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有光倒是非常宽厚地问过季管家身体状况,然后冲管家使了个眼色,两个人便一前一后走了出去。到了没人的地方,朱有光也不遮掩什么,直接开口向季管家询问嫂子的事。
“季伯,大哥同大嫂之间,究竟是怎么回事?”朱有光知道,自己亏欠大哥很多,只要能做的,他都回去做,只希望大哥能够过得好好的。
季管家看着玉树临风的二公子朱有光,心底一阵宽慰,转念又想到大公子,季管家叹了口气:“二公子想知道什么,只管问老奴就是了。”
朱有光点点头:“大哥既然不喜欢嫂子,为什么……”
季管家替朱有光倒了一杯茶:“朱家老太太自尽前给夫人写了封信,要夫人履行当年的指腹为婚。当年夫人怀着二少爷的时候,正巧遇上山匪打劫,朱夫人经过救下夫人,两位夫人便指腹为婚了。原本,该是二少爷你娶王家的,只是朱家守丧三年后,二少爷正好随着谭先生游学了。大少爷不愿委屈二少爷,便自己应下这门亲事,可……大少爷实在不喜欢少是个哑巴,所以先就抬了两房姨进门,直接没给朱夫人脸色看。王英玉进门那晚,少爷也没留在新房,这之后的事,二少爷也就不用老奴多说了。”
这两位少爷都是好的,季管家一直在朱家管事,朱家的主人们可都是个好的,外头多少人挤破了头都想进朱府干活。老夫人这次一意孤行,季管家倒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老夫人还是很看重同王家太太的闺中之情,加上当年的救命之恩,老夫人要照顾杜之心也是情有可原的,可定要大少爷娶她王家,季管家觉得朱有才多少还是也是有些委屈的。
大少爷当年已经为了王家牺牲了自己的前途,要知道,圣朝律法上明白写着:一旦从商便终身断了科考的可能,而以大少爷的本事,求一个功名那是轻而易举的事。大少爷为了朱家为了二少爷,自己做了取舍,老夫人不是不知道,难不成连娶个知心人,也不允许了吗?季管家是真为大少爷雄的,为这个朱家,大少爷真的委屈太多了。
二少爷朱有光看着季伯眼底的伤痛,微微叹了口气。季伯想到的,朱有光又如何想不到?只是那时他还小,根本没办法保全母亲。若他现在回来,哥哥还未成亲,他朱有光绝对会毫不犹豫地去履行当年的亲事,娶王家的。
现在木已成舟,他只希望大哥能发现嫂子的好,从此合合满满地过日子。
“季伯,我适才见过嫂子了,虽然有所缺憾,但却是个不错的女子。日后还请季伯多多照顾嫂子,至于别的,咱们只能顺其自然了。”朱有光决定去见母亲,既然老夫人一定要大哥娶这个嫂子,那她必定要做什么。朱有光只这么一会儿功夫,就见到了欺负大嫂的下人与妾氏,这些都叫朱有光觉得王英玉是无辜的。
季管家也明白,主子们的事情是由不得下人们多说的,可他也希望大少爷能过得好些。若是大少真是个好的,大少爷也不是铁石心肠的人,自然会珍惜她的。
朱有光回了朱府的事情,很快就传了出去,青州城里该知道的人也都知道了。毕竟谁都知道朱有光随着谭先生出门游学,这青城四少自然就不完整了。于是梅笙做东,派了帖子去各家府邸,相邀桃花林里踏青。
这桃花林也不知道是什么摘下的,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这林子也便是越来越有名了。一些文人墨客、太太也都爱往这儿去。风景自然是顶美的,尤其是春天桃花开的时候,真正应了那一句落英缤纷的漂亮景色。
梅笙公子兴致最脯最喜桃花,无论是衣袍上还是荷包上,都绣着桃花。旁人倒也问他,为何不爱那傲骨雪梅,这桃花怎么看都显不出一丝清贵来。梅笙公子倒也不恼不怒,只回了一句:“我本就不是那清高之人,自然就爱桃之娇媚缤纷。”
问话那人,也就灰溜溜地走了,这句话不知怎的,也就传了出去。本来,朱有才同梅笙公子就是交好的,听了这话倒也觉的是梅笙这性子说出来的话,至于朱有光,因着大哥的缘故,倒也同梅笙认识,两个人就音律倒也不少话说。朱有才这么评说的时候,朱有光也点了点头,确实是梅笙那性子会说的话。
也就是莫尧公子,出身官宦之家的莫尧公子虽为人爽落,却是最不齿那些勾栏之地,对着里头的人也就自然没甚好感了。但就因为梅笙说的这句话,莫尧直接寻上门去,同梅笙扎扎实实下了一盘棋后,竟是认下梅笙这个兄弟,平日也有走动。
起初莫知府也是不同意的,莫尧可是他的嫡长子,他在莫尧身上可是寄予了厚望。之前同朱家大少爷交好,莫知府因着朱家的门风还有朱家二少爷的才学,也就睁只眼闭只眼了,何况朱家老大也确实是个好的,可这个梅笙可蚀栏的乐师,这般低贱之人,莫尧怎能同他一起?烟花之地,实非读书人该去的地方。
莫尧也是个直性子,既然认可了梅笙,自然也就不会受知府老爹的摆布,同知府在书房里辨了一下午,跪了祖宗祠堂,到底还是遂了莫尧的心愿。这会儿收到梅笙蝶子,莫尧丢开丫鬟递上来的帕子,直笑着喊人替他收拾妥当,一会儿便要出门。
谁叫梅笙就是个唯恐天下不大乱的主呢?这帖子上可是明着点出了朱大少的新婚小妻子,那个哑巴呢。其实莫尧也觉得可惜,朱有才的本事,莫尧最明白了,这般性情的人,不该娶个哑巴。
朱府里,朱有才面色铁青地看着下人送来狄花帖,对着上头那龙飞凤舞的字迹猛瞪眼,可不管如何,朱有才只能屈从。
只是那话,却真是从牙缝里挤出来一般:“传话给少,下午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