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99400000022

第22章 唐朝(2)

与前代相比,唐朝时期的交通业发展也较为迅速。早在隋朝,为加强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和巩固国家统治,隋政府下令开凿大运河。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便利了南北的交通,加强了南北方的经济、文化交流。隋亡后,唐朝兴起。大运河在交通、漕运事业中依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继续促进着唐朝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唐朝为巩固统治和发展商业的需要,十分重视发展交通运输业。在各水陆交通要道上大致每三十里设置一个驿站,有专门的水驿和路驿以及水陆兼驿。除了官府的驿站之外,全国各地还有大大小小的民间私营的邸店,接待过往的客商。交通工具一般有马、驴、舟船、马车等。当时的陆路交通干线以京师长安为中心,往东经过洛阳、汴州(今属河南)可达山东半岛,从汴州北上可至幽、蓟,南下可达扬州,从长安向西北可经兰州、河西地区通西域,从长安向西南经益州可达南诏,从长安东北经河东地区可北上云州(今属山西)直通回纥,从长安往南经襄州(今属湖北)、潭州(今属湖南)可达两广地区。可见唐朝时期的交通已经十分发达了。

政治制度

唐袭隋规,沿用三省六部制,但有所发展。唐朝三省分别是中书省,长官为中书令;门下省,长官为侍中;尚书省,长官为尚书令,下辖吏部、户部(唐朝为避讳太宗李世民而改隋朝的民部为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和工部。唐朝的三省六部制逐渐运作成熟,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尚书省负责执行。这样一套行政运作体系大大提高了决策的正确性,避免了一些重大决策的失误,也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唐朝仍然设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关,长官为御史大夫。下设台院、殿院和察院,负责中央与地方的监察工作。此外,唐中央政府还设有太常、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等九寺和国子、将作、都水、少府、秘书等五监,统称为“九寺五监”,管理国家各项具体事务。

1.唐朝中央与地方的行政体制

隋朝周后,为加强皇权,逐步分割宰相的权力,确立了三省长官都为宰相的体制。唐朝基本延续了这一体制,但作了局部的修改。唐高祖武德三年(620),改门下省的纳言为侍中,内史省为中书省,内史令为中书令,尚书省的长官为左右仆射,侍中、中书令和左右仆射并称为宰相。唐高宗以后,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或“同中书门下三品”来行宰相之职,即那些三省的长官如未加“同三品”或“同平章事”就会失去原来的宰相地位。唐朝宰相制度有一些突出的特点,首先是宰相任命方面基本上都是任人唯贤,多从科举中的进士中选拔宰相。唐朝的名相有许多都是从科举中选拔而出的,如唐朝四大名相之一的宋璟就是进士出身,他任宰相时为唐朝社会由动荡走向中兴作出了积极贡献。其次,唐朝宰相有较大的权力,参与了国家大政方针的制定和实施,甚至参与皇帝、皇太子和皇后的废立等国家大事。唐朝魏徵、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多次向唐太宗进谏,说明宰相的权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唐朝的地方行政制度沿袭隋朝,实行州县二级制,唐玄宗年间曾一度改州为郡。唐太宗年间,为了便于对地方官吏工作进行巡查和监督,唐中央根据全国的山川形势,将天下分为关内、河南、河北、山南、陇右、河东、剑南、淮南、江南以及岭南十道。唐玄宗时期进一步将全国划分为十五道,这十五道是在太宗时期所划分的十道的基础上,将山南分置为东、西二道,关内道长安附近增置京畿道,河南道洛阳附近增置都畿道,江南分置江南东道、江南西道和黔中道,总共十五道。道在最初只是一个监察区域,不是一个独立完善的行政实体。中唐以后,随着藩镇和地方势力的增长,道逐渐实体化。因此,唐后期的地方行政体制实际上已经逐步演变为道(藩镇)、州、县三级制。

2.唐朝的选官制度

唐朝对科举制进行了一些革新。当时科举制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常举,即定期进行的考试,包括秀才、明经、进士等八科,其中以明经和进士科最为重要。明经考试的主要内容是帖经,较易考取;进士的内容以诗赋为主,不易考取。故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之说。由于进士科注重诗赋,科举制也促进了唐诗的繁荣。常举最初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到了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以后,改由礼部侍郎主持,这从侧面反映了唐政府对科举制的逐步重视。制举是某种临时性的需要,由皇帝主持的考试,考试时间不定,科目也是临时所设,如较为重要的有贤良方正科、直言极谏科、博学宏辞科等,制举在科举中处于次要地位。武则天时期,曾创殿试和武举。殿试是科举中最高级别的考试,武则天曾亲自主持,使得科举制得到加强和巩固。武举是一种选拔军事人才的考试,由兵部主持。

