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若云放下手里的筷子,说:“只要知道了原委,便没有人会相信。”
许心没有想到原来大家都看到了那篇报道:“这些离间我们国人的话,只要是看过一遍的人,都很难忘记。”
令狐慕就拿身边人常说的事来举例,“美国孩子坐公交不说话叫守规矩,中国叫书呆子;美国孩子嬉笑打闹叫活泼,中国叫没教养。哎,我们是需要反思自己存在的问题,但我们没必要因为自己存在这样的问题而自己看不起自己,孰能无过?我们需要的不是指责,而是改正。不是五十步笑百步,不是人云亦云。你说一句中国人素质差,不要忘了,你自己也是其中的一员。”
姚若云深有感触:“我觉得国人应该认真去思考这个问题,崇洋媚外的思想总是存在着也不好,我们该打从心眼里给自己点信心,给自己一些底气。可是,太多的事都是,一个人做到容易,很多人做到难啊!”
路晴也连连感叹:“这需要集体的力量,不是一个猛烈的觉醒,而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许心说:“所以,我们更应该对自己充满信心,对我们自己的祖国充满信心,想当初从封闭的清政府的全国解放再到改革开放再到现在,一百年的时间,我们的国家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相信要不了多久,我们整个国家的国民也会迎来一个更加积极而又健康的精神状态。”
令狐慕:“对,一定会的,这样的信心,要从娃娃抓起,要从我们年轻一代滋养开来。”
四个人很欢快的在一起吃了顿饭,寻着些话题不停讨论着。
卫苒苒忽然发现,令狐慕不再是以前的令狐慕了。上大学再次遇见之前,卫苒苒见到的令狐慕都是那个嚣张跋扈、人群拥簇、脾气古怪但对美女来者不拒的市长少爷,喜欢身边人的甜言蜜语,盲目听从身边人的建议,只要不是杀人越货的事,一句话就能决定大家的出路。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不知道天高地厚,仗着家底厚谁也不放在眼里的浪荡公子。
卫苒苒的父母一方面在内心怨愤着令狐慕的出身,另一方面又对令狐慕的脾性嗤之以鼻,心想这样的人迟早有一天会死得很惨,那么能利用何不利用?况且自己的女儿本身就对这小子上心,正合心意,趁早爬上那个男人的床,也许很多事就容易多了。所以,当卫苒苒高二的时候,令狐慕上了G大,那个时候学习一般的卫苒苒忽然奋发图强,将遥远的G大作为未来二年的目标,因此很长一段时间她都被身边的同学嘲笑。
令她诧异的是从来都忙碌的父母在高二初找她谈话,有意无意间大大鼓励卫苒苒,希望她大学能留在G市,想起当时父母的表现,令从来都缺失父母关爱的卫苒苒心头一阵激动,心想肯定是自己高二的表现让父母很满意,于是更加用功努力。终于在考完试报志愿的时候,再次见到了久违的父母,父母只是一句话,报G大。卫苒苒从来都没觉得人生如此畅意,她只当是父母对她无比的信任,因为G大是全国排名前十的名校。
真正接到G大的录取通知书,那一对父母满脸笑意地看着眼前的女儿,并且跟卫苒苒进行了一次有关家庭未来的探讨,更是针对此制定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具体方针,那便是让卫苒苒去接近令狐慕,并且上床留念。
想到这里的卫苒苒忍不住抬头看了一眼令狐慕,直感觉令狐慕的眼睛望着自己,仿佛目光穿越了自己的防备看透了自己的内心一般,看着他对自己微微一笑,卫苒苒双目瞪得大大的,尽力克制自己的情绪,挤出一丝很勉强的笑容,问道:“令狐学长,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