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984100000019

第19章 分明一伙强盗

向城军绕过“龙潭岭”,眼前就一片开阔,裴家寨正在山间谷地之中。

姚世虎登高观察,发现裴家寨分为南北两寨。北寨陈旧些,南寨明显是新建的。两寨一水之隔,有吊桥沟通。南寨一面背水,三面筑墙。南寨不破,无法直接攻击北寨。看来只能先攻南寨。

拿定了主意,姚世虎并不急于进攻,而是找一平坦处,扎下营寨。毕竟山路难行,先让手下弟兄们养足了精神再说。

姚世虎带上一队亲兵,来到裴家寨前,见裴家寨墙只有一丈多高,单面不足百米长。下半截夯土,上半截砌石,最上层密密麻麻插些圆木,圆木每隔一段距离就留有空隙,作为弓手的射孔。虽然建得粗糙,也还牢固。不过看墙头守备,就稀松许多,南面城墙总共也不过十余个弓手,歪歪扭扭插了几杆旗帜。

姚世虎喊主事的人出来搭话。过了许久,城头上才懒洋洋出来一人,自称裴家新寨寨主张寻。

姚世虎见那人的懒散样,气就不打一处来,历数裴家寨聚集私兵,强夺田地之罪。没想到那寨主竟然将诸条罪状一并认下了,还问姚世虎要如何才肯罢休。

姚世虎心中冷笑,倒是个识时务的,说:“一遣散私兵,二归还田产,三交出首犯,四赔偿白银两千两,粮食五百石。如此就不再追究!”

没想到对方竟然一口答应了,只是觉得赔偿银两、粮食数量巨大,一时拿不出,想让宽限些时间。姚世虎没想到事情如此顺利,眼见着不费一兵一卒就要大功告成,刚想答应,身后的监军史谦提醒:“小心是缓兵之计,不可宽限久了。”

姚世虎一想也是,就说过了晌午,未时就要答复。张寻面露难色,说请军爷再宽限一个时辰,寨里要挨家挨户的齐钱,要耽误些功夫。姚世虎是个嫌磨叽的人,心说就算缓兵之计,多给你一个时辰又能如何,就一口应承了。并扬言,过了申时如不答复,就要血洗裴家寨,鸡犬不留!

张寻从城头下来,撇了撇嘴。这哪像唐朝官军该说的话,分明一伙强盗!

裴五有些不解:“总都头为何在一个时辰上计较?”

张寻笑而不语。一旁的施惊墨道破玄机:“山里太阳落得早,过了申时,酉时天就蒙蒙黑了。即便我们不就范,他们今天又哪有时间攻寨?别看总都头只拖了一个时辰,实际上把今天一整天都给耗掉了。”

裴五大呼妙计。张寻却说,都是小聪明,济不了大事。还需提起精神准备来日决战!

姚世虎这边一直等到申时了了,也不见裴家寨里有人出来,顿时怒火中烧,擂起战鼓,下令攻寨。

他这一营四百人,分为四旅,其中三旅是战兵,一旅只管辎重。姚世虎也是懂得用兵之道的人,并没有把人一股脑全都派上去。而是出两旅攻寨,一旅从南面进攻,一旅从东面进攻,另留一旅作为生力军,也是督战队。辎重兵不上战场。

攻寨的时候,一旅也是分成两队,一队主攻,一队策应轮换。这样既能保证士卒有充沛的体力,又能持续给对方施加压力。裴家寨寨墙宽度有限,同时拥上太多人也施展不开,对实际攻击效果助益有限。

寨墙外面有条壕沟,虽然不宽也不深,但有这条沟在,云梯就不能直接架到墙上。攻城锤也无法撞门。于是攻寨的第一件事就是掘土填壕。

壕沟距离寨墙只有十余步,在守城弓手射程之内。向城乡兵五人一组,其中两人举盾掩护,一人就地掘土,另有两人持弓朝墙头还射。攻寨每个批次的50人就是这样分工,10人掘土填壕,20弓手火力掩护,20盾牌手同时掩护弓手和掘手。

张寻在城头看了,心里暗叹,没想到一个小小的乡兵营指挥使,打起仗来都如此有章法,可见大唐军人整体素质之高。以后切不可小看了古人,犯轻敌的错误。

再看守军的布置,张寻总共只派了两队人参战。主要是裴礼这一都人马,依据之前约定,裴礼这一都被赐名“白虎都”。其中队正裴仲率领50人负责防御南门。另一个队正韩嘉率50人防御东墙。