唐朝科举取士的人数仍然十分有限,大批官员并非由科举产生,而是通过门荫入仕。门荫制是给当朝五品以上高官的子孙以做官的特权,门荫制在唐朝发展已经成熟,有一套完整严密的规定。两唐书中对门荫入仕有着详细的记载,一般是三品以上大官可以荫及曾孙,五品以上可以荫及孙。唐朝许多著名的宰相如褚遂良、姚崇、李吉甫等人都是门荫出身。“流外入流”是指一般的吏职人员(流外)通过中央政府的“铨选”之后,获得担任职事官(流内)的机会。在唐朝,“流外入流”始终是低级官员及一部分中级官员的主要来源。

军事制度

唐朝的府兵制发展更为完善,中央设有左右卫、左右武卫等机构,地方上设立军府,又称折冲府,分上、中、下三等。在军府设置上,以“内中外轻”为指导思想。当时设置的军府,仅关中地区就有261个,拥兵26万,约占军府总数和兵力的40%,而其他地区,军府设置比较稀疏,甚至有的偏远地区都不予设置。这样的设置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同时可以拱卫京师。一旦战事出现,中央临时从各军府调集军队并临时任命将帅统辖军队作战。战争结束后,“兵散于府,将归于朝”,将士分离,防止将士长期结合形成将帅拥兵的现象,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和维护中央政府的权威。

府兵制是与均田制相互结合的一种兵制,均田制瓦解后,府兵制也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基础。府兵制规定兵士在出征时武器、衣物都必须自备,当均田制瓦解后,农民土地越来越少,已经无力承担沉重的兵役。加上唐朝中后期对外战事频繁,府兵的服役期限越来越长,处境也急剧恶化,人们纷纷逃避兵役,视兵役为畏途,唐政府不得不开始用钱募兵,以弥补兵源不足。府兵制开始走向末路,募兵制逐步兴起。唐玄宗开元年间,唐政府开始招募宿卫京师地区的兵士,称为“长从宿卫”,后改名为“骑”,随后边镇戍兵也开始实行招募制,这些被招募的戍兵被称为“长征健儿”,由边防将帅长期统帅。这些“骑”和“长征健儿”都是政府雇佣的长期服兵役的职业兵。募兵制实行后,由于边境上战事的需要,唐政府赋予了将帅很大的权力。边防重镇的军事势力迅速上升,形成了节度使拥兵自重的局面。节度使是唐朝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故得名。节度使拥兵数量众多,将士训练有素,又有实战经验,使得唐初“内重外轻”的军事格局被打破,为后来的“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埋下了隐患。

法律制度

唐朝律法制定持续了很长时间,唐高祖曾命人在《开皇律》的基础上制定《武德律》;太宗时期,对《武德律》加以修改制成《贞观律》;高宗时期再以前两者为蓝本,制定《永辉律》,至此,唐律基本形成。随后,唐高宗又命人对《永辉律》作出具体的解释,撰成三十卷《疏议》。永徽四年(653),《疏议》附于《唐律》之后正式颁行,形成了流传至今的《唐律疏议》,这是我国现存的最完备的一部古代法典。唐律较隋律更为宽松,但在中国古代社会里,二者都是为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的,因此所有贵族官僚在法律上都有着一定的特权,常常可以得到减免各种刑罚。如《开皇律》规定:“其在八议之科,及品第七以上犯者,皆例减一等。其品第九以上犯者,听赎。”唐律与隋《开皇律》一样,对于存在“八议”的贵族官僚和一般官僚地主,均可以减罪和用铜赎罪,而那些在“十恶”之条者不在此列。

民族关系

1.突厥

突厥是继匈奴之后在我国北方兴起的又一个较为强大的少数民族,兴起于今新疆阿尔泰山一带。公元6世纪,突厥建立了汗国,势力一度强大,基本上统一了我国西北地区,迫使北朝的周和齐两国都向其称臣。

