日以万计。以织助耕,女红有力焉。”松江府成为全国棉纺织业的中心,外地商人纷纷到松江来收布,布商挟重资而来,白银动辄数万两,多则数十万两。以至明朝的小说,如《金瓶梅》等,都有到松江贩卖棉布的情节,松江棉布影响之大可见一斑。丝织业在明朝分为官营和民营两种,东南地区为官营丝织业的中心,以南京、苏州、杭州三处为重;民间丝织业以江南的苏、杭、松、嘉、湖地区为著名,如在当时“居民稠广”的吴江县,“俱以蚕桑为业”,“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在纺织业中出现了纺棉纱的“足踏纺车”,在丝纺织中出现了“腰机和花机”,生产效率都比前朝有了很大提高。

制瓷业在明朝也向前迈出巨大一步,景德镇发展全国制瓷中心。朝廷御器厂的正式设立、民窑的大量兴起,使景德镇出现了以民营手工业工场和作坊为标志的资本主义萌芽。洪武、永乐年间为明朝瓷器的开创与发展时期,宣德年间则为其鼎盛时期。“宣德青花、宣德红釉”当时都闻名于世,至今在国内外还享有至高无上的声誉。青花属釉下彩,用料讲究,技艺精湛,瓷胎采用当地麻仓山的优质瓷土,釉下彩绘采用青料乃外国进口。明朝宣德时官窑烧造的瓷器不仅一般瓷器制作精巧,大件、特大件瓷器也很成功,如五彩“青花大龙虹”大罐之类,装饰工艺普遍采用镂空手法。在制瓷工具方面有了重大突破,成型有了旋坯车,施釉采用吹釉法;在制瓷工艺上有了一系列的创新,瓷器装饰由一种色釉发展到多种色釉,由釉下彩绘发展到釉上彩绘。除青花以外,又出现了红绿彩、五彩、青花斗彩等多种装饰技法。

明朝的矿冶业、造船业、造纸业与印刷业都取得很大的发展。明朝的矿冶业也主要分为官营和民营两种,到宣德末近七十年的时间是以官营为主。在宣德十年(1435)英宗去世以后,解除了民间交易用银的禁令,停罢各处金、银、铜、铁等官矿,听民自由开采。明朝的矿冶产品种类比元朝大增,产量也显著提高,冶炼的技术也大为进步。如在某些地方采用火药爆破,找到排除瓦斯的办法,掌握了把煤炼成焦煤的技术,使用了活塞式木风箱,比西欧发明活塞式木风箱早一百多年。明朝的官府造船业在前期比较兴盛,造船业分布很广,在海运交通口岸、对外贸易基地及海防驻军卫所都设有规模不等的造船厂,其中著名的基地有江苏、山东、辽东、广东的一些地方。郑和下西洋的壮举就是建立在国家造船技术先进的基础之上,郑和的宝船到现在仍然是先进水平的典范。后期明朝的民间造船业开始兴盛,此时的造船特色主要是朝建造技术设备先进、精细的小船方面发展。明朝造纸的纸类品种增多,发明利用石灰和植物灰的碱性来处理纸浆。印刷业在活字印刷基础上出现木活字、铜活字、锡活字、铅活字等,并出现了套印、拱花技巧等。

明朝出现了一些手工业繁荣的典型城市。如北京,北京的金属铸造工艺,在全国冶金史上具有辉煌成就;浙江嘉兴是明宫廷果园厂雕漆工艺之源,其产品专供宫廷享用,雕漆、填漆、戗金产品富丽精美。

《明实录》和《苏州府志》中的材料记载,苏州“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就是所谓“机户”;他们工作的场所叫做“机房”,当时有些机房雇佣了机工。根据记载,苏州的机工有数千人,他们“各有专能”,包括织工、车工、纱工、缎工,其内部分工明确。明朝工商业城市开始兴旺起来了,白银成为各地的通行货币,商品经济在国内外市场上有了比较广泛的开拓。特别是长江流域以南地区,商品经济有了比较显著的发展。到了15世以后,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某些地区新的生产关系的发展,国家赋税征收有了变化。明初田赋征收是以实物地租为主的,货币也占了一定的地位;到了万历九年(1581),国家的赋税制有了大的改革,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实行了“一条鞭法”的赋税征收新形式。一条鞭法作为政府的主要剥削制度,是统治经济基础的反映。明朝这种赋税制度刺激了统治阶级对货币的要求,因而在法律上肯定了白银在赋税征收中的主要地位,进一步加强了商品的流通。同时,一条鞭法取消了力役,在法定意义上允许以雇役来代替,使农民有比较自由地出卖劳动力的条件,从而有利于雇佣关系的发展。明朝后期,小手工业者和农民在交换经济的竞争中,少数人走上富裕的道路,变为小老板或包买商。而另外多数人破产,成为雇佣工人,变为贫农、雇农。如明朝小说《醒世恒言》中,有一篇描写嘉靖年间苏州盛泽镇上施复夫妇的故事:他们从“家中两口,别无男女,家中开张机,每年养几筐蚕儿,妇络夫织,甚好过活”的小商品生产者发展到“不上十年就有数千金家事,又买了左近一所大房居住,开起三四十张

