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955000000044

第44章  主父偃留下的谜团

野史:

主父偃:皇上,我为你出了多少金点子啊,推恩令,迁豪强去茂陵,为什么你还要杀了我?

刘彘:我很奇怪,你是怎么想出推恩令的,明明你认为诸侯国不足为患;你又是怎么想出设朔方郡的,你说过匈奴的土地都是盐碱地,不值得占领,你告诉我我就不杀你。

主父偃:算了,你还是杀了我吧。

正史:

推论卫青在做什么之前,先来看看主父偃的故事。前面详细分析过,主父偃是卫青的人,他提出了推恩令、迁豪强到茂陵、设朔方郡等金点子,奠定了刘彘早期执政的基础。但是,主父偃的故事整个跌宕起伏,历史上留下了一些奇怪的蛛丝马迹,还是来盘点一下吧:

1、卫青在迁豪强到茂陵事件插一脚,没帮上忙反而把郭解送上断头台。

主父偃提出的三个很有价值的观点之一是迁豪强到茂陵,理由是,把这些奸猾厉害的角色外销到茂陵去,京师等地就安静了,而且这些人到了一起,还可以顺便内斗一下,自我削弱,真正是达到了强干弱枝的目的。这个点子立马就被刘彘所采用了。

这个时候,出了一个关东大侠郭解,原来是个黑道人物,据说后来浪子回头金不换,成功转型,名气很大,后面会有一节专门讲他的故事。请注意,郭解在得知自己在迁徙的名单之列后,找到了卫青帮忙,卫青觉得这个忙可以帮,于是找刘彘打招呼。这个时候是公元前127年,正是卫青处于上升阶段、走向大红大紫的时候,估计卫青觉得这样的小事就是小菜一碟,相信郭解也是这样认为的。可是,刘彘不认同:一个小老百姓居然能找到将军来帮他讲话,可见这人不穷。于是,刘彘死活没卖卫青人情,把郭解家给赶到茂陵去了。(《史记。游侠列传》:及徙豪富茂陵也,解家贫,不中訾,吏恐,不敢不徙。卫将军为言“郭解家贫不中徙”。上曰:“布衣权至使将军为言,此其家不贫。”解家遂徙。)

当然,郭解的确不是什么好人,他非常够格去茂陵,但他毕竟只是一个小人物,刘彘为什么给卫青一个没脸,还被史书记录下来?

2、提出朔方郡的主父偃曾认为匈奴的土地都是五谷不生,且没去过北方。

设朔方郡也是主父偃的一个重要贡献。话说主父偃与公孙弘唱对台戏,建议在黄河河套的西北部设朔方郡。他夸赞黄河河套地区的朔方土地肥饶,又因为有黄河天险,战略地位重要,蒙恬曾筑城来逐匈奴,效果非常好,省的要从内地运军粮,而且扩大了秦国疆域,这是灭亡匈奴的根本。(偃盛言朔方地肥饶,外阻河,蒙恬城之以逐匈奴,内省转输戍漕,广中国,灭胡之本也。《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这段话看起来没任何问题,可是请别忘记,主父偃在这之前,曾经上书皇帝,说:“李斯曾劝秦始皇不要打匈奴,打匈奴得到的土地还不足以抵去付出的代价呢,但秦始皇不听,派蒙恬带兵攻打匈奴。要说秦朝还真有本事,一下就占领了千里之地,把匈奴赶到了河的另一边。可是,抢来的土地都是盐碱地,五谷不生,有什么用呢?最后劳民伤财的,导致天下起了反叛之心。”

以上可见,同一个主父偃,原本的意见是根本就认为匈奴的土地不值得要,蒙恬筑城逐匈奴没起到好效果,这与他后来的观点是南辕北辙。(遂使蒙恬将兵攻胡,辟地千里,以河为境。地固泽卤,不生五谷。《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而且,主父偃是山东人,虽说游学各地,可压根没去过河套地区。没办法,那地儿在被卫青打下来之前,一直被匈奴人给占着,往那儿跑,不是找死么。那么,他是从哪儿对朔方的地理地貌如此了解,知道河套地区外有黄河天险,内有千里沃土,从而提出设郡来作为防御匈奴的最强防线,省得要从内地运粮运兵的?

