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
接下来每天早上下乡晚上回家,我们连一顿像样的饭都没有吃过,要么附近没卖吃的,要么就是忙得顾不得吃饭。
最重要的原因是舍不得,感觉第一次挣钱的艰辛,我们手中的钱不是钱,而是智慧的产物,勤劳的成果。这才体会到父母赚钱有多难,才明白花钱容易赚钱难的道理,实在饿了买几个包子或面包充饥,等到晚上回家吃饭。
也许是快过年了,过年的气氛日渐浓烈。街上的人渐渐多了,人们也开始购买年货。买卖年货的人渐渐多了起来,处处洋溢着节日的气氛。
人们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沉寂在节日的喜悦当中。
前往石镇乡卖,那里楼房林立,居民众多是个好地点,最重要的离我们摊点不远。似乎天不作美,阴沉地快要下雪。万一下雪对联会打湿,想到这里出门时带了两张塑料纸放在车上,一旦有突发情况拿出来救急。
在我们不懈努力下生意很好。我清楚地记得有一位大婶,她想买对联挑来挑去始终下不了决心。她希望便宜一点,可已经很便宜了。
她圆滑地说:“再便宜一点,我叫院子里的人都来买。”
看了一下这是个大院子,少说也有十几家,如果都买我们的对联,一家五六副,那不得了。
“只要你能叫来我们给你最便宜,你可千万不要说出去。”
“好,你们等着。”
听完后兴致勃勃地离开,大声地吆喝。
“老张,老李快来买对联这对联质量又好又便宜。”
不到一会儿来了五六家,这次多亏了这位大婶,我们忙的不亦乐乎。当我们把几副对联送她时她反而客气起来连连推辞,最后以成本价卖给了大婶。大婶像得了奇珍异宝一样开心,等到要告别时大婶倒了两杯热水,拿了两个刚刚做好的油饼递给我们。
“刚做的油饼,给吃一个。”她微笑着说道。
我和表哥觉得大婶一番好意,盛情难却,反正都忙一早上了早都饿了。于是坐在她家门口,吃着油饼喝着热水,一股暖流涌上心头。一边与大婶交流,大婶人很实在,老伴去世的早,家里的孩子都外出打工了。大婶告诉我们她有严重的心脏病,住院好几次一直备受疾病折磨。
“山里人生活不容易,挣钱门道少,如今上了年纪就更不容易了。”大婶说道。
“大婶,你也别太操心,好好养病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表哥看着大婶说道。
“大婶你人这么好,上天会保佑你的。”我说。
路上我一直在想:山里人的确很不容易,如今土地也没有了,以前靠种地自给自足,现在只能靠外出打工。可如今山地退耕还林,平地又少都修路盖房,吃的用的全靠买。物价上涨又快,政府补助又有限。一些年轻人还可以出门打工挣钱养家,年老体弱的就不行了。
农村妇女朴实无华,虽说没有多少文化,但她们勤劳能干,善良贤惠。希望大婶的病早日康复,同时也希望国家能够早日完善对农村老年人和体弱多病人的补贴制度,让农村那些生活在痛苦中的人们感觉到温暖,感觉到党和国家对劳苦大众的关怀。
下午我们来到一个小院子,小院子人不多。数了一下大概有五六家而且房屋都是旧房子,需要买对联也不多。表哥建议我们走,我说来都来了还是问问吧。
走进一家小房子,房子里光线很暗。
“有人吗?”
没人回答。于是又喊了一句:“家里有人吗?”
一个蓬头垢面的女人突然出现在我面前,着实把我吓了一跳。我赶忙往出走,她也随即跟了出来。表哥见状,很是诧异。
表哥忙问:“你怎么了,发生了什么事?”
“我看到一个怪人,我们走吧。”
刚说完那女的走到我们面前,看着我们傻笑,表哥看到那女的也吓了一跳。那女的有三十多岁,个子不高。头发好久都没洗了,成一缕一缕的,泛着一股恶臭。脸上黑乎乎的,像是非洲来的。
穿了件红色的衣服,可是脏的只可以看见衣角的红色口袋,下身穿了条黑裤子。脚上一双布鞋只穿了半截,身后紧跟着两个小女孩,大点的大概七岁,小的可能只有四岁。和母亲穿着一样,一双双大眼睛好奇地盯着我们,只有眼睛清澈见底。
其中一个小女孩看到我们正在看她,她有些害怕,忙拉着母亲的衣角躲在身后。
看到这一切我感慨现在怎么还有这样的人,社会越进步贫富差距越大。这就印证了诗圣杜甫的一首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悲凉啊社会,这就是现实。
表哥看到这两个女孩实在可怜,就把买的面包递给小女孩。小女孩看着表哥不敢接,向后退了几步。
“拿着,这是给你和你妹妹的面包。”
小女孩看着表哥始终不说一句话。表哥还是将面包递给小女孩,小女孩看到我们并没有恶意就伸出小手接过面包。这时那女的突然说话了。
“你们卖什么?”