机”的作坊主;其次是一些买办商直接转化为生产中的雇佣者。他们先因收购小生产者的货物而在市场上获利,转而直接将生产资料分发各个家庭、小商品生产者生产,成为买办者,导致直接生产者对生产资料的依赖,维护了雇佣关系;最后还有一些商人直接把资本投入生产行业,成为雇佣者,而不是像历代商人一样将钱物用于购置地产。

中外交流

明朝初年是国势向上发展的时期。北方蒙古的势力已被驱逐出长城以外,明朝的封建统治已十分巩固,加上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国势日趋强盛,为它向海外发展提供了基本保障。永乐年间国力强盛,明成祖好大喜功,对明朝初期执行的消极的海外政策深表不满,想要建立一个天朝大国。朝廷对外政策为之一变,派宦官出国,召各国来朝,郑和就是永乐年间执行此对外政策的代表,其间郑和七下西洋。

1.郑和下西洋

明永乐三年(1405),明成祖命郑和率领庞大的240多艘海船、27400名船员组成的船队远航,一直到明宣德八年(1433)。在七次远航中郑和曾到达过爪哇、苏门答腊、苏禄、暹罗、阿丹、天方、木骨都束等三十多个国家,最远曾达非洲东岸,红海、麦加,并有可能到过澳大利亚。这代表了中国航海探险的高峰,比西方探险家达伽马、哥伦布等人早八十几年。可见当时明朝的航海技术已经领先于同一时期的西方。

郑和出使的任务是招徕各国称臣纳贡,与这些国家建立起上邦大国与藩属之国的关系。为了完成这一任务,郑和到各国以后,第一件事便是宣传朱棣的皇帝诏书;第二件事便是赠送礼物,赐各国国王诰命银印,赐国王及各级官员冠服和其他礼物,表示愿意和那些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的关系;第三件事是进行贸易活动,以中国的手工业品换取各国的土特产品,使各国为中国的精美、完好的手工业品所吸引,从而愿意来中国称臣纳贡,进行贸易活动。郑和时代的中国——承担了一个文明大国的责任:强大却不称霸,播仁爱于友邦,宣昭颁赏,厚往薄来。

郑和下西洋的随员马欢、费信、巩珍分别著有《瀛涯胜览》《星槎胜览》和《西洋番国志》等书。通过出使西洋,中国人加深了对东南亚国家、阿拉伯国家和东非地区的了解。郑和下西洋对中国经济的刺激作用微乎其微;而在西方,远洋贸易的利润加速了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

2.西学东渐

明朝后期西方传教士纷纷东来,他们以介绍先进的科学知识为手段,向皇室或地方官吏贡献西洋奇巧物件,受到地方当局的赏识,遂被允许进入内地甚至京师,做官、传教。

以利玛窦为代表的传教士又以“奇技淫巧”的西学来吸引士大夫,使他们产生兴趣,并以译书修历打动中国朝廷,从而使西学在中国的庙堂传播开来。这一时期,翻译的西学著作有370种,具有科学内容的120种,其中,利玛窦、汤若望、罗雅各、南怀仁就翻译了75部之多。在由传教士传入的西学中,主要以数学和天文学成果最为显著。例如数学方面有利玛窦与徐光启合译的《几何原本》前六卷和介绍几何学原理的《测量法义》、利玛窦与李之藻合编的《同文算指》、介绍圆的内外切的几何学著作《圈容较义》,这成为西方数学传入中国之开端。天文学方面的主要著作有意大利利玛窦的《乾坤体义》、德国汤若望的《历法西传》、葡萄牙阳玛诺的《天问略》;介绍天文观测仪器的有意大利熊三拔的《表度说》《简平仪说》,汤若望的《远镜说》等。

思想文化以及教育

终明朝一代,由于专制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以及统治阶级对思想文化控制的严紧,对文人思想都进行了严厉的打击。如在明朝实行了残酷的“文字狱”制度,所以专业学术成就大都是总结前人经验的归纳性著作,不过在总结的同时又有自己的一些创新,这些成就在中国乃至世界上都具有相当的影响力。

