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在小道姑的服侍之下吃完午饭,玉真公主翩然而至,还带来了皇上的圣旨。
“居然这么快?”看来这老皇上真是急不可耐。
玉真公主听我这样感叹,在一旁解释道:“玉环,其实这道圣旨皇上早就命人拟好了,只是上次在骊山温泉,你以死相挟,皇上以为你不愿意进宫,便拟了这道度你为女道士的圣旨,以此方法来减轻一些你的心里负担,本来想在新年的时候下达,又发生了瑁儿将你藏匿起来不见的事情,所以便耽搁到了现在,好在你终于答应入宫,也不枉费皇兄一番苦心了。”
看来这老皇上为了得到自己的儿媳可真是处心积虑啊!
玉真公主说完便陪了我到延生观前殿大堂来接旨,只见厅堂中间站着一个人,头发花白,身穿锈红色圆领长袍,头戴蓝冠,手持洁白的拂尘,举止得体自然,嘴角微微带笑,好一个慈祥的老伯伯,不过他一开口便泄露了自己从事的特种职业——太监。
“寿王妃杨氏接旨——”
接旨,这个活计我在剧组跑龙套的时候不知道陪主角接了多少回了,随即“噗通”一声跪在地下,准备恭恭敬敬接旨。
不料,刚跪下却被玉真公主一把扶起来,抬头看见老伯伯正在以惊讶的目光看着我。
我一脸茫然,玉真公主柔声笑道:“只是接旨而已,何必行这么大礼?站着就好了。”
什么?接旨不用下跪?看电视里皇上圣旨一到,扑通扑通跪一院子人,连角落里的小丫鬟也得跪,相反这大唐的接旨方法倒是蛮人性化的嘛!
乖乖与玉真公主并排站好,老伯伯扯着嗓子喊道:““圣人用心,方悟真宰;妇女勤道,自昔罕闻。寿王瑁妃杨氏,素以端懿,作嫔藩国;虽居荣贵,每在精修。属太后忌辰,永怀追福,以兹求度,雅志难违;用敦宏道之风,特遂由衷之请,宜度为女道士,并赐法号‘太真’。”(注①)
听着这意思,我果然如愿以偿代替“寿王瑁妃杨氏”成了太真道士得以进入宫廷,不过,其他的词儿听得我云里雾里,好像还有什么“太后”?太后不就是皇上他妈?皇上都七老八十了,这个“太后”肯定早就升天了,要不怎么后边还有“忌辰”这俩字呢?但是我去当女道士怎么又扯上皇上他妈了?跟皇上他妈的忌辰又有什么关系?
哦买噶噶!怎么和骂人一样,算了,不想了,不管老皇上用什么借口和手段,反正是把我顺顺利利弄进宫就行。
听他念完,玉真公主示意我伸手接了圣旨,对老伯伯说道:“有劳将军了。”
天了噜!念圣旨的太监居然还是个将军!啧啧!未免也太大材小用了吧!
玉真公主转身对我说道:“玉环,你赶快收拾一下准备进宫吧,皇辇在门外等着呢。”
收拾什么?昨天晚上搜罗的那一包袱东西也不好意思当着玉真公主的面儿带出去啊!还是算了!
正想无事一身轻的跟着那个将军往外走,突然一个男人的声音传来。
“干女儿!——”原来是李白刚刚睡醒。“没想到我们父女俩这么快就要分离!你一个人入宫之后要好好保重啊!”
玉真公主一听此言忙上前拦住:“太白兄,你又喝多了!”
“我刚起床,没有喝酒!”李白怕玉真公主不相信,硬拉过我来打着酒嗝说道:“我们真的已经结拜了!不信,你看•;•;•;•;•;•;干女儿快把我送给你的玉佩给她看看!”
等在一旁的老伯伯见此情景故意咳嗽了一声,不知玉真公主这个时候怎么装的那么一本正经,像圣母一样威严不可侵犯,只见她秀眉微皱,低声呵斥一声:“太白兄,将军面前,不得无礼!”
