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机杀人藏尸案的其他细节有待商榷,但结局却不容质疑:玄机因此而死。
玄机按律不该死,最终难道一劫,很明显有人要取她小命。
找出这个幕后主使,此案又将会是另外一番光景。
玄机的情事虽然复杂,但短短二十多年光景中,表面上稍有过节的大概就是首都公安局的办案人员裴澄。
不过,此人虽在办案过程中可以做一些手脚,也可使用一些屈打成招手段修理玄机,但毕竟职位低下,要将“玄机杀婢”案做成足以判死的铁案根本不可能。
玄机毕竟不是普通人,跟京城的巨富和大官都有交往,要整死她并不容易。况且,这个案件跨度这么大,能布下如此大局的绝非等闲之辈。
按照谁得利,谁谋划的原则倒推,有一个人就显得比较可疑,也只有她满足所有这些条件,那就是李亿的正妻裴氏,当然她背后的裴氏家族也有决定的影响。
李亿名义上休了鱼玄机后,偷偷在道观将美人包养起来。
裴氏心里也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不动声色加强对李亿行为的控制,想以此断了玄机对李亿的念想。
可玄机不识趣,还痴心等待李亿回来接她,写下了许多如《情书寄李子安》、《隔汉江寄子安》、《江陵愁望有寄》、《寄子安》等的怀李的诗。
看着这些赤裸裸的挑衅,裴氏怒火中烧。
李亿贵为状元,日后升职机会大把,如若登上高位,不必再依靠她裴氏家族,她在李家的地位必然直线下降。
以这俩的感情,李亿肯定会接回玄机,而玄机之才高八斗,到时候别说地位不保,就连鹿死谁手还难说。
想到这一层,裴氏毛骨悚然,起了杀心。
任何社会都有规则和规范,气上心头,直接提刀就把人家给做掉,那是要付出代价的。
最理想的杀人是在合法、合理和舆论许可的范围内,神不知鬼不觉,将人抹去。裴氏一时间无从下手。
此时,刚好首都公安局的办案人员裴澄狂追鱼玄机的事闹得满城风雨。
裴爷混首都公安局,自我感觉非常良好,想着以自己显赫的地位,鱼美人必定会投怀送抱。没想到鱼美人鸟都没鸟她,搞得他灰头土脸的,一时间也成为长安街坊的笑柄。
听知讯息,裴氏欣喜若狂,自己苦苦等待的机会终于来了。
裴澄是法制界的老混混,想办个冤假错案易如反掌,想合理合法杀人,这是一条非常理想的路。
更重要的是裴澄跟她的同姓同族,自家兄弟,信得过。
有共同的仇人就是朋友,裴氏联系上了裴澄,说明来意,两人一拍即合,为玄机设计了一个“连环套”。
首先出场的是陈乐师。
他的任务比较简单,就是接近绿翘,并把她骗走。没想到陈乐师长得比较帅,这么来来去去的,居然和玄机对上了眼,耽误了一些时间。
不过后来,陈乐师还是将涉世未深的绿翘拐走了。玄机并没生疑,外人问起也照实回答,确实是跑了。
第二步比较凶狠,将拐来的绿翘杀了,并暗中埋到玄机后院。
此后,一切进入司法流程,裴安排了手下指证和调查,衙役也一改往日拖沓的作风,一派雷厉风行的新气象,三下五除二就将杀人藏尸的嫌疑犯鱼玄机抓到公安局。
裴爷亲自出场,提审鱼玄机。
这君突然晒出一张铁面无私的臭脸,将之前追求不成反遭其辱的恶气全发泄出来,把细皮嫩肉的玄机打得不成人形。
玄机扛不过,立马招认了全部犯罪事实。裴爷又将失踪许久的陈乐师召来,按照正常程序录了供词,作为案件佐证,形成一条牢不可破的证据链。
到这里,玄机还罪不足死。
轮到更厉害的裴氏及其背后的团队出场。工作的对象是首都公安局局长温璋,估计出了不少血,许了不少诺,温大人立马表示心照,杀了这破女道士的事,就包他身上。
温大人知道,法律杀不了玄机,但是只要领导金口一开,法律那都是废的,这是杀玄机的唯一方法。
于是,温大人一连使出了瞒天过海和借刀杀人,一方面卖人情给为玄机求情的诸位,一方面写了一个份量巨大的奏章上递。
如果没有猜错的话,这个奏章肯定是将玄机刻画成一个十恶不赦,乱纲常,不杀不足以平民愤的淫荡妇女,最后建议只有一个字:杀!只要领导同意,这个案就是铁案,这个时代再没有人敢,也无能力为玄机翻案,玄机必死。
这一招还有个妙处,就是将杀玄机的罪过全赖领导头上,即便舆论会起反映,也没他温大人啥事,他也只是按领导指示办事。
领导很忙,那有时间走基层,听民意,反正下面的人报上来,签个“同意”就完事。?
温大人算的极准,不久批示下来,玄机杀婢案的终审判决是:死罪。玄机也因此断头,结束了短暂而坎坷的一生。
此后,首都公安局又利用舆论,通过新闻媒体,报道了玄机杀绿翘案的始末,也就是皇甫枚在《三水小牍》中说的那一些。
更恶毒的是,他们还将绿翘刻画成一个忠贞烈女,将玄机的名声搞臭。
名声一臭,什么土豪巨富大官贵人立马都和玄机划清界线,从此也再无人来为她说句良心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