隋初,突厥汗国分裂为东西两个部分。隋末,东突厥势力强大,他们利用中原纷争之际,频频南侵。唐初,东突厥一度逼近长安。唐太宗即位后,开始对东突厥采取积极防御策略。贞观三年(629),唐乘东突厥内乱之际,派兵反击,俘获东突厥首领颉力可汗,东突厥灭亡。唐在东突厥故地设置都督府管辖其部众。西突厥在隋唐之交势力崛起,逐步控制了中亚和西域诸国,影响了丝绸之路的畅通。唐太宗时期,派侯君集率军攻取西域高昌诸国,开始了与西突厥争夺西域地区的斗争。贞观十四年(640),唐政府在西域设立了安西都护府,经过多年的努力经营,太宗末年,唐政府终于在同西突厥的争斗中取得了绝对优势,西域大部分地区为唐所有。唐政府在西域地区设立了龟兹、焉耆、于田﹑疏勒四镇,隶属安西都护府,史称“安息四镇”。唐高宗年间,继续派兵俘虏了西突厥首领沙钵略可汗,西突厥汗国至此灭亡。

2.回纥

回纥又被称为回鹘,与突厥同属一个种族,北魏时期因其喜乘高轮车而被称为“高车”或者“铁勒”,是现代维吾尔族的祖先。隋朝时期,回纥就因不满突厥的压榨多次起兵反抗。到了唐朝,回纥联合薛延陀共同反抗突厥,为唐灭亡东突厥起了协助作用。东突厥既亡,北部地区薛延陀和回纥势力逐渐壮大。贞观二十年(646),回纥在其首领吐迷度的带领下,与唐朝联合灭亡了薛延陀,控制了薛延陀的旧地。随后,回纥归顺唐中央王朝,与唐朝的关系日趋紧密。到了唐玄宗时期,回纥占有了突厥的故地,逐步成为漠北强国。天宝三年(744),唐玄宗封回纥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怀仁可汗时期,正式建立了回鹘国,回鹘国势强盛,“斥地愈广,东际室韦,西抵金山,南跨大漠,尽有突厥故地”。

回鹘与唐的关系一直比较密切,双方长期友好交往。唐玄宗时期爆发了“安史之乱”,回鹘曾出兵协助唐中央政府平叛。作为回报,唐政府约定与回鹘马绢互市。唐肃宗为了“酬功”,在互市过程中唐政府的绢是以较低的价格来换取马匹的。具体来讲是,唐朝以四十到五十匹绢来换取一匹马,而当时民间贸易的比价是一匹马只可换二十到三十匹绢的。这种不等价的交换促进了回鹘的畜牧业迅速发展,使得回鹘后来一次与唐朝交换的马匹达到十万匹之多,唐政府无力承担,开始逐步限制马绢互市的数量。除了官方间的贸易外,回鹘的许多商人开始进入中原的内地,仅仅居住在长安的回鹘商人就达到千人之众。他们的足迹还达到西域等地,极大地促进了回鹘的经济发展。随着回鹘商业经济的发展,一些新型的市镇在北方草原兴起,特别是回鹘的都城哈喇巴喇哈逊(今属蒙古),遗址中的许多瓦当都有晚唐的风格,足见其深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回鹘与唐的文化交流对中原地区也产生了巨大影响。回鹘人乘坐的高车、回鹘装、胡毡帽等都对唐中原地区的人们产生了巨大吸引力。正如唐朝花蕊夫人所写的一样,这一时期的唐人“回鹘衣装回鹘马,就中偏称小腰身”;白居易也描写过当时人们穿着“小头鞋履窄衣裳”。可见,随着回鹘与唐的交流,回鹘地区的一些习俗也对中原地区的人民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公元8世纪中叶后,回鹘地区的人们开始逐步放弃游牧生活,转向定居。到公元9世纪30年代,回鹘地区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逐步激化,加之连年灾害,瘟疫、雪灾造成了牛羊大批死亡,回鹘国势减弱,统治趋于瓦解。840年,黠戛斯率十万骑兵攻破回鹘都城哈喇巴喇哈逊,回鹘汗国灭亡。回鹘汗国灭亡后,余部迁离故地,一部分南下与汉族融合,逐步汉化;另一部分迁至西州(今属新疆)和轮台(今属新疆)等地,被称为西州回鹘或高车回鹘。他们依附吐蕃,为吐蕃代辖天山南北地区,逐步成为今天维吾尔族的祖先。还有少量回鹘人迁到甘州(今属甘肃)等地,被称为甘州回鹘,至宋都世代与中原地区通好,这些地区的回鹘族人就是今天中国裕固族的祖先。

