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小猴儿将此蛟尸体拖上地面,吱吱叫了两声,将此蛟首两嘴掰开,头部钻入似乎再找什么。
箫石看的一阵恶寒道:“小猴儿,你在找什么。”
小猴儿也不理他,屁股一扭一扭钻进了大蟒体内,箫石看着那恶蛟,心里直犯膈应,下意识的想站起来离开这里,没想到蹭的一下便站了起来,浑身居然再无酸痛之感,四肢舒泰感觉似乎比平时状态都好。
这一惊奇发现让他心情顿时开心异常,哈哈一笑,赞道:“这月光,原来这么神奇。”
他看看四周,除了那颗怪树也没其他东西,走到潭边他用手捧了一捧潭水想喝上一口,看到那恶蛟泡在水里的尸体,胃内一阵翻腾,心道:“还是算了吧”。
回到树边看那怪树,那怪树上挂满冰霜,结的果子倒是不少,恐怕不下百枚,一时半会儿倒不用担心被饿死。
那果子全无水果形态,椭圆形状散发着丝丝寒气,就像冬天里消融的冰块儿,箫石前几日跟着小黑吃了不少奇怪果子,倒也不感奇怪。
他想,“管他呢,有的吃就不错了。”
接着箫石摇摇头无奈一笑自言自语,道:“等这果子吃完了,倒时候就该被饿死了吧。”
只见他又一脸疑惑心想“这果子这么小,为什么小猴儿给我吃了一枚,却是半天了一点儿饥饿感觉都没有。”
他想再去摘一枚尝尝,只是手伸到一半,便停了下来,暗想“算了,还是等到饿了再吃吧,早死不如晚死,晚死不如不死,说不定义父来救我了呢?”
想到李沧澜,箫石又伤神开来“义父教我的道术我还没学会,那丹药却被小猴儿弄丢了,也不知道能学成不能了”。
其实箫石不知道的是,当日小猴儿将那九玄丹抢去,实则救了他一命,若非小猴儿抢去,箫石下场估计跟这潭里的死蟒,相差无几,估计连尸体都留不下,那丹青生推断九阴绝脉解法也无差错,错就错在箫石身体看似九阴绝脉,实则另有原因,此为后话。
不过转念之间他又想“爹爹常说,世上无难事,只是因为自己不努力”
“哼!我就不信我学不会”想到此处箫石一脸倔强神色。
只是接着他又想“我能活到那时候么。”
各种念头疯狂交织,让他头疼欲裂。
最后换来一股从未有过的坚定信念,他道:“即使我死了,我也要学成道法,不让义父失望,学成了义父本事,说不定就能出去了。”
正在此时,那小猴儿吱吱叫着从那蟒口钻了出来,手中捏着一个鸡蛋大小的东西,献宝似的拿到箫石面前。
那小猴儿浑身血污,手里之物血琳琳的冒着丝丝寒气,跳到箫石身上往他嘴里直送,箫石虽觉恶心,但想到若非小猴儿在自己昏迷的时候照顾自己,自己怕已死去多时,心下坦然,无奈一笑。
只是对它手里东西,却是万万不敢去碰。
他笑着推开小猴儿手中之物,道:“小猴儿,我不饿,你吃吧”
那小猴儿似乎颇为不解,如此美味儿箫石为何不吃,只见它将那东西放在口中,嘎嘣嘎嘣的咬了两下便脖子一仰吞了下去。
箫石见小猴儿吃的满嘴血丝,又是一阵恶寒,忙将它抱到潭边,想帮他清洗一下。
岂知那猴儿,对着水潭,肚子一吸喷出一口寒流,将面前之水瞬间冻成冰块儿,倒让箫石无可奈何,只能由着它了。
好在那猴儿玩闹了一会儿,大概是那恶蛟再无用处,又将尸体拖进了水里,让箫石眼不见为净安心了不少,不然此兽若是尸体腐烂,还不知道有多恶心。
那道月华持续了约莫一个时辰便逐渐消失,周围又是一片漆黑,变成了箫石醒来的样子。
不过箫石许是对水潭情况心下清楚,却是不再感觉那么害怕了。
他坐在黑暗中,细细参研起李沧澜所留下的这五行诀,一副全新世界在他面前徐徐揭开。
传说这个世界,上有九重天仙界天帝执掌三界,下有九幽十八重地狱阎罗掌管凡人生死轮回,凡人一生,或一生受苦,或一生享乐,均身不由几,唯有踏上修道之路,一但得道飞升,入了仙籍,便能超脱轮回长生不死。
人们虽对于修炼一途,历来说法不一争论不休,但目的却是相同的,都是为了超脱轮回,追求长生不死,得道飞升。
公认的说法是这世间充满各种灵气,世间生灵不论是草木虫豸,亦或者是人嘼精灵,从呱呱坠地种子发芽,到生老病死草木枯萎。
皆都需要这些灵气滋养生命,灵气在则生命旺盛,一旦这些灵气离体,顷刻间便灰飞湮灭。
这修炼,其实便是将更多的灵气,纳入自己身体,滋养自己之命,好活的更久。
蝼蚁尚且贪生,更何况是人,好生恶死之心人皆有之,所以从古至今,踏上修练之途的人比比皆是。