每队50人又拆成三组,20人上墙射箭。20人墙下歇息轮换。另10人往来接应,查缺补漏。作为机动支援兵力。也就是说,同一时间在一侧墙头防守的弓手,总数不会超过30人。

赵东阳一都人马被赐名为“青龙都”。今天的仗“青龙都”连预备队都不算,干脆处于休息的状态。

往来运送滚木礌石、弓箭的任务,交给了新近从流民中征集的50个丁壮。这些人总不能干吃饭不干活。统领他们的就是契必阿大手下跑回来的队正肖虎。张寻决定先不追究肖虎的擅离职守之罪,而是让其戴罪立功。他其实挺喜欢这个小胖子,毕竟脑子转的比他都头契必阿大快多了。

双方这样打了有一个时辰,虽说互有伤亡,但伤亡都不大。向城军这边,攻南门的一旅有五人负伤,一人阵亡。阵亡这人运气也是极差,掘土劳累,正要直直腰,就被墙头飞来一箭射中喉咙,当场气绝。攻东墙的一旅有七人负伤,无人阵亡。

防守方凭着地利,伤亡更小,两边合计只有五人受伤,且都无性命之忧。

虽然从数字上看,5:13,裴家寨占了便宜,但向城军却是取得了想要的战果,两侧壕沟各被填出了一条四五米宽的道路。

这时姚世虎鸣金收兵,因为天色已晚,无法在今天攻城了。

姚世虎对今天的战况比较满意。虽然有人阵亡,但好歹填平了壕沟。明天只要大军越过壕沟架起云梯,裴家寨就可一鼓而下。姚世虎通过下午的观察,对裴家寨守军的实力也心里有数,为了卖弄,他借着酒劲问监军史谦:“监军看此寨中有守军几何?”

“应该在50到100人之间,实际可能只有70人左右。”史谦答道。

姚世虎心里一惊,这史县丞竟也懂得战阵?怎么得出的结论竟与自己一致。原来姚世虎观察,南门与东墙两侧,守城人数始终在20人左右。哪边攻得紧了,就会多出10人支援。这样计算,裴家寨同时投入战斗的大概有50人。按照留有一半预备队来算,裴家寨的总兵力就是75人左右。最多不会超过100人。姚世虎卖弄不成,心里不快,哼了一声,说:“也未见得。”便不再言语。

裴家寨这边,张寻探望完伤兵,就将伙长以上全部叫来开会。对大家说:“我预料明日敌人将从南、东、西三面齐攻,大家不要对援军抱有幻想。明天只有我们这两百人,只要大家服从指挥,就一定能将来犯之敌全部消灭!”“必胜!必胜!必胜!”众将齐呼。

第二天一早,向城军就开始攻寨。

姚世虎认为自己已经摸清楚了裴家寨的守军人数,判断对方不可能有军力出寨偷袭,于是将一旅生力军也派上战场,进攻裴家寨西墙。这样就是三面围攻的态势。

南面和东面两处战场,与昨日的战斗模式已经大为不同。攻城的五十人还是分为五组,其中20人火力支援,另外每10人竖起一架云梯,共是三架,开始蚁附登城。

蚁附登城是古代城池攻防战中最残酷的一幕。无数战士沿着高耸的云梯,像蚂蚁一样一个接着一个爬向城头,只有爬在最前面的一个勇士有机会攻击城头的守军。而对于守军来说,简直就是随心所欲,可以向下射箭,可以投下滚木礌石,可以用枪刺,可以用撞杆将梯子推翻,让敌人成串的摔下,花样多的还可以向下浇滚油,浇烧沸的粪汤,还可以烧梯子……各种损招不一而足。粪汤可不是为了恶心敌人,而是要让敌人因为烫伤的伤口细菌感染而死,这简直就是最早的细菌战。

所以除非迫不得已,或者十拿九稳,一般攻城方不会选择蚁附登城。

姚世虎为什么要蚁附登城?一是他觉得守城兵少,登城损失也不会太大。二是裴家寨这三米多高的寨墙很容易攻,根本算不上城墙。向下投掷滚木礌石也没有什么杀伤力,单兵举圆盾就能抵御。

一个向城勇士左手持盾,右手持刀,作为这一伙人的伙长,他第一个爬上云梯,用盾护着自己的要害,疾步登城。城头上投掷下来的石块咚咚砸在他的盾上,他凭着极强的臂力,保持盾不离身,一直没有露出破绽。一步步攀登,躲避上面射过来的弓矢,眼看离城头越来越近,右手刀挥舞起来,已经能够砍到守城的弓手了!