李白心中着急,待要分辩,却急忙捂住嘴巴转身,“哇”一声,连昨晚的晚饭都吐出来了,还好那位老伯伯行动敏捷躲得快,不然干干净净一身好看的红袍子可就遭殃了。
李白吐完,脚步微微有些站不稳,显然宿醉未醒,本来张口还想和我说句什么话,玉真公主急忙吩咐站在一旁的小道姑搀扶李白向殿外走去。
也罢!按历史书上所讲,李白将来一定会做个翰林院的大学士,怎么着我也算是见到了真正的大诗人,不虚此行了!而我即将踏上自己所选的道路,这条路虽然艰险,却也无路可退,只有这样,我才能够去到骊山,找到当初穿越而来的那个温泉池,穿越回去,做回一个现代人。
老伯伯和蔼可亲的低头躬身,极绅士的做了个请的动作,玉真公主陪我走出延生观。
午后的太阳照得人身上暖融融的,按日子来说,现在还未出正月,却有一丝丝和煦的微风带来了春天的气息。但愿,我自己选的路是对的。
坐上皇上派来接我的华丽辇车,随从接驾的宫人有几十人之多,在皇辇前后规规矩矩排成两队,浩浩荡荡穿过宽阔的长安街道,一路向北行去。
辇车上垂有厚重的帘幕,一方面可以抵挡风雪,一方面也可以遮挡路人好奇的目光。
行至途中,我忍不住透过帘幕的缝隙向外张望,大街上行人寥寥,虽是皇辇,却也并没有行人像电视剧中那样见到便跪地行礼的情况,难道大唐的老百姓们都不害怕皇家的威严吗?
我心中正纳闷,突然隐约看到街边有一个穿着海青色道袍的男子,细长的眼睛深入发迹,正在用手捏着他长长的山羊胡子对着皇辇频频点头,似乎在确认自己某种想法的正确性。
这个人不就是那个爱放屁的臭道士?难道我真的会被他说中?成为历史上红颜薄命的杨贵妃?
不会的!绝对不会的!我还有机会,我进宫又不是去当贵妃,而是当女道士,就算历史的车轮无法阻挡,起码我要在成为杨贵妃之前回到骊山,找到那个导致我穿越到此的温泉池,这样就安全了。
夜幕降临,长安城内夜禁的鼓声一波波穿来,仿佛敲击在心上,陡然增加了紧张感。一道道高大厚重的宫门打开,又关上,打开,又关上,不知道穿过了几重宫门,辇车终于停了下来。
我揉一揉坐麻的双腿,掀开车帘,走下皇辇。
一个宫殿的轮廓仿佛庞然大物出现在我面前,宫殿背后是漆黑如墨的夜色,虽然有数盏灯笼照明,可这蜡烛的微弱灯光并没有什么卵用。
我不禁脱口而出:“天了噜!这是什么地方?”
那位老伯伯忙躬身回道:“回禀太真法师,这里是皇上专门为太真法师您建造的太真观啊。”
哦买嘎嘎!这太真观也太特么大了,目测足足有玉真公主延生观的三倍,正要踏上宫殿前的青石台阶,想到这老皇上是不是在里面等我呢?我就这么进去岂不是把自己当小羊羔送入虎口?
就算有一线希望,我也要试一试,死就死了,大不了同归于尽,犹豫片刻,我终于咬紧牙抬脚踏进这个皇上为我特意建造的太真观。
注①:(此敕文不曾留下年月,历史小说《杨贵妃》作者南宫博据敕文内容推测当在开元二十九年的正月初二,也就是李隆基的亲母窦氏(太后)的死忌当天,但谁又能确定皇上为了让世人以为后来的杨贵妃不是寿王妃杨氏而故意做出的时间差呢?所以,“度寿王妃为女道士敕”的日期并不能精确确定。另外,历史记载杨玉环入宫为女道士之后过了四年多才立为贵妃,也有历史记载只是做了半年女道士,相信当时李隆基对此也做了不少卷案上的工作以混淆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