棠荫茂盛树萌长,甘霖遗德是昔芳。君王平却天下事,也乘桑榆话家常。——《少甫文集》
甘棠村,青崖山下一个普通的小村庄。因以村中一棵甘棠古木而得名。要说这古木的来头,即便是村中最年长的老者也讲不清楚到底是什么时候存在的。相传是上古之时,有凶兽在此为祸,授神者将凶手镇压于青崖山中,从青崖山中带出一颗种子。经过此村庄时随手栽下,以为纪念。妖孽镇服,流散村民陆续又在此定居下来,从而形成了今天的甘棠村。
古树生在村子东北边的位置,高约三丈,干粗约五尺,须得五六人才能合抱。灰褐色的树皮随着时间的久远,根部已经变为深褐色,纵裂纹路深达三寸,有成人一指之深。显得分外苍老与残零。不过树上的菱形树叶茂盛,每年花期绽放之时,满树白花。随风摇曳,宛如随风起舞一般,蔚为可观。
甘棠树周围用白色的泥墙给围了起来,旁边就是一个祠堂。听闻是为了纪念镇服青崖山为祸妖孽的那位授神者而立。授神者在此镇服妖物后数十年前往雍州,取道青崖山。见此已有村舍,村民每日需上山打猎采集。青崖山四周石崖峭立,村民每日上山须得缚绳攀崖而上,十分凶险不便。遂用神通在石崖间开辟一条小道,供村民上下之用。村民感激,用此年甘棠树上所结之果款待人王。于是王便与村民在甘棠树下共尝此果,人王尝这甘棠果,自觉甘饴舒畅。于是在每年赴人来采买。村民感人王恩德,为纪念王与民为利,与民同乐的风范。于是在甘棠树旁筑祠堂,每逢节日,供奉香火,祈求平安。
村中现在有八十多户人家,均匀地分布在青崖山前的平原上,村民大多以农耕为生,湎水出青崖山向南而去,在河流转弯处留下了大片肥沃的土地,正是适合农耕。种出来的米饴香可口,不少外地商人前来收购。在农闲之余,村民们会取小道上青崖山,打猎,采集药草,收集柴火等,青崖山虽然四周峭立,但是山上却是一块宝地,不少野鸡,麋鹿出没其中,山中各种珍稀草药也非常的多。每逢十月左右,甘棠果成熟,该村会举行大型的庆祝活动。村民们都会聚集在甘棠树下的空地上,拿出各自的这一年的收获和大家分享,各地商旅也会这个时候到村中收购甘棠果,药草等物资,并带来村民生活所需物资贩卖。这是村中一年中最热闹非凡的日子。
虽然与外界有许多接触,甘棠村还是和大部分村庄一样,过着自给自足,不问世事的生活,两耳不闻村外事,一心只做农耕人。不管来村中的商旅是赵氏也好,钱家也罢,似乎都与村民们无关,他们关心的只是能不能换到更多的物资,农具顺不顺手,布匹好不好看。如此而已……
“哥哥,哥哥,起床啦!今天你要带宁儿去抓蝴蝶呢。”
夕阳从东北边升起,昨晚雷雨在清晨已经消停了下来,雨后的阳光格外明媚,甘棠村在灿烂的晨光中迎来的新的一天,公鸡刚刚清完嗓子,牛又发出“哞哞”声从各家栏房中走了出来,伴随着远近星零的狗吠声,甘棠村民又开始为了新的一天忙活了起来。早晨的炊烟袅袅,趴在门前的大黑狗又开始洋洋地将头搭在前腿上打起了盹儿来。村庄一片祥和而安宁。
“哥哥,哥哥,起床啦!今天你要带宁儿去抓蝴蝶呢。”
村东边张猎户家传来了一个女孩儿的声音,虽然用了很大嗓门,但是声音听起来还是有些怏怏的。卧室内,一个小女孩正在摇着床榻上的熟睡的一个小男孩。
小女孩约莫六七岁的样子,小小的鹅蛋脸上两卷梨涡浅浅,面色有些潮白,但是此时却因为大声说话而涨得红红的,叫了两声只见床上小男孩不答应,又准备叫时似乎没接上气,忽然大声咳了起来,发白的小脸此时涨得通红,之前抓住小男孩的手此时也收了回来捂住胸口,身体蜷在床榻边,表情痛苦,惹人怜爱。
床上的小男孩之前一直微微睁着眼睛看着妹妹焦急叫他的模样,嘴角还微露狡黠。此时看到妹妹痛苦地咳了起来,瞬间将身上薄被往空中一掀开,鞋子也不穿地蹦下床榻,半跪在妹妹身边,右手轻轻地拍着妹妹得后背心急地说道:“宁儿,宁儿,你没事吧。哥哥刚刚和你开玩笑的呢,宁儿。”
宁儿吸了一口气看了看旁边神色焦急的哥哥,小小眉头紧锁,刚欲轻轻地摇头,忽的又止不住地咳了起来。
看到妹妹此番情景,男孩用手狠狠地抓了抓凌乱的头发,眼睛焦灼地在屋内四处寻看,浑似热锅上的蚂蚁。看着身边正在痛苦的妹妹,他忽然想到了什么,附在宁儿身边安慰道:“宁儿,你等等,我这就去叫娘亲来——”
不等他话音刚落,房门嘎吱一声便被推开了,一名盘着头发的妇女撞了进来,虽然身上还系着围裙,但见他姿色婉卓,面容白皙,不似寻常农妇,看到此番情景,连忙在靠门右侧的木柜中翻出一个小药瓶,急步走上前来,把怔在那里的男孩扒拉开,一把抱住宁儿坐在床榻上,用手打开小瓶,瞪了一眼呆立一旁的小男孩一眼,“宝儿,还不快去桌子上用杯子乘点水来。”说着又看着怀里的宁儿,用手轻轻拍着胸部帮其顺气。
一边的宝儿听了立马跑向一旁的竹桌,桌面刚好平颈高,够不到桌中的水壶,不过小伙儿麻利地爬上椅子,将桌中央的小水壶拖过来,用小碟乘满一碗水送到妇女身前。
妇女将瓶塞打开,从中倒出一些微绿粉末状东西掺在水中,随后用手在里面搅了搅,将其搅匀,那粉末入水即化,整碗水不消会便变成了褐色。然后将小瓶递给宝儿,然后用左手将宁儿扶直,右手将碗送到宁儿嘴边。安抚道:“宁儿乖,把这些水喝下去就没事了,来,啊——”随后将碗中的水缓缓送往宁儿嘴中。
看着宁儿将水慢慢喝下去,妇女轻轻松了一口气。转头又看了眼一边嘴微微张开看着妹妹喝药的宝儿,沉声说:“是不是又是你把你妹妹逗成这样的?”
