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娘亲几年来,从没有睡的这么香甜,醒来后感觉神清气爽,唐尧己熬好了百合粥,小娘亲吃着百合粥问道:“尧儿,你做得这些食物真好吃!你是怎么想到的?。”
“娘,开岁节那天义母问过我,你还这样打破陶罐,问到底,很多事情要靠自己去想,自己动手去做,人不是天生就什么都会干,而是从干中学。还有一种人就象我师父,经历的多了,自然就懂得多会得多。”
“臭小子,嫌乎娘了。”“尧儿怎么会嫌乎娘,是教你道理,你虽是我娘,可你才二十几岁,人生还长着呢。”“臭小子,教训起娘来了。”
“娘,你错了,这不是教训,是让你明白事理,凡事多动脑子,不能象现在世上那些普通女人一样,靠男人活命,你经历这么多苦难,难道还没弄明白这些道理吗?连儿子都明白,我们谁也不能靠,世上的一切幸福都是自己干出来的。现在我在古阳邑所干的事,全是以你的名,就是让人们看看,女人不但能养活自己,还能养活家人,帮助他人。尧儿大了,不会长待在娘身边,儿子还有大事要干。”
小娘亲向前紧紧抱住唐尧,一本正经的说:“臭小子,娘不要你离开,娘要嫁给你。”唐尧以为自己听错了:“娘,你刚才说着玩的吧?”
“娘说的是真的,在炎帝山里,好几个部落都有这种祖先传下来的风俗,娘嫁儿子理所应当。”
唐尧听她说的认真,心中一惊!前世他对这个时代比较有研究,舜末夏初还处在原始部落后期,母系氏族风俗还很强大,女权至上,还在一些部落中犹在。父系部落也只有那些有地位,有能力的人可以拥有固定配偶。
他记得,史书记载;禹王当年与涂山女的情爱婚姻,起自私相悦好的“野合”。禹王与涂山女,通之于台桑。台桑,大概位于涂山附近,是不同氏族男女“奔者不禁”之地,也就是男女幽会野合的场所。
当年禹王与涂山氏在台桑一见衷情,共效“野合”之欢。两人一往情深,当再度相会不遇时,涂山女竟柔肠百啭,歌以咏怀。候人兮猗”,唱出了涂山女的柔情悱侧。
禹与涂山女的关系已由偶然的“野合”而发展为氏族间的走访婚,当时禹在涂山氏族,除了结识涂山女外,另有别的妾,即其她几个配偶,同与涂山女待禹,可见母系氏族中,一夫有几个配偶,司空见惯,而且配偶间关系和睦,尚没有萌发争风吃醋之风,也没有因之而影响到涂山女对禹的眷恋,“候人兮猗”,唱出了涂山女的柔情悱侧。
由此看来,禹与涂山女的婚姻关系,后来又从非经常往来的走访婚形式,转化为比较稳定的对偶婚。
在当时走婚是社会的主要男女结合形式,当走婚男人离开后,女人可以与其他男人媾和,这时期男女间根本没有什么约束,野合成风。以至一些有血亲的男女,因为按母系氏族规定,男孩生下来被男方带走,长大后彼此互不相识,照样阴阳相交。大多部落中,因女人十多岁就产子,母嫁子的现象极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