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岩虽被韦保衡挤出中央,但在西川过得是相当快活。
将所有俗务交给秘书边咸,一撒手就不管了。天天带着一群美女招摇过市,游山玩水,饮酒作乐,极其滋润。
现今在CD市府河与南河交汇处有一个合江亭。
亭的造型非常特别,是连体双亭,取意两江交合,如今人们又赋于它永不分离的寓意,CD结婚的新人都要到在此存照,象征白头偕老。
当年,路岩就曾在此地摆下宴席,跟美女行云等人欢饮。并写下了“离魂何处断,烟雨江南岸”的美词,勉强也算是一段佳话。
领导泡个妞,喝点酒,玩点文,扮下有文化也是正常,何况路岩还不是那种肥头大耳、大腹便便、一看就是满脑子粪便的领导。
史载,路岩身材好,相貌不错,还留了一把长长的胡须。颜值和气质俱佳,帅得不要不要的。
超高的曝光率加上天生丽质难自弃,路岩就成了CD娱乐圈的标杆人物,市民都将他当偶像。
路岩头巾包得好,特有型,每每引领潮流。每次新造型曝光都好像时装周大节一样,CD人民争相效仿。
久而久之,在CD就有一种美的标准叫“路岩美”。
当时,CD人要是见到别人穿得太过招摇,打扮得太过夸张,就会讽刺人说,“你以为你是路岩啊?”
估计对方听到这话就立马无地自容,生不如死。
更夸张的是在生猪买卖市场上,卖猪的通常会自吹自擂,说自己的猪如何这般的好。
通常的说法是:“此豚端正,路待中不如”。意思说,这猪长得比路岩还好,那可称得上极品了。
路岩一快活,三年就过去了。
听知李温去见上帝的消息,他紧张了起来。
接下来的宰相班子的换届,更令他坐立不安,老同事韦保衡等人都被处理,那些旧仇家也全都上位。
正在他不该如何是好之时,唐廷给他下了一颗定心丸。
在职位不变的基础上,加“兼侍中”。相当于当今政府官员兼党委职务,属决策层的待遇。
除了河北的成德、魏博、卢龙三个基本不属于唐廷,无力也无法管理的节度使都升个虚名安抚外。只有天平节度使高骈和他有职位上升,也算是“殊荣”。
高骈是那个时代的名将和军胆,这是宦官集团也向他抛橄榄枝,示好。
况且,高骈治下的天平军区位置重要,毗邻魏博战区,对这个极不稳定的军事集团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压制,分担中央压力。
至于路岩,在中央政坛深耕十多年,人脉极广。只要稍有机会,说不定就会卷土重来。这个硬茬留着,明显是个隐患。但这会突然取其性命的话,也忌惮他狗急跳墙归了南诏。当下,南诏在大渡河边闹得正凶。
于是,唐廷给颗定心丸给路岩,先行稳住他。待政局稍为稳定,再调离西川土壤,断其爪牙,加之制服。
没多久,唐廷的新任命就下来,路岩调到荆南战区但节度使。
表面看是平调,实则西川位置比荆南重要百倍,相当于降职处理,但是仍在可接受的范围。
不涉及生命,路岩也不好意鱼死网破,只能徜徉在温水里,让唐廷将他煮成水煮青蛙。
在合江亭写那两句词就是路岩临别CD赴任时所作,名为《感恩多》,其时他已隐约感到自己将“断魂”。
一个月后,路岩就再贬广东新兴县县长。
参考韦保衡的待遇,路岩知道这会必死无疑了,想反抗也再没能为力了,一夜之间愁得头发和胡子都白了。
果然,广东还没去成,又被剥夺所有官职。随后又命自杀,家产充公,妻子儿女没收当奴。
“赐自杀”是一种非常巧妙的手段,表面是为了顾及朝廷大员面子,实际上就是就地正法。不用走司法程序,不用举证,不用任何手续,直接砍了,连个上诉的机会都没。
当年,路岩做宰相的时候,就向李温建议,说三品以上高阶层官员奉命自杀,都要钦差宦官在尸体上剔下喉管三寸,携回奏报。
之后,这条规则便被推行实施。这会,创造者路岩临死也领略了自己的杰作的妙处。估计是活生生让人剔下喉管三寸,才有史载“自罹其祸”的说法,也是够惨的。
路岩确实个人才,没什么显赫背景,凭借自己的能力,一路升迁,36岁居相位。
当年,他的老领导崔铉就曾断言,“路十今已入翰林,如何得老!”意思说路岩官升得太快,迟早无官可升,不得善终。
日中则昃,最高点也是衰退的起点。
路岩一死,阶级斗争基本结束,政府官僚集团再次成为宦官集团的代言人,一切回归正常轨道。
然而,西川节度使的肥缺却又平地起波澜,引来宦官集团内部的一场乱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