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马车停在一处破旧的院落式时,宗坤掀开帘子说道:“侯爷,三少爷,到了”。
其实诸葛侯府离蓬莱不是过几十里地,在现代开车也就一小时甚至半小时就能到。
可在大明朝要差不多走一上午,他们是早晨五点就出发了,只是吃了一下点心。
刘哲看到这是一处两进院落,大门上是楷书【戚府】二字,大红门两旁也没有狮子,就几个台阶,就有几颗横七竖八的柳树。
宗坤上去敲门,出来的是一个大约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一身的麻布衣服,扎着一个方巾上前抱拳笑嘻嘻说道:“侯爷,三少爷,宗老哥里面请,老将军在后花园呢”。
“嗯,戚福,你带路吧。”
诸葛俊吩咐道。
难道在大明朝真的有一个和自己长得一模一样的人存在?
刘哲暗想这戚福也没有看出来。
进来大门是一道迎门墙,然后是一排青瓦房,有十几个立柱支撑,中间还有一个小池塘,还有荷花。
在走过了一段走廊之后就来到了后花园。
所谓的后花园现在不如说是一个菜园子,一大片绿油油的菠菜和大葱。
这就是历史上说的戚继光的祖宅,也是他最后岁月的栖息地。
老爷,侯爷和三少爷来看你了。
这时,就看见一个高高的,瘦瘦的身影在菜园子的左边站起来转身向他们艰难的走来。
国字型脸上布满了皱纹,花白的胡子,鬓角斑白,眼睛深陷,不过依然闪烁着光芒。
一身的红色布衣系着一条青色丝带,头戴方巾。
这难道就是那个叱咤风云,令倭寇闻风丧胆,气吞万里如虎的【戚家军】总教头戚继光吗?
这分明就是一个乡村老人的形象,刘哲不敢相信。
“诸葛老弟,鲁儿你们来了。”
戚继光高兴的抱拳说道。
“老将军,这鲁儿平安归来,第一个就来看你了。”
诸葛俊说到
“戚伯父好,这一年多里让你担心了。”
刘哲没想到自己和民族英雄说的第一句就是这句礼貌语。
“好,好,好,能平安归来就好。”
戚继光说着双手抱住刘哲的肩膀满含关心的说道。
不过刘哲在戚继光的眼神里也看出来无奈,眼睛有些红润。
刘哲知道他是在担心自己的妙儿。
“走,到客厅去喝茶去。戚福快去准备。”
戚继光一边说着一边吩咐。
当来到客厅时,刘哲感到朝廷的无情和人情世故的冷漠。
客厅的摆放很简单,就是普通农家的一样,方桌、茶具、椅子、瓷器、花瓶、案几,正堂上一副虎啸山林图,对这样在历史上保家卫国的民族英雄得确是不公的。
想当年老将军带领【戚家军】南拒倭寇,北抗蒙古,别说在大明朝了,就是在历史上的其他朝代也就岳飞可以和他比肩,岳飞比他还惨。
不知道为什么刘哲就有一股莫名的难受,随口做了一首宋词。
浪淘沙--刀剑风流
飞浪上崖头,江影烟楼。
苍茫世界纵横收。
山海关西穿御甲,祭酒行舟。
战鼓点春秋,谁在回眸?
秦兵汉马踏沙丘。
卷起乾坤天地雪,刀剑风流。
“好词,好词啊,鲁儿。”
戚继光有些激动的拍手说道。
刘哲看的出来这是他真心的夸自己呢。
“没想到,鲁儿一年没见,你的文章写的越来越来了;以后必定大才大用啊,诸葛老弟,你有此子可谓不枉此生啊。”
刘哲看见戚继光看着诸葛俊赞美道,只是眼中有淡淡的忧愁和忧郁,还有淡淡的哀愁和哀怨。
也许只有几百年以后的人们才能体会和理解他的壮志未酬和一腔热血吧,尤其是现在和小日本闹得不可开交。
至少在大明朝的这个时候是没有人理解,他也不会想到在他死后几十年,大明朝也完了。
自己穿越到这个时代能一睹民族英雄的真容也算是一大幸事,不管现在坐在自己面前的是一个农夫还是一个大将军,他的历史贡献是谁也抹杀不掉的,后人也会永远记着这位为国为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老人。
“鲁儿,这马上要恩科秋闱了,你有什么打算。”
戚继光看见自己随口说出的宋词显然来了兴趣。
“戚伯父,我这刚回来,我想过几天好好的看看书,准备北上应试,去碰碰运气,兴许能中。”
刘哲虚伪谦虚的说道。
因为他知道现在的朝廷比较乱,朝中有好多的忤逆小人,也知道戚继光深的为官之道,自己说出来就是想听听他的看法;也好请教一二,指点一二,还知道戚继光的诗词写的也很好。
“鲁儿,有这样谦虚的胸怀和满腹的文章,如果在大皇帝开国时,那是没问题的,只是眼下不好说。”
戚继光喝了一口茶水蛮有心事的说道。
“诸葛老弟,你要早做些打算。”
“嗯,老将军,今日带鲁儿来就是想和你商量一下秋闱之事,这时其一;其二就是看看你的病情如何了。”
诸葛俊关心的说道。
“我的病无妨,今日看到鲁儿,我的病就好大半了。”
戚继光满含希望的看着自己。
刘哲给戚继光倒上茶水。
“现在应天府又在闹倭乱,沿海有的城市也有倭乱抬头的趋势,也不知道朝廷有什么打算?”