他横刀一挥,就向正上方的弓手劈去,却被弓手向后躲开。就在这一瞬间,勇士露出一个破绽,被侧后方的另一个弓手一箭射中肩头。勇士顿时感觉浑身泄劲,脚下绵软,知道自己再也无法登城。只好将横刀别在腰后,抱着云梯侧杆向下滑了一段,为了不挡住下面同袍向上的脚步,在离地面还有将近两米高度的时候,选择跳向地面。

“扑通”一声摔在地上,很不走运,肩头的弓矢嵌入更深,勇士疼得在地上打滚,同伙的弟兄赶紧把他拉起,迅速撤往后方。这个伙长算是捡回一条命,如果这里不是寨墙只有三米高的裴家寨,他就会从十米左右的高度跌下城去,肯定摔成肉饼了。

南面和东面的战场十分胶着,不时有人从城头跌下,既有攻城的向城军,又有白虎都的弓手。但还没有人能成功攻上城头。这时南门这一侧的沟壑整理得更加平整了,早就蓄势待发的攻城锤开始出动。

攻城锤由一根两人环抱粗细的巨木为锤,一头削尖,装在一辆四轮车上。需有10人操纵,才能获得足够的速度来撞击寨门。

攻城锤一次次的撞击,将裴家新寨的木门撞得木屑横飞。好在这门也是由极粗的圆木捆绑铆接而成,非常牢固,里面还有士兵死死抵住,一时半刻撞不开。寨门两侧的箭楼里,不时有弓矢射出,过一会就有一个操纵攻城锤的兵丁应声倒地。

看着战况胶着,姚世虎十分焦急,反复催促西面填壕的进度。终于哨兵回报,西面的壕沟填好了,马上就能开始攻城!姚世虎抚掌大笑,依他推算,此时负责西侧防守的应该是早上第一批接战的守军。裴家寨此时所有战兵一定已经全部投入战斗,不会有任何生力军作为轮换。也就是说,只要这三面有任何一面登上城头,裴家寨就破了!

姚世虎下令:“全军发起总攻!先登城者赏银百两,娘们两个!”

向城乡兵听了,一个个怪叫着冲向裴家寨,好像谁跑得快就能抢着媳妇似的。

同类推荐
  • 乞丐权臣

    乞丐权臣

    穿越到不一样的古代,成了乞丐姑爷,迎娶众美人,封侯,成王,收复失地,看主角如何一步步蜕变,怎么一步步走下去,走向权力巅峰。轻松,搞笑,爽文。
  • 乱世黎明

    乱世黎明

    第一次写书,希望大家多多照顾!写的不好之处,敬请包含!崇祯是个新世纪青年,没事就看看明朝的一些东西,这可能是跟他的这个名字有关系吧,他都很好奇,老爹是咋想的?给他取了个崇祯的名字!但是名字是爹妈给的,他也是很无奈!恭送大明皇帝上路!看着电视剧里面王承恩悲凉的喊着,崇祯也感觉深深的难过,虽然自己不姓朱,可自己名字跟他的年号是一样的啊!这难道不是缘分?不由得为了他难过,16年兢兢业业,最后不但没有中兴大明反而成了亡国之君,可悲可叹!同时也为汉族难过,从此清军入关,掀起了一阵血雨腥风!可能苍天感受到了他的这份难过,竟然让他穿越回了明末,成了新的崇祯皇帝,这难道就是冥冥中自有天意?敬请期待,乱世黎明!
  • 噩梦三国传

    噩梦三国传

    商业巨子刘远通关一款三国游戏时,解锁了噩梦级难度,进而穿越到东汉末年成为一个乞丐。然而,噩梦是开始,却不一定是终结。看刘远如何扭转乾坤,一步步完成从乞丐到皇帝的最完美飞跃!在这里,英雄豪杰辈出,才女美人常现。有激烈的战争场面,有动人的爱情故事。您还等什么?一起进入不一样的三国世界吧!新建Q群569567994
  • 周朝铁臂奶爸

    周朝铁臂奶爸

    周朝,迎来了两个大小身影,迎来了不一样父爱子孝。此番种种又意外引得众美垂涎。拥有高精智能右臂的林如风化身蝙蝠侠惩奸除恶、快意恩仇,却又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而衰败的周朝是否也会因父子二人的乱入而焕然一新呢?敬请关注,大型古装小说——铁臂奶爸!
  • 一生知己是梅花

    一生知己是梅花

    本书将从楹联(即对联)这一特殊的角度,讲述湘军水师大佬、晚清主战名将、咸丰同治年间与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并称为“曾左彭胡”的“四大中兴名臣”之彭玉麟的故事。作品将从楹联这一角度,以湘军与太平军的战争为背景,讲述晚清的军政风云。作品参阅了大量史料,创作态度严谨,拒绝戏说。
热门推荐
  • 罗兰罗兰