“卖对联。”
“我没钱孩子他爸出去干活还没回来。”
表哥听她这么说从口袋里拿出卷尺走到她家门口,仔细量了门窗的大小。
“这样吧我们送你几副对联,你不用买了。给她大门上拿一米八的,窗户上拿两个一米五的,再拿一副小门画。”
“好”
“这几幅对联算不了几个钱,你将就着贴。你有两个这么好的女儿你可要好好对待她们。顺便问一下,你大女儿上学了没?”
她不好意思地说:“还没有。”
“再困难也要让孩子接受教育,和孩子他爸好好商量,一定要让你的女儿上学。你难道想让你的女儿以后没文化受一辈子苦吗?好好想想吧。”
我将拿好的对联卷好递给她,她接过后很高兴。
她激动地说:“我会和孩子他爸商量,无论如何让孩子上学。”
“人都是平等的没有贵贱之分,只是在社会上分工不同,你也不必埋怨自己,只要每天有进步就好。回去把家里收拾一下,自己和孩子也好好洗一下,收拾干净也舒服。”
“别这么悲观你还年轻以后路还长,就算你不为自己考虑,也要为你两个孩子着想,她们一天天长大需要的东西就更多了。”
她有些抽泣说:“之前真觉得活的没意思,可又放心不下两孩子。丈夫一挣到钱就去赌,我一个妇道人家又没有文化身体又有病挣不到钱。一气之下什么都不管,我真的伤透了心。”
她掩饰不住内心的情感失声痛哭起来,两个女儿看到母亲在哭泣,也跟着母亲呜呜大哭起来。
“别哭了,你看把孩子都吓哭了。”
“总有办法解决的,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
她听我们这么一说停止了哭泣,将两个女儿拉进怀里。
看着我们说:“真的很感谢你们。”
“你要坚强如果你也倒下,你们家就彻底完了。最可怜的是你的两个女儿,你想想是不是?”
“生活中难免有挫折,不瞒你说我小时候生活不快乐。父母常常吵架,家里生活也很艰难。我和妹妹受了很多苦,但现在不就好了。人一上了年纪就会变,我相信等你女儿长大一些,你丈夫就会改变,就会有责任感。所以不应该自暴自弃,等他回来和他好好谈谈。”
“你说孩子长大了需要上学,不能像以前一样浑浑噩噩地过日子。你好好挣钱我好好顾家把两个孩子抚养成人,让她们以后有出息。我知道一下子让你改很困难,但我相信你是爱我和孩子们的,给你时间我们一起努力。你这么给他说他会有触动的,千万不要和他吵,越吵感情会破裂得不偿失。”
“我按你说的一定好好给他说。今天真是遇到贵人了,我去做饭吃完饭再走。”
“不用我们还要到其它地方去卖呢?”
“我们走了,别忘了想办法让你女儿上学。”
我推着三轮车走出院了表哥随后跟着,听到后面她再喊:“你们有时间来玩。”
“有时间一定来。”
这段时间与表哥相处,我越来越佩服他了。难怪表哥的朋友圈子很广,都是一些推心置腹的朋友。我才明白表哥为什么那么受欢迎?原来他有一颗美丽的心,时刻为别人着想,真诚对待每一个人。同情那些弱者,有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这一点我是无法与之媲美的。
一个人想要取得成功,想要赢得别人的赞美,首先要去赞美别人,成全别人,这正是我要向表哥学习的地方。
这个时候的我想起了一句话“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和表哥在一起真让我学到很多做人的道理,我的人生也会变得美丽。
二十九
这样下乡转了五天,收获很大。初步算了一下基本上收回成本。我们兴奋不已以后卖的都是利润,终于可以挣得人生第一桶金。这对我们来说无疑是一种鼓励,辛苦那么久终于有了收获。觉得做任何事情只要你认真不放弃,有一颗必胜的信心,你就会成功。
后三天是最为关键的时刻,我们返回“阵地”,和母亲她们一起奋战到最后。最后几天天特别冷下起雨夹雪,用篷布搭起了一个遮蔽所艰难地卖着。天如此地冷,雨雪越下越大,再加上寒风肆虐,怎一个冷字了得!