刘哲说道。
“鲁儿的这个说法,我也听说了,只是现在朝廷上下阿谀奉承之徒把持朝政,皇上有忙于炼丹,信佛,不理朝政,这样下去后果堪忧啊。”
戚继光那忧国忧民的眼中又闪烁起来。
咳--咳--咳---
“老将军,你要注意身体啊,不能过度操劳,要好好休息。你这病要好好的调养。”
诸葛俊关心到。
“无妨,无妨。”
戚继光一边说一边嗑,刘哲看到脸色通红。
“戚伯父,你是不是经常感觉,有盗汗、乏力、胸闷、胸痛、吐痰、呼吸困难,有时午后身体温热;视力也不如以前好了,甚至有时候咳血出来?”
刘哲问道。
“嗯,鲁儿,还懂医术?”
戚继光有些惊奇的看着刘哲。
其实刘哲懂什么医术啊,就是在读大学时参加了一个野外医疗紧急救援协会,这一参加就是七年,直到毕业。
普及了一些知识,进行过一些实地的实验,在农家小院给白玉婵打点滴和包扎伤口就是在参加这个协会时学到的;只不过,一次性的点滴器和药水都是自己配好的准备在旅游时出现意外时应急用的,没想到,还真用上了。
“戚伯父,我看过一些医书,看到过,你的这个病叫做【肺结核】。”
刘哲把现代概念说出来了。
“鲁儿,你有什么方法给你戚伯父治疗吗?”
诸葛俊有些惊喜的望着刘哲。
“我给戚伯父开些方子,让戚福到药铺抓些草药来服下看看效果如何?”
“好,好,宗管家,你和戚福一块去,多抓些了。”
诸葛俊吩咐道,因为诸葛俊知道现在的老将军生活拮据,举步维艰。
“鲁儿,你何时看过医书,家中并没有啊?”
诸葛俊问道。
“孩儿在游学应天府时粗略的看了一些,也是些皮毛而已,不知道能不能治愈戚伯父的病,只能延缓时日,再待请名医治疗。”
刘哲说完,就看见戚继光眼睛有些红润,好像没有听见他们父子俩说话似的。
刘哲知道他是在想自己的女儿了,历史上记载,戚继光有五子一侄子;现在看来,都在外地为官没有回来照顾。
“老将军,老将军,你想什么呢?”
诸葛俊问道。
“没什么,就是有些想妙儿了,十七年没有见过她了,她出生六个月就送与好友马湘兰抚养,现在如果能找到看上一眼,我死而无憾了。”
说着眼泪夺眶而出,有太多的无奈和无助,那时身为大将军连自己的女儿都保护不了,是何等的苍白无力。
“不提这些往事了,今日鲁儿来了,我们好好的聚一聚,和鲁儿谈些文学。”
戚继光好像又来了兴趣,揉了揉眼睛,站起来向外走去。
刘哲被戚继光的胸襟所打动,看着这个曾经指挥千军万马的老人,现如今落得如此凄凉的晚景,刘哲有种莫名的感动涌上心头。
吃午饭的时候,戚继光不断咳嗽,还不断的招呼大家。
刘哲现在真心的可怜起这个老人来,真心的感觉封建社会帝王的无情。
老人戎马一生到头来什么也没有得到,封建社会不像现在的社会官员有保险,退休后有退休金,最重要的是医疗保险。
明清两代对官员退休后就没什么保障,如果生前不是贪官,那么你退休后的生活可想而知了。
戚继光现在的生活就是封建社会清廉官员的一个缩影,并且还是被朝中小人弹劾的,什么也没有封赏。
这让多少后人为这些为民族而立过不世之功的人而寒心,像汉朝的李广,宋朝的岳飞,眼前的戚继光,他们都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
刘哲不仅感叹历史是向前发展的,还是现代社会好,有优越的物质生活和丰富的精神生活。就算不是官员,也有医疗保险,最起码像这种肺结核可以提前防治,不至于像现在这样得了这种病就等于等死了。
刘哲忽然感觉穿越也不是什么好事情,面对太多的不知性和突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