3.吐蕃

吐蕃是我国藏族的祖先。早在公元7世纪时期,吐蕃的杰出首领松赞干布就统一了青藏高原地区,定都逻些(今属西藏),建立了统一的奴隶制政权。松赞干布在统一吐蕃后进行了一系列政治、军事、社会改革,统一度量衡,制定了历法,创造了吐蕃文字。

唐太宗贞观年间,松赞干布遣使向太宗请求和亲。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了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入藏和亲之时,带去了中原许多先进的生产技术、医药书籍,还有诸多能工巧匠,大大促进了吐蕃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这次和亲成为唐蕃文化交流的一场盛宴,增进了两地的联系。到了公元8世纪,唐中宗又将金城公主嫁给另一个吐蕃赞普尺带朱丹。

唐玄宗时期,尺带朱丹上表奏称:“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合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可见唐蕃之间的关系非常亲密,吐蕃赞普已自认为和唐朝是“合同为一家”。821年(唐穆宗长庆元年;吐蕃彝泰七年)唐朝和吐蕃双方派使节,先在唐京师长安盟誓。次年又在吐蕃逻些重盟。823年,将盟文刻石立碑,用汉藏两种文字对照,即历史上有名的甥舅和盟碑,又称唐蕃会盟碑或长庆会盟碑。长庆会盟碑至今仍然屹立在西藏拉萨的大昭寺门前,成为千百年来汉藏两族人民大团结的历史见证。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蕃一度兵戎相见。吐蕃频繁入侵唐境,夺取了唐的陇右、河西之地,控制了西域,“丝绸之路”也因此受阻。吐蕃军队甚至还攻陷过唐都长安城。公元8世纪下半叶,吐蕃势力达到极盛。但是伴随着一系列的对外征伐,吐蕃的势力大大削弱,吐蕃内部的社会矛盾亦日趋激化,到了公元9世纪,吐蕃开始衰落。

4.南诏

唐朝时期,在今天的云南省地区居住着一个乌蛮族部落,他们过着畜牧生活。公元7世纪开始,乌蛮逐步向洱海(今属云南)地区迁移,征服了当地的民族,先后建立了六个较大的部落,称为“六诏”,其中的蒙舍诏(今属云南)因位于其余五诏之南,又被称为“南诏”。公元8世纪前期,南诏首领皮逻阁在唐朝的支持下,渐渐统一了其余各诏,建立了统一的南诏国,成为我国西南地区一个较为强大的民族政权。开元二十六年(738),唐玄宗封皮逻阁为云南王。

同类推荐
  • 每天读一点世界文化常识

    每天读一点世界文化常识

    《每天读一点世界文化常识》是一部世界文化百科全书,从人类历史、衣食住行、文学艺术、政治经济、军事技术、风俗传说、名胜古迹七个方面讲解世界文化常识,展示世界文化发展的轨迹,为读者提供科学性、趣味性、知识性的阅读体验和感受,使大家尽情畅游在辽阔深邃的世界文化知识的海洋中。
  • 白鹿论丛

    白鹿论丛

    白鹿书院的卖点即重点是推广传统文化。5月28日陕西省隆重举行的纪念司马迁诞辰2000周年大型的电视直播活动“风追司马”,我来了,这次白鹿书院成立我也来参加,为什么两次都来呢?因为考虑文化问题。但究竟什么是文化?可以说我们的兵马俑、秦陵是,从羊肉泡摸到葫芦头也都是文化。现在文化特别泛滥,文化是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酒文化、食文化、茶文化等等。那么究竟什么是文化,文化对我们有多么重要?我不是学者类型的人,是个在实践中摸索、自我思考的人,学习、看书只是作为我的一个参考。我得出的文化是一个时代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产生的一种思维方式。
  • 藏式传统建筑与雕塑(E眼藏地行 卷六)

    藏式传统建筑与雕塑(E眼藏地行 卷六)

    藏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藏族的聚居地以青藏高原为主,分布于我国西藏自治区、四川、青海、甘肃和云南等省。另外,尼泊尔、巴基斯坦、印度和不丹等国境内也有藏族人居住。藏族也是居住地海拔最高,距离太阳最近的民族。藏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文献典籍的种类之繁,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在我国各民族中仅次于汉族,位居第二。公元18世纪中叶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后,藏民族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个成员,与各兄弟民族生死相依,荣辱与共,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
  • 民间婚俗