3、提出推恩令的主父偃居然被刘彘轻易放弃了。

推恩令放在最后说,是因为这点子对汉朝来说太重要了。当时汉朝一直受诸侯国过大的威胁,当年还在刘彘的老爸刘启时代,御史大夫晁错上疏《削藩策》,就提出了诸侯国太大的问题,建议要削减诸侯国的封地,晁错认为,反正不削减封地诸侯也会反,削减封地诸侯还是会反,还不如早削早好,否则削减晚了,祸就大了。刘启非常赞同,马上颁布削藩令,结果引发了“七国之乱”,也就是诸侯造反,刘启没办法,听信谗言,忍痛杀了晁错。当然,最后七国之乱还是平息了,但平息得很不容易,付出的代价太大了。

诸侯国之乱这个心结传到刘彘时代,他更想把这个老爸未能解决的头疼问题给处理掉。现在,主父偃出现了,提出:“以前诸侯国大小不过百里,强弱十分明显,很容易控制,而现在诸侯国可够大的,动不动就连城数十,地方千里。。。。。。希望皇上您下令,让诸侯推恩将土地分给自己的儿子孙子们,到时候人人都很高兴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而皇上您看起来是施以德行,实际上却把这些国家都切割得碎碎小小的,用不着削他们的土地他们就自己变弱小了。”(主父偃说上曰:“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推恩令太绝了,每个诸侯子弟都可以得到一块土地,他们会感激刘彘,同时,土地这么分来分去的,就变得又碎又小,还怎么和中央抗衡?刘彘不花一兵一卒,就把诸侯国威胁一劳永逸地解除了,他还算是做了一回好人。

按理说,这么一个不世出的奇才,哪怕他有再多的毛病,刘彘也得护着点啊。因为执政基础还不稳,需要主父偃的帮助,可是刘彘干了什么呢?把主父偃给杀了。主父偃的死罪有两个,一是是赵王告发主父偃收受诸侯国的贿赂,所以才会想出推恩令这主意来帮诸侯国的子孙们讨封。二是主父偃劫持齐王,命令他自杀了。主父偃认第一项罪,也就是说认可收受贿赂,但第二项罪坚决不认。刘彘看来还是认可的,可是他仍然认为主父偃是有罪的,所以他的想法是,罚还是要罚的,只不过就用不着把主父偃给杀了。后来受过齐国之恩的齐国人公孙弘出于私心点出:齐王无子,如果不杀主父偃,就无法向天下人交待。刘彘立马动了杀心。由此可见,主父偃在刘彘心目中的地位其实并不太高,否则,他又怎么会如此轻易地就中了公孙弘与赵王的招呢?

对比一下桑弘羊的待遇,桑弘羊应该是史书上记载,可以与主父偃媲美的谋士,他提出的盐铁令。但个人认为,盐铁令在历史上的重要性实际上还不如推恩令,但仅仅作为盐铁令的提出者,桑弘羊在刘彘那儿拿到的好处简直无法计算。要知道,任何事情都有利有弊,盐铁令也不例外,虽然国家暂时多捞了点钱,但对商业造成了很大的伤害,所以桑弘羊得罪的人实际上也蛮多的。当时的御史大夫卜式向皇帝谏言说盐铁专卖不有弊端,应该废除。刘彘对卜式那么的信任,可是他宁可把卜式赶去给自己儿子刘据当太子太傅,也要护着桑弘羊。后来桑弘羊又受到家族子弟犯法的株连,可刘彘只是降低了他的职务,仍然对他非常信任,官小了,原来的事还是他管。再往后,桑弘羊和霍光、金日磾、上官桀一起成为了刘彘的托孤大臣。

应该说,后期的刘彘更易暴易怒,可是,前期的谋士主父偃死了,后期的谋士桑弘羊活得精彩无比,为什么?