就算天再冷也阻挡不住人们内心的喜悦,都辛苦一整年了也该放松放松了。平时亲人都在忙碌,也只有过年能够在一起痛痛快快地玩几天。这思念亲人心切,盼着亲人团聚的心情与日俱增。
即使再冷的天,他们的心也是火热的。都想给家里买点好吃的好用的,为老人尽尽孝。上街看看还有啥没有买,农村过年的确很热闹。
过年往往是小朋友们的最爱,小时候我也盼着过年。一想到过年就会有新衣服穿,有好吃的好玩的,长辈还发压岁钱。看到下雪更是喜欢,在雪地里争相追逐,尽显孩子的天真气。
此情此景让我想起童年经历,我也未尝不是那样。童年作为我人生当中美好回忆,像滚滚东流的河水一去不复返。每每想到这里我有些感伤,长大了有许多烦恼始终让人活的不痛快。
我是个多愁善感的人,都说男的理智我觉得我时常感性。
喜欢追忆过去,老是喜欢遐想。
还在想我的童年,表哥在面前用手摇了摇说:“这么冷的天还发呆真可以呀。”
“我感伤再也回不到童年。”无耐地摇摇头看着表哥说。
“可以呀,回到童年还不简单。”他笑着说。
“你说的是真的,那咋回?”
表哥神气地说:“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当时间和光速达到相等的时候那么人就会回到过去。”
“时间和光速怎么会达到相同呢。”
“这个问题科学家正在考虑,你再等等吧。”
“那需要多少年?”
“也许只需要一年,科学家们好像已经研究出来了,你有可能实现,实现它也不贵也就几十万吧。你好好挣钱我帮你联系,美国有个人都成功了。”
“真的假的,我的乖乖。这都可以,这技术也太先进了吧。”
表哥扑哧一笑说:“真够笨的,这都把你骗了,做生意了傻瓜。”
我又气愤又觉得好笑说:“你敢骗我,我说嘛这怎么可能。”
如果真有那么一天,我觉得真的可以尝试一下,也蛮刺激的。小的时候想长大,希望快点长大就能干很多事情。可是转眼间,一下子长大了,感觉童年还有很多事没有做。如果真有机会的话我不想留下太多的遗憾,尽可能去实现它们。
人生短暂,韶华难留,想做的事趁年轻就去做。别等到了垂垂暮年,挥着泪水,感叹人生。
那时岁月蹉跎,人已老泪横秋,悔恨不已,但为时晚矣。
离过年还有两天,也就是二十八号这天。这天天气晴朗,太阳照常升起,虽然有风但天气不太冷,街上挤满了人。我们的生意更加好,来了很多顾客。
那天我们卖了一副中堂,我们要一百他给九十最终九十五块钱成交,另一幅挂在我家。那天卖了五百八十多块,和我们预期的效果一样。还有最后一天生意肯定也不错。
二十九号卖了三百六十多块,虽然没有昨天多但我们很满意。
最后一天了还有人一定是忘了的,还有就是太忙的没有时间来买。明天就过年了,我们的奋战即将结束,顿时觉得时间过得好快。十天的锻炼让我们成长了不少,我们变得更加坚强。
那天晚上我们算了一下账,除去成本外,刚好挣了两千元,我们每人一千,这可是我们十天的劳动成果。感觉一下子赚这么多钱,再苦再累也值得,心里美滋滋的。
其实一千元不多但我们很满足,第一次做生意不赔就很难得了。别看做生意简单,其实它蕴含着哲理。学到了怎样把生意做好,怎样与顾客交流,怎样将物品卖给顾客,怎样将物品实现利益最大化,如何避免风险,如何面对突发情况等。
做生意是一门学问。这一系列问题都要学会处理,等下次做生意就有经验。同样的错误不会犯两次,这是用金钱买不到的,我们看重的是第一次的经验。但有利可图同样高兴,毕竟做生意是为了赚钱。
通过这次锻炼深知合作的重要性,做事要三思而后行,这样才走得稳走得远。我们相约明年继续,有了第一次的经验定会取得更大的成绩。
三十
过年了,处处洋溢着节日的气氛。
大年三十的早晨,表哥一大早回家,真想让表哥在我家过年,可这只是愿望。人长大了就会先想到家,过年说什么也要和家人在一起。我明白表哥的心思因此不再挽留,送表哥到公交站牌处等车。表哥伸手与我握手说:“这次合作很愉快,在一起学到很多东西。”
“嗯,我也是。希望下次有机会再次合作。”
在一起的时候我们也会为一些小事吵架,但真要离别的时候依依不舍。人都是这样拥有的时候不珍惜,可等到失去时万分后悔,伸手想要挽留,可它消失在苍穹中永远无法回头。
那些天我们在一起有欢乐有难忘,这是人生中多么美好的财富,值得慢慢品尝。我也暗藏不住内心的情感,真希望时间过得慢一点,人长大后有自己的事,见面的时间很少了,等到有工作有家庭,那就更少了。这一别也许要等上一年才能在一起待些日子,正月间也只能见上一面,实在让人感伤。
生意结束准备过年,中国人自古对过年都相当重视,尤其在农村,一家人在一起欢度春季是一种享受。
以前过年都是父母们忙着买年货,今年却不同。我用智慧和勤劳赚的钱为家里买点东西,想到这儿我很开心。
大年三十的早晨我和父亲坐公交去县城看看有什么东西可以买,在我们那里大年三十公交车还运行半天。县城里人已经不多了,可是大街上店铺依旧在营业,我和父亲逛了逛菜市场,买了些母亲喜欢吃的菜。
一年到头总算可以放松地玩几天,这对农村人来说多么宝贵。在农村大多数人赚钱靠的是体力,我的父母也不例外。他们忙碌了一整年真是辛苦,作为儿女现在没有能力照顾他们,看见日益衰老的父母心里真不是滋味。
我想去服装商场逛逛,给父母买件衣服,他们为我付出的实在太多了。
我笑着说:“爸,我们去服装商场看看吧。”
他看着我说:“今年还没给你买衣服,走去看看,有合适的给你买一套。”
服装商场很近,穿过这条街就到了。商场里店铺林立,有女式专卖,男士专卖,童装等等。拉着父亲来到一家男士服装店,回头对父亲说:“爸,你看这件黑色的夹克咋样?”