    民间婚俗

    婚姻礼俗是男女建立婚姻关系的必要途径。由于结婚是人生最大喜事,关涉到家庭幸福、家族香火的延续和社会的安定,因此有关婚姻的习俗也就特别繁多。哭嫁仅仅是婚俗中的一个插曲。以上简单梳理了哭嫁习俗流变的轨迹,从中可以看出,婚俗的历史非常悠久,并且处于不断的变动之中,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婚俗还包含丰富的文化意蕴,充溢着美好的情感以及人们对幸福家庭生活的向往。本书将依照婚礼的程序,展示婚礼中重要环节的风俗画面。
  • 中国楹联

    中国楹联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楹联》为丛书之一,系统全面介绍了对联相关知识。《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楹联》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热门推荐
  • 纯色恋人之悸动

    纯色恋人之悸动

    这是一本有关青春校园类的文章。描写的是校园中清纯的爱,主人公与想念的她重逢,但一切又与想象中的场面不同,这时的他们又会发生许多互相牵绊的事情......
  • 太上出家传度仪

    太上出家传度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乱世摄政王

    乱世摄政王

    高扬意外来到一个社会风气不太好的朝代,他吃了给皇帝准备的超级大力丸,发现自己热血冲动、雄壮威武,如果不去给寂寞的贵妇人们当男宠真是可惜了。可是,他得到了一个更高大上的头衔和一个听起来更激动人心的任务,那就是作为摄政王,守护一位刚即位的萝莉女皇。在风雨飘摇的乱世,这相当于将脑袋别在裤腰带上,但高扬十分喜欢,十分有激情。古代搞政治,就是要拉拢一部分人,打击另一部分人。不过好像朝中权贵个个盛气凌人、趾高气昂,谁都看不起玉树临风、风流倜傥的他啊?!玛德,既然拉拢不动你们,那就拉拢你们的女人!
  • 蜜宠医妃

    蜜宠医妃

    行奢华,性嚣张,好胭脂,嗜红衣,慕定王——说得是相府嫡女秦卿。倾城容,脑单纯,小受样,患腿疾,命不稳——说得是大燕异姓南陵王。使异能,会医术,懂驭香,貌倾城——说得是穿越后的秦卿。心太狠,手太辣,性阴鸷,世无双——说得是黑化了的南陵王。女主与男主相遇后——就成了一个夫妻同心,其利断金的热血故事。也成了一个弱水三千,只取一瓢的溺宠故事。更成了一个一对‘弱弱’夫妻,在乱世中共同打造辉煌盛世的故事。(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宝贝儿,咱不离婚

    宝贝儿,咱不离婚

    前一秒,签字离婚,下一秒,竟然被求婚。洛璇囧,二婚竟然还闹上了B城头条。二嫁御家,被媒体戏谑笑之:御太太,看来你生是御家人,死是御家鬼了。儿子感冒,御太太果断和儿子睡一床,御先生不乐意,趁儿子熟睡把人打包扛起。御太太怒:“御辰你嫌不嫌丢人,居然和儿子争宠。”御先生“你是我老婆,当然得和我睡。”
  • 陵卫

    陵卫

    天地混沌之后,四神兽应运而生,青龙,白虎,朱雀,玄武,降临天地四方,镇守世间,诛杀妖邪,奈何天命有时,四圣兽消失于世间,之余四圣兽墓于天地之间,陵卫由此诞生
  • 幸福女人能量养生书:女人健康的革命

    幸福女人能量养生书:女人健康的革命

    每个女人都要掌握身体能量盛衰的规律、每个女人都要学会驱逐恶能量,让健康能量充盈体内、每个女人都要学会唤醒沉睡的心灵能量、叁涵养健康能量的女人,身心健康,青春不老,如花盛放。
  • 冷清总裁的小娇妻

    冷清总裁的小娇妻

    她代替自己的名媛姐姐嫁给一个总裁。不知道他们中间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七星耀九州

    七星耀九州

    浩瀚宇宙深处,存在着一方名为九州的世界。而在那九州大陆之上,自古便流传着一则神话:相传天地初开之际,苍天昏暗,山河破碎,狂风暴雨,洪涛泛滥。满天神明眼见大地生灵死伤无数,便集众神之力,运无上法力,聚天下七大灵气之精华成灵珠,分别镇压天地间暴乱的地水风火雷电光明黑暗七大灵气。至此之后九州大陆才得以平静,百姓才得以安息。但数百年过后,大陆上却流传出这么一句话:七星聚汇,九州为尊,长生不老,化身为神。便是因为此话,九州之上,掀起了一场腥风血雨.......至今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