是否有一个可能,主父偃实际上是卫青的代言人。从史书记载来看,卫青是个低调的人,有没有可能他实际是在暗中做着刘彘的谋士呢?而主父偃本来就是一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如果给别人当棋子能得到大好处,相信他不可能不接受。

事情的起因应该是推恩令,推恩令得罪人啊,一部分既得利益者的利益是建筑在另一部分人失去的利益基础之上的,那些失去利益的人能不恨提出这个缺德点子的人?晁错就是一个前车之鉴。卫青如果不愿意出这个头,实在太正常,他又不缺荣华富贵。相比较,主父偃是个不穿鞋且急吼吼想出人头地的人。两人如果达成协议对大家都有好处,卫青,帮皇帝解决心腹之患又不求名,皇帝喜欢;主父偃,求仁得仁,名气、地位和钱财都有了。

如果这么分析,前面的疑问都可以解决。

1、迁豪强到茂陵是卫青的点子的话,刘彘就会担心郭解知道实际上是卫青提出了迁徙豪强这个点子,否则,为什么郭解谁都不找,就找卫青呢,打击郭解,实际上是刘彘希望给卫青一个警告,既然你想做幕后,那就呆幕后。

2、河套地区是卫青打下来的,卫青天天在这块土地上跑来跑去,自然熟悉这块地方,他提出设朔方郡,似乎更合理。

3、如果主父偃是冒卫青之功,而刘彘也知道,甚至也支持这种行为,那他杀主父偃就可以说得通了,没办法,虽然主父偃很好用,问题是主父偃太没脑子了,偏偏还去混乱得一踏糊涂的齐国,齐王不管是怎么死的,他都得担责啊。因此,刘彘杀主父偃来平息诸侯对他的怒火,也是有必要的。

史书上对卫青善谋实际上有很多暗示:卫青先后做过侍中和太中太夫,侍中还需要做鸡毛蒜皮的杂事,太中太夫就专管在国家大事上出点子了,这从侧面说明,卫青在谋略方面很有水平,以至于皇帝不用他再打杂,让他专门做谋士了;卫青打龙城之战,就是在别人根本就想不到的地方出手,一鸣惊人;卫青在苏建的事情上,他压根不听周围谋士的建议,果断选择了第三种方法,将苏建交由皇帝处置。。。。。。这些都说明了他有着超人的智慧。

同类推荐
  • 汉末之逐鹿中原

    汉末之逐鹿中原

    回乱世,自有乱世情;踏征程,自有征程路;这是一个不一样的时代,这是一段让人难以忘怀的岁月,江山如画,多少豪杰竞折腰!中原逐鹿,看花落谁家。问鼎中原路,驰骋疆场行!
  • 乱臣国贼

    乱臣国贼

    八国覆灭,庙堂江湖各竖旗帜。无名屠狗辈,想着那京城的官途,悬着刀,孤身出西山。白胡子老头功在千秋,提着脑袋二入仕途,只求功名录上再添一笔。江湖有侠士,身背银枪,势要杀尽那天下国贼。江湖已多风雨,山河倾塌在即。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海林之森

    海林之森

    爷爷的书架上珍藏了无数的书籍,每当我静静的站在书架前,就会想起爷爷曾经为我讲述他年轻时的故事。我记忆犹新的是他年轻时与奶奶相遇的那片蓝色森林。
  • 江左一品纨绔

    江左一品纨绔

    文坛浊酒,一半被李白喝进诗里,另一半让魏晋文人就着寒食散干了,些许化作率性癫狂,余下的遁入愁肠。当代律师王衡穿越到了东晋宁康三年,成了‘书圣’的孙子,谢玄的女婿。只是天意弄人,前任逛青楼,喝花酒,气跑了尚未洞房的新娘子,眼见着一顶天大的纨绔帽子就扣下来了。人道琅琊王宣之风流不羁,堪称江左纨绔第一品。
  • 机甲战国

    机甲战国

    国破家亡,君主被劫,太子流落……那又如何?万古智慧在脑,改造躯体在身,七国君主若无物,红级战神只等闲!看我平叛,复国,横扫六合,纵横八荒,成就无上大帝,一统凋零乱世!!!
热门推荐
  • 三个宝宝一个爹

    三个宝宝一个爹

    霍雷,风流成性,总裁一枚,够恶劣,够专制。夜色,心脏权威医生,够刻薄,够冷血。四岁小美女珠珠、三岁粉嫩小帅哥霍然、不满一岁的宝宝霍雨,小鬼三枚。呵呵,演绎风流男与腹黑女之间的浪漫爱情!
  • 天使的七滴泪