父亲疑惑地说:“这件夹克你不适合,太老气了。”
我笑着对他说:“你试试,给你买。”
父亲这才明白说:“我有的是衣服,去年过年都给自己买了,你给自己买别管我。”
我急忙说:“今年再买一件,你快试试看好看不好看?”
这时店员走来笑着说:“你试试嘛,不买也可以。”
父亲拉着我就往外走,一边走一边忙说:“我真的不需要有衣服穿,我们去那个店给你看看。”
我一把拉住父亲小声对他说:“我真想给你买件衣服,从小到大都没给你买过什么?你去试试,这是做儿子的一份心意。”
店员看着我们笑着说:“小伙子,你真有眼光。这件衣服只剩下最后一件,真皮的全国名牌,质量绝对没问题。现在那件衣服打七折,原价三百多,打七折的话两百多挺划算的。”
我一听高兴地说:“那好,爸你快试试。”
店员取下衣服,父亲勉为其难地试了一下,我打量了父亲一番,的确不错,父亲穿上它挺精神。
店员笑着说:“那边有镜子,你去看看。”
我拉父亲走到镜子前,父亲看着镜中的自己,嘴角上扬微微一笑。
“你觉得咋样?”
父亲看了我一眼说:“好是好,可……”
回头对店员说:“好,我们就要这件,你给装一下。”
父亲脱下衣服忙说:“等等,这件衣服我觉得太厚了,冬天快过去了马上穿不成了,下次再买吧。”
我摸了摸衣服的边角说:“一点都不厚,等下一次是什么时候?我在西安上学平时都不回来。就算回来也碰不到一起,买了今年穿了明年还能穿。”
店员忙说:“这件衣服不厚,再说了天气转暖还需几个月。你里面穿一件衬衫外面夹克,即舒适又保暖价格还不贵。”
“就买了吧,我觉得很不错。”我看着父亲说。
“打七折?能不能再多打一折。”父亲对店员说。
“打六折吧也吉利,农村人计较这个。”
“那不可以,打七折已经很便宜了。”
“你和店长商量一下。”
“要不我叫一下店长。你们等等。”
她把店长叫来,店长是三十多岁的中年妇女。个子高挑,瘦瘦的,浅黄色大波浪卷。穿着深棕色裙子,黑丝袜褐色高跟鞋,看起来很有气质。她笑着向我们走来说:“你们好,你们要这件是吧。这是最后一件本来打七折,但今天过年而且是儿子给父亲买的,我破一次例打六折卖给你们。”
我高兴地说:“谢谢啊,麻烦算一下多少钱?”
店长笑着说:“请稍等。”
此时我看到父亲脸上挂起了笑容,清晰地看到父亲额头和眼角布满皱纹,岁月在父亲脸上留下痕迹,像刀刻的一样。
我想起当年小的时候,每到过年的时候父亲骑着自行车,把我放在自行车前杠上到县城买新衣服。这样类似的情景,我依稀可以记得。如今岁月不饶人,高大的父亲变得弱小起来,我内心涌出一丝酸楚不忍去想。
付完钱后来到女士服装店,想为母亲买一件衣服。说来惭愧我不知道母亲喜欢什么类型的,也不知道她喜欢什么颜色。父亲和母亲生活在一起都二十年多年了,对母亲了解比我深刻。在父亲的推荐下给母亲买了一件深红色休闲外衣,春天冬天穿都可以。父亲说他付钱,我坚持要付最终父亲拗不过这才作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