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除了与南诏的外交冲突外,唐帝国在李温的带领下,文化娱乐活动也相当繁荣。
公元865年,政治界、文艺界还发生了一个大事。两界双料明星、大书法家柳公权去世,年88岁,唐廷追赠“太子太师”荣誉称号。柳公权一生,历经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宣宗、懿宗七朝,政坛常青树。
柳公权,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关庄镇-柳家塬村人,祖父柳正礼,老爸柳子温都是唐廷的官。
虽贵为“官三代”,但柳公权却既没霸占别人财产,也没调戏良家妇女,反倒是从小就勤奋学习,这里还有一段古:
一天,柳公子约了几个同伴写比赛,相等于现在小孩约打“王者农药”,古代没那么多东西玩,就玩写字。
柳公子水平比较高,唰~唰~唰~,三两下就写下“会写飞凤家,敢在人前夸”的作品,两句话的意思就是自诩写得一手好字,敢在人前自夸,自信中带着狂妄。
正当柳公子对自己的作品,横看竖看都十分满意之时,一卖豆腐脑的无聊老头经过。
老头既不吆喝,也不兜客,行迹怪异,驻足端详完柳公子的大作后,就摇起了头来,感觉很高深的样子。
柳公子早就注意到这个老头,便问“老人家,您这头摇成一个横字,有几个意思?”语气中略带点攻击。
“这字尚欠功夫,好像我的豆腐脑,缺少筋骨,有形无体,不值得夸耀。”老头好说得头头是道,一副专家的模样。
柳公子非常不屑,反唇相讥:“别人都说我的字写得好,你偏说不好,有本事你写几个字让我见识见识。”
说实在,你一买豆腐脑的不好好经营,跨行对人家书法评头论足,年青人很怕遇见这样不负责任的长辈,不懂装懂,倚老卖老,信口胡扯。
“俺老倌是个粗人,不会写字。”老头见唬不住柳公子,就软了下来。
柳公子报之以一轮白眼。
“可是城里却有一个人,用脚都写得比公子好得多。”老头又没完没了的扯了起来,口沫横飞,又龙又虎的。
柳公子嘴上不服气,心里却十分好奇。
第二天便起了个大早,准备进城看个究竟。
城里,柳公子见到老头说的那人。
在一颗大槐树下,挂着个白布幌子,上写“字画汤”三个大字,即是姓汤,卖字画,这是个招牌。字体苍劲有力,笔法雄健潇洒。
树下围了许多人,柳公子挤进人群去一看,吓了一大跳:只见一个黑瘦老头,没有双臂,赤着双脚坐在地上,左脚压住铺在地上的纸,右脚夹起一支大笔,正在写对联,在场看客们传来阵阵的称赞声。
柳公子也是同行中人,看得十分入迷,渐渐也被字画汤的笔法所折服。等到众人散去,柳公子竟然要汤先生收他为徒。
汤先生水平比豆腐脑老头高得多,非常谦逊地说,“我是个孤苦的畸形人,生来没手,干不成活,只得靠脚巧混生活。虽能写几个歪字,但不配为人师。”
柳公子没有放弃,苦苦哀求。
“凡事离不开个熟字,熟能生巧。”汤先生让柳公子的诚心打动,终于松口。
随后,汤先生就在地上铺了一张纸,用右脚提起笔写下:“写尽八缸水,砚染涝池黑;博取百家长,始得龙凤飞。”
汤先生自小用脚写字,风风雨雨已练了50多年,家有个能盛八担水的大缸,仅仅用磨墨练字就用尽了八缸水。墙外有个半亩地大的涝池,洗砚的用水将其都染黑了。
“这小诗就是我写字的心得,希望对你有用,其实我的字练得还差得远。”汤先生非常的低调。
当天,柳公权虽然没能拜汤先生为师,却被他的精神所打动。
自此,柳公子便效法汤先生,发奋练字。一晃到了30岁,柳公子都变成柳公权了,可是书法作品在书法界仍是名不见经传。
三十而立。无奈之下,柳公权只好走上了公务员之路。没费多大劲,柳公权就考上了公务员,初职是秘书省校书郎,做一些文件的校对和订正。后来,又跟随将军李听镇守夏州,干的是机要秘书,也是不愠不火的职位。
眼看事业无成,书法也没出头之日,柳公权开始怀疑人生。
实际上,有人少年成名却成仲永,有人默默无闻却终成大器,每个人都有自己成长的时间和领域,急是于事无补的,厚积薄发,属于每个人的时代最终会到来。
此时,就有一个绝好的机遇在不远处等着柳公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