宝儿看见娘那尖锐的目光,头瞬间拉怂下去,挠了挠头,正准备认错,那妇女又开口了:“这里不用你看着了,去厨房帮娘看着灶里的火,没有添点。”
“是!”宝儿如获大赦,连鞋也不穿,撒脚丫子就往灶房奔去。
“不要放太多柴,当心把饭烧糊了。看你爹回家不收拾你!”宝儿娘在身后喊道。
“知道啦!”
春日的阳光总是暖得让人心舒,午后,宝儿懒洋洋地靠在村中甘棠树下,数着阳光投射下来的点点光斑,可是清风微拂,树叶沙沙轻摇,那些光斑又如揉碎了一般错乱了位置,宝儿总会狠狠地瞪一眼头顶的大树,然后不服气地重新数过。
宁儿坐在一边,饶有兴致地看着宝儿在那数地上的光斑,脸不觉得微微笑了起了,两朵小梨涡在点点阳光的照射下也显得娇甜可爱模样,脸色气色正好,完全不似早上一副病怏怏的景象。
“哎呀!我讨厌这风,等我数完这块再摇啊。不行,这次我一定要更快,一朵,两朵……”
“噗嗤。”宁儿看着哥哥模样,再也忍不住笑了起来,声音如轻铃一般,清脆悦耳,烂漫天真。
一旁的宝儿听见旁边的妹妹笑了起来,脸上的急闷也忽的一扫而空,欣喜地看着一旁的妹妹,开心地说道:“宁儿,你终于笑啦!”
宁儿被哥哥这忽然的欣喜给吓了一跳,停住了笑声,转而诧异问道:“哥哥,你为什么要说宁儿终于笑了?”
“唔——娘亲说啦!早上我害你不舒服了,所以就要逗你笑啊。”宝儿歪着头一本正经道。
“噗嗤。”宁儿抿着嘴又笑了起来,“哥哥刚刚做那么傻的事情就是为了逗宁儿笑么?”
“唔——是——也不是啦!刚刚看着你一直坐在那不怎么高兴。”宝儿轻轻挠了挠头嘟囔。
“啊?”宁儿眼睛盯着地面,然后慢慢轻声说道:“早上爹从田里回来没有责骂哥哥吧。”
“怎么会!”宝儿忽然提高了声调,跳了起来,把坐在一边低着头的宁儿吓了一跳。“爹爹最疼我了,怎么会舍得骂我呢。”
宁儿仰望着站在一边的哥哥,忽然树叶摇动,一片刺眼的光直接打在小女孩的眼睛上,小女孩眼一痛,又缓缓低下头来,用细到听不见的声音说道:“是啊,爹爹一向很疼爱哥哥的。”
宝儿没有听见妹妹说什么,看着坐在一边沉默的妹妹,又用手挡在眉毛处,环顾了下四周,开心的说:“宁儿,咱们回家拿东西,哥哥给你抓蝴蝶去。”说着撒腿往家里方向跑去。
“哥哥,等等我。”宁儿跟着宝儿跑了几步,便有些跑不动了,脸色也开始红了起来,慢慢停了下来,喘着小粗气。
“宁儿,快啊!”就快到家了。宝儿的声音越来越远……
“宁儿,对不起,我一高兴忘了你身子弱,不能跑太快……”两人并行走在村落中,宝儿比宁儿高出大半个脑袋,年纪似乎也大不了多少。
“哥哥,不用走这么慢的,宁儿跟得上。”看着宝儿故意走着小步子,显得特别忸怩,忍不住说道。
宝儿此时手里拿着一张小网,笑咧咧地说:“没事没事,时间还很多呢。爹进山采药草去了,娘也去崔婶家绣线去了,今天咱们晚一点回去也行。”
“我还是怕……”宁儿小声说道。
“怕什么,万一爹娘责怪下来,我就说是我拉着你出去的,放心吧。”宝儿学着大人的样子拍了拍胸脯看着宁儿说。
“嗯!”宁儿甜甜地笑了。纯洁的就如此刻盛开的甘棠花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