各种吸纳灵气方法也被人一一探索出来,吸纳灵气带来的好处亦一一被发现。
人门总结之后,将这修炼分为,修道,与术法。
两者有着本质区别,人之初,先有体,还是先有灵,古来难辨。
体乃灵魂之载体,灵魂是体之根本,两者相辅相成,体强灵强,体去灵不存,凡人中有人短命,有人长寿便是此理。
这修道,修的便是吸纳灵气滋养身体,术法便是灵魂对体内灵气的运用。
身体越加强大所能蕴含的灵气越多灵魂也越强。
修炼到一定的层次,这灵魂便能产生质的飞跃,超脱这个限制,可与身体分离,称为元神,一旦修成元神,则元神不死人便能不死,挥手间呼风唤雨,使出威力强大的法术。
修道逆天而行,多有劫难考验,道心不坚,气运不佳,厉劫之时如果不能渡过,则再也没有轮回可能,视为天道惩罚。
这世间人族修炼便自开灵后,划分为,炼气期,筑基期,金丹期,元婴期,元神期,合体期,大乘期,渡劫期。
每一层次又分前中后三期,渡劫期修至圆满,便需渡那传说中的天劫,若是成功则可飞升,若是失败形神俱灭。
道为一,分阴阳,生五行,五行衍八卦,八卦演万象,大道三千,殊途同归,五行诀总纲箫石倒还能理解。
人之生来,体内气息驳杂,但均不逃脱五行列属,或多或少。
这五行诀便是以五行之说入道,通过法诀牵动体内原始五行根基,引发天地间五行之气共振,引入一股入体,视为开灵。
但因为人之体内,五行之气难以齐全,加之五行虽相生,亦是相克,所以均只能择一而修,贪多不但无用,反而引发五行相克,轻则道基损毁再无机缘修炼,重则顷刻间死于非命。
箫石这才理解了,李沧澜为什么再三叮嘱其只能选择一篇修炼五行诀的原因。
他这一参悟,也不知道时间,只知道渊口光亮亮了三次,自己睡了三次,那道月华出现了两次,第三次夜晚却没再出现,让箫石稍微失望。
但让箫石惊喜的是,自从吃了那怪树上的冰块儿,自己居然三天了都没感到饥饿。
直到第四天,他才再次感到稍有饿的感觉,于是摘了一枚吃了之后,再次沉浸在五行诀里面。
箫石隐隐感觉这个五行诀,并不完整只是一半,因为按这个五行诀所记载修炼,不论修炼那一行,不知道为什么,到了金丹期圆满便需停止,改为修炼魂力,似乎再准备什么。
不过他并不深究,他对修炼一途认识尚浅,他想“连开灵都还没有,何必纠结这个。”
兀自开始按着口诀所授修炼,一连五天,除了月华出来之时他会跟小猴儿一起坐着享受那月华照耀之外,他一直再尝试牵动体内五行根基,引那天地间虚无飘渺的五行灵气。
只是五天过去了,他虽能感觉到体内五行根基的牵动,却是半点儿感觉不到那外界的五行灵气。
不过感觉身体却是明显比以前稍好,而这次吃了果子居然足足五天才感饥饿,他也没多想反正是好事,只是不知道为什么这身上却是脏的很快,没办法只得去那寒潭里洗个澡。
让箫石吃惊的是,这寒潭之水,感觉像是没那么冰冷了。
他坚持着这么几件事,虽然那五行诀始终不曾有动静,但他却是感觉,身体越发顺畅,越发轻便,终于不知道在那一天,他居然可以将这漆黑的渊底看的一清二楚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那饥饿的感觉越来时间越长。
一切细微改变不知不觉间就那么发生了,洗尽铅华。
时光过去了四年,这渊底少年身上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一日,只见这个少年,仰头看着那渊口进来的月华,怔怔的出神不知道在想些什么,这四年来他起初还跟小猴儿说说话,后来跟小猴儿之间早已熟的只用眼神便能交流。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起,他变的不在那么爱说话,性子冷淡如冰。
他伸手拢了拢垂到腰际的头发,嘴角微微一笑,一股魅惑之感犹然而生。
这少年皮肤白皙,面容秀丽、素手纤细,腰肢柔美,眉宇间一股冰清之色。
如果不仔细看,很难发现这还是当初的箫石,隐隐似一个正在成长的倾世少女。
箫石对男女之了解尚不清晰停留在孩童概念,对身上变化因此也并不在意。
五行诀依旧没有动静,经历了最初的希望,到失望,他却从未曾绝望过,只是心中一片坦然,依然坚持着。