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得巨大战果,黄巢已不足为患,唐廷一片乐融融。
880年正月初一,唐廷宣布改号:广明。
“广明”是中医术语,出自《皇帝内经》,指极阳,意思近似于盛,估计唐廷的各位国运专家也是要取这个意思,希望改个号去去霉运。
人若无能为力,就会寄托外物,甚至迷信。
正当唐廷上下对未来充满希望之时,沙陀军却突然南下。
李克用带领沙陀军,进入雁门关,攻击忻、代二州,势如破竹。
到二月底,两万沙陀军已逼近太原城。
与此同时,由李国昌率领的沙陀军也猛攻党项,两军相互呼应,势头很猛。
上次打太原,党项拓跋思恭来凑热闹,搞得李国昌心神不定,回去后就着手准备干党项一架。
这次打太原,干脆连党项也一起打。
唐廷赶紧调兵遣将,派汝州警备司令诸葛爽带领洛阳警备部队救援河东,任命他为振武战区司令。再派李琢,带领一万军队驻扎代北,任命他为蔚朔战区司令。
这俩任命都是“画大饼”,因为目前这倆军区都在沙陀的控制下。
唐廷的意思是,职位是给了你,有本事自取。
就在紧要关头,太原内部却发生严重内讧。
太原城骄兵悍将已不是一天两天的事。
就是近一年间,河东一哥一共换了5位,之前4位的下场分别是:暴毙、被手下干掉、辞职和正常死亡。辞职那位是因为有后台,正常死亡那位估计是压力太大,被吓死的。
新任的太原长官康传圭,此人很奇葩,性格特征有八个字:小气、记仇、凶残、贪财。
任河东一哥后,康传圭杀了不少官、不少将,屠了不少门,抢了不少富人财,弄得太原城乌烟瘴气,怨气冲天。
终于在沙陀来到逼近太原城之时,让手下瞅准带兵外出的机会,发动兵变,将康传圭送去地府跟前几任河东长官聚会。
特殊时期,中央也无可奈何,只得稍加安抚,免去河东各位杀长官之罪,平了官怨民愤。
随后,唐廷又从中央派来了个重量级人物,宰相郑从谠空降太原主持大局。
为了确保权力一贯到底,唐廷特许整个太原领导班子的任命全部由最高长官郑从谠说了算,也就是郑长官拥有对太原的绝对控制权。
一切准备妥当了,绷紧神经,准备打了。
沙陀人却保持了一贯“来如电,去如风”的作风。
不打了!
李克用直接带着军队掉头就走,弄得郑从谠一头雾水,以为自己天神下凡,将沙陀吓退。
实际上,沙陀的后方,李国昌控制的振武战区突然燃起了熊熊大火。
李国昌带兵攻党项,振武战区防守薄弱,各方势力蠢蠢欲动。
振武军虽为沙陀控制,但是内心也不爽,堂堂的政府正式公务员,突然变成了乱臣贼子,分分钟脑袋不保,人心思乱。
但是,振武军缺少个闹事的头,也成不了气候。
倒是有另一股势力神不知鬼不觉悄然行动。
这支力量叫吐谷浑。
这三字其实是个人名,本姓慕容,名吐谷浑。原来是鲜卑的一支,隋唐时在青海一带建立自己的国家,后在吐蕃的进攻下,吐谷浑渐渐衰微,部落四散,大同军和振武军辖区均有吐谷浑部落。
慕容家族历史光荣,吐谷浑也算是家世显赫,可是传到这一代却衰落得只能在沙陀治下做一个小领导。
但是,酋长慕容赫连铎本人能力不错,不甘人后,一直在寻找一个让吐谷浑,慕容家族重振雄风的好机会。
上次,唐廷发文号召李国昌扉下的三部落“合理造反”,那时他就已经动心。碍于形势不明朗,既惧怕唐廷忽悠,又慑于李国昌的强大力量,还不敢带着部族冒太大险。
这次机遇绝佳,李克昌不在,振武军蠢蠢欲动,唐廷的示好信息一波接一波,所有主动权都在自己手里。
在振武的吐谷浑人接应下,慕容赫连铎乘虚而入,联合振武军发动兵变,轻松取了振武军区控制权。
在党项闹得十分开心的李国昌闻讯,气得牙痒痒,立马带兵回救老巢,却陷入了李琢、慕容赫连铎和卢龙李可举设置的三面重围。
慕容赫连铎非常老辣,在夺取振武的同时,已积极联系了唐军,并定下了三面围攻李国昌的计策。
振武丢了,老父也陷入重围。
因此,在太原附近的李克用才会突然退兵。
李克用率部猛攻李可举,准备大干一场,救出父亲,夺回振武。
这时,李克用的后方,沙陀的总部-----朔州又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