    天使的七滴泪

    在人们的心中,天使是温柔的、是万能的。却不知道,天使也有自己的痛苦。而当她落下每一滴眼泪时,天使的翅膀就会渐渐被折断,天使不愿意别人伤心,不愿意因为自己的原因使别人痛苦。所以即使折断翅膀,也要勇敢顽强地去飞。天使,美好的化身。“不要为我哭泣,因为我想要在随风飘扬的过程中,看见你们的笑脸,为了我,你们都要好好的活着。”这是天使离开前的最后一句话。美好的化身并不意味着她有个美好的一生。世事难料,纵使自己有再多的不舍,也无法去阻止将要发生的事情。安若欣此刻看着自己的家人与爱人,每个人都眼睛红肿的看着自己,安若欣忍住眼泪,绽放出属于自己最美丽的笑容,微笑地离去。
  • 混沌鬼域

    混沌鬼域

    少年唐峰,因无天赋,不甘被弃,戴上面具,身藏惊天秘密,心怀找到家族之命,浴血杀戮,于天争命。
  • 噬灵魔剑

    噬灵魔剑

    学生宅男沐风意外穿越到苍莽大陆,在这个以武为尊的世界看他能创造出怎样的神话!
  • 浅爱深藏

    浅爱深藏

    我以为我不会再轻易的爱上一个人,所以尽管和他在一起了,但我能掌控住自己的心。我以为她只是刚好合了我的眼缘,却不曾想,所谓的眼缘就是注定。
  • 灵驭天下

    灵驭天下

    原本颓废的落魄皇子,经历一件事情之后突然发生巨变,开始用生命来保护另一个生命。随着慢慢强大,突然觉得原来生活还可以活出另一种精彩。0阶为灵元者1阶-3阶灵元士4-6阶灵元师7-9阶地灵王10阶海灵宗11阶天灵尊12阶始灵皇13阶初灵帝
  • 一见倾心:卿身暖我心

    一见倾心:卿身暖我心

    初见,诸炎嫌弃她拖后腿,最终以各种理由排挤走。苏穆溪遁~再见,诸炎强吻了她。不顾她的意愿,强行给“开挂”。苏穆溪怂~三见,她在梦里不管不顾的抱着他亲了个够…结果,诸炎压上她说这!不!是!梦!苏穆溪傻眼~某天,苏穆溪向诸炎卖萌求放过:“猪帅哥,我只是一只被开挂的小萌新,你就把我当个屁给放了吧!”诸炎邪魅一笑:“乖,你既承认是我身体的一部分,那我就要对你负责。”她小脸一垮“诸炎,我是你大爷……再不放过我,老娘把你变冰雕。”诸炎充耳不闻:“乖,宝贝!我们来亲亲抱抱举高高。”遇到她前,他的世界只有一句话,独人独心独世界,独情独意独欢颜。遇到她后,他摒弃了人生信条,在负责任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 炼妖女修:俘虏你别跑

    炼妖女修:俘虏你别跑

    收尽天下妖怪,俘虏天下帅哥,我的奴隶我做主。一朝穿越,成为夏家废柴旁系支脉。不能修炼真元?我有神器:空间、炼丹、功法。没有帮手?我有神器:妖神都来助阵。人人都来抢我的宝物?我有先知鼠,预测凶吉,天下第一。哎哟,那位哥哥,看不起我?不好意思,看不起我的都得做俘虏!
  • 释迦牟尼的故事

    释迦牟尼的故事

    《释迦牟尼的故事》是著者张琳和李正荣在参考了大量历史文献的基础上,以全新的视角,从历史、文化和艺术等多方面解析释迦牟尼极富传奇色彩的一生,让读者在探知佛祖内心世界的同时,感悟佛教的博大精深。本书从释迦牟尼的出生、成长、修炼、悟到成佛、思想体系成形、传法旅程,到最后涅?,生动地记述了佛祖极富传奇色彩的一生。
  • 微微一笑很倾城之甜蜜生活

    微微一笑很倾城之甜蜜生活

    本文讲述微微和肖奈结婚后的生活以及一些生活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