    罗兰罗兰

    在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另一面,有一个名为武术家的世界。这个世界以血缘为境划分家族的国界,生存之艰也存在于此,在这个世界里也流窜着战争与和平。
  • 独宠小青梅:竹马我错了

    独宠小青梅:竹马我错了

    不就是一出生就被自家老妈卖了吗,苏纯纯表示不怕。不就是竹马是腹黑冰山吗,不怕。‘祁大少我告诉你,被以为我苏纯纯表面好欺负,我告诉你被惹急了我。’某冰山勾唇一笑‘不急,我们换个地方急’于是苏纯纯光荣被床咚。当忍者全身酸痛,鼓起勇气。苏纯纯笑,“运筹帷幄这么多天,终于……离婚吧。”"哦?”“大神对不起,我错了。”
  • 后来悲伤似海洋

    后来悲伤似海洋

    紫堇对乔木说“你知道吗?听一个人说话,不要听他说了什么,而是,要听他没说什么,”紫堇对墨昀说“活着和喘气是两回事”紫堇对她说“我智商还好,所以,你撒的谎我全都知道,”当一切事物失去最初的模样,面目全非时,当一切无懈可击的关系,摇摇欲坠时,她又会如何笑着结束这些意外事故?很多不经意间错失的感情,辗转经年,再次想起是否依然执着放弃?尘埃落定,所有的爱,所有的恨,就在那一瞬间狂啸着嘶吼着奔赴死亡。
  • 爱你时常有风起

    爱你时常有风起

    林雨朵是一个没有爸爸的孩子,常常受人欺负。在她最无助的时候,他向她伸出了援助之手。可是…
  • 万古戮神

    万古戮神

    灵根天然成,异化有四根,毁灭之根、怨灵之根、创造之根、普度之根。毁灭之根,灭一切可灭之物!灭世即创世!一名绝世天才,却因无法吸收灵气被埋没在灵山矿脉,饱受凌辱。偶然机会,他悟出了毁灭之道,从此修炼杀气,惊天绝世大崛起......热血!暴力!腹黑!爆笑!QQ裙:152846825欢迎大家!
  • 林小妞乌龙穿越记

    林小妞乌龙穿越记

    被饺子噎死的悲催作者、穿越三界只为寻找那一份遥不可及的爱
  • 黑白兄弟

    黑白兄弟

    这本《黑白兄弟》由严歧成著,讲述的是:黑道枭雄,职业警察,本属天敌。可是,他们源于一个母亲的血,他们几乎同时来到这个世界。苍茫人生,风雨之路,三十年时光,程鲲、程鹏兄弟二人面对友谊、情感、道德、财富、乃至法律,他们各有取舍。程鲲忠实于职业使命,职业道德,职业精神,终为警察中的佼佼者。程鹏在黑道上摸爬滚打,在嗜血的搏斗中也杀出了自己的天地,成为袖转乾坤的流氓大亨。从自然朴实的乡村到灯红酒绿的都市,人的欲望如魔鬼般飞舞,程鹏从捞到他的第一桶金开始,他就没有停止对于财富的渴望,对于利益的争夺。
  • 重生之儒商

    重生之儒商

    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新华夏阿四是一个商人,长在21世纪,重生于70年代。有人说他是奸商,有人说他是儒商。阿四说:我只想做一个超级富商,无悔的重活一生。
  • exo之同住时代

    exo之同住时代

    当你跟喜欢的爱豆同住一个屋檐下,来跟偶像谈个恋爱吧。
  • 泰山和蚁人(人猿泰山系列)

    泰山和蚁人(人猿泰山系列)

    人猿泰山系列是一部让中小学生开阔眼界、丰富想象力的书,是一部教给孩子动物是朋友、大自然是家园的温情冒险小说,是一部中小学图书馆和孩子的书架上不得不放的书,是父母与孩子共同阅读的睡前故事。小说情节奇谲精彩,主人公强悍而无畏,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充满着浪漫英雄主义的丛林世界大门。译者的话:上世纪四十年代,我们在读初中时,《人猿泰山》作为世界名著,曾经风靡一时。每逢课间十分钟,同学们几乎满教室争说泰山。当时,这部奇趣曼妙的小说,已经在我们心里扎根了。1988年,我俩六十岁退休后,曾到各地旅游,顺便到各省大图书馆、大学图书馆查询此书,不但译本遍寻不得,连原文本也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