1.重要学术著作

徐光启和《农政全书》徐光启(1562至1633),字子先,万历三十二年(1604)进士,通天文、历算,习火器。徐光启出身农家,自幼即对农事极为关心。徐光启一生关于农学方面的著作甚多,有《农政全书》《甘薯疏》《泰西水法》等。《农政全书》堪称代表,共分12门,60卷,70余万言。《农政全书》主要包括农政思想和农业技术两大方面,是“杂采众家”又“兼出独见”的著作,在我国农业史上占有重要位置,被誉为“中国三大农书”之一。

同类推荐
  • 汉族风俗史(第五卷):清代后期·民国汉族风俗

    汉族风俗史(第五卷):清代后期·民国汉族风俗

    本书作为《汉族风俗史》之第五卷,经过10余年风雨的磨练,现在终于要出版了。
  • 竹影清风

    竹影清风

    《竹影清风》共收入各种风格、题材散文共60余篇。本书中收录的文章多数为自传体散文,回顾了一个农民出身的青年作家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初登文坛以来的三次文学创作高潮,家庭环境的艰辛和坚持文学创作的决心并决心为之奋斗终生的决心也有抒情杂评和调侃性幽默小品;还有人物传记、土特产品介绍等。
  • 好莱坞的强权文化

    好莱坞的强权文化

    《好莱坞的强权文化》一书披露了好莱坞电影业同美国国防部、中央情报局和大牌军火承包商之间的密切联系。作者阿尔福特在书中分析探讨了近年来拍摄制作的100多部各种类型影片,向我们表明有些貌似开明的影片,如《夺金三王》、《卢旺达旅馆》,其实常常同美国军方插手拍摄制作过程的影片一样(如《黑鹰坠落》、《钢铁侠》和《变形金刚》),只不过是一些墨守成规、具有误导作用的影片。
  • 新媒体时代的文化批评

    新媒体时代的文化批评

    本书收录了作者2008—2011年的文化研究成果,分为上海文化、文化形象、传媒文化、文化教育、世博文化五辑,呈现了新媒体时代文化和文化批评的现状。该论集的文章获得极好的社会反响:《大都市文化发展趋势与上海文化发展坐标、定位问题研究》一文获得第七届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成果二等奖,《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遗产保护》一文发表后为《新华文摘》全文转载,《新媒体时代的文学创作与阅读》整版刊载于《文汇报》学人演讲栏目。
  • 人生际遇(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人生际遇(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热门推荐
  • 和你同居的日子

    和你同居的日子

    比起穿越文,没有跌宕起伏的剧情;比起总裁文,没有高调炫耀的爱情;比起校园文,没有天真浪漫的爱情故事。人总是在成熟之后才学会念旧,失去之后才懂得珍惜。如能抓住幸福,哪怕仅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和她在一起,才是享受生活的真谛!
  • Zanoni

    Zanoni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单行道十二年

    单行道十二年

    记录了陶泽和白杨柏真实的十二年历程,从学生时代的相遇,到军旅生涯的相知,直到重返职场,十二年的感情到底抵不抵的过现实的生活。
  • 但愿那花不曾凋零

    但愿那花不曾凋零

    盛夏,那花曾绽开的日子,深秋,寒冬它也不曾凋零,却如今,春风盎然百花残,那年那天的花不再为你盛开
  • 英雄Heroes

    英雄Heroes

    谢谢所有一起陪我做梦的兄弟姐妹。非职业写手,多担待。
  • 宋词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唐诗、宋词,各极一代文学之盛,是我国韵文发展史上光芒万丈的两座高峰。《宋词三百首》是最流行的宋词选本,流传深远,最具宋词神韵。
  • 超级天神系统

    超级天神系统

    天上真能掉馅饼?秦杨起初不信!只是,当他偶然得到一部二手手机,发现里面自带一个“APP天神系统”,通过不断的完成“天庭任务”和“地府任务”,他得到了一个又一个的特殊能力,同时也得到了曾经只存在于想象中的亲情、爱情后……秦阳终于发现,原来做个好人真的很难,并不是能力越强事情就变得非常简单,世间更不存在十全十美。从不断的挑战中,遇到了百样人,百种纠结,他该如何选择?如何取舍?
  • 爱是你心尖的微笑

    爱是你心尖的微笑

    mai从模特到演员再到史上票房最高女主角,一步一个脚印。我一直在蜕变,你知道吗。我相信一见钟情,我相信你的微笑就是我的良药。
  • 琉璃惊变

    琉璃惊变

    她本乃风月楼誉满四国之花魁,厌倦杀戮,只愿偏安一隅,得一袭岁月静好却被一枚传说中不为人所知的琉璃玉,与他情爱纠葛卷入天下纷争皇权,地位,金山,美人,何不引人悸动!繁华落幕,又将归于何处!
  • 药师仪轨一具

    